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节能水幕除尘器。
背景技术:
水幕除尘器是一种除尘设备,其通过喷淋液体吸收粘附自上而上流动的气体中的固体粉尘。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372634U的中国专利“一种水幕除尘器及其使用该除尘器的有机肥生产线”,其公开了一种水幕除尘器,水幕除尘器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体,筒体的下部设有进气口,筒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口,筒体下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包括主水管、副水管,主水管位于筒体外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主水管的下端为用于与水泵连接的进水端,副水管的内端连接有喷头,筒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筒体上还设有防雨罩,防雨罩设在出气口上方。在使用时,带有粉尘的气体通过水幕除尘器筒体上的进气口,进入筒体内部,向上流动。由于筒体内设有喷头,可以朝下喷射水雾,气体与水雾或湿润的筒体内壁接触后,重量增加,便向下坠落至排污口,对带有粉尘的气体进行了二次净化处理,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其不足之处在该水幕除尘器在工作过程中,为得到较好的除尘效果,喷头喷射的水雾量大,粘附粉尘的水直接从排污口排出,水幕除尘器用水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水幕除尘器,喷淋用水的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水幕除尘器,包括塔体和喷淋机构,所述塔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塔体底部下端侧面设置有进气口,塔体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安装在塔体内的喷淋水雾或水幕的喷淋头,所述排污口安装有排污阀,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供水泵、进水管和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供水泵进口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与塔体底部连通,所述供水管一端与供水泵的出口连接,供水管另一端与喷淋头连通,所述塔体部还设置有加水用的补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节能水幕除尘器包括两种模式,其中当本节能水幕除尘器处理粉尘含量较少的气体时,排污阀间歇性开启,排除沉淀于塔体底部的固体粉尘,且在排污阀关闭时,塔体内底部积攒水,供供水管抽取给予喷淋头使用,循环用水;
其中当本节能水幕除尘器处理粉尘含量较多的气体时,排污阀长期开启,且控制开度,排污口排出混有固体粉尘的污水体积流量与补水管补充水量相等,使塔体内底部液面高度保持动态平衡,供固体粉尘沉淀,提高排出污水内固体粉尘含量,以减少污水排出量;另外此处供供水管抽取给予喷淋头使用,保持循环用水,抽取水流量大于排出的污水流量,提高节能水幕除尘器效果,节省用水;
由上实现节能水幕除尘器喷淋用水的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底部的外侧面密封连接有控水箱,所述控水箱与塔体内底部连通,所述控水箱内安装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端安装有浮球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设置浮球阀打开时对应液面高度,可自动控制塔体底部的液面高度在设置的高度上下随水流波动而波动,避免塔体内底部液体放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球阀打开时液位设置低于进气口竖直方向的最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泵流量过大导致节能水幕除尘器刚开始工作时液面过高或有浮球阀损坏液面不断升高时,防止塔体内底部的水流入进气口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水箱靠近塔体一侧设置有限水板,所述限水板的上边沿、两侧边沿密封连接于控水箱或塔体的内壁,所述限水板的下边沿水平设置,所述限水板的下边沿竖直高度低于浮球阀打开时的液位设置,所述补水管和浮球阀位于限水板朝向控水箱内部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水板两侧的液体通过限水板下方的区域连通,保持液面平衡,同时限水板阻挡从塔体内部上端下流溶入塔体底部液面的污水,避免高固体粉尘含量的污水流直接流入控水箱内;同时当进气口所进气体含固体粉尘量多且固体粉尘密度小,而部分固体粉尘推积在塔体底部液面上方,限水板阻挡漂浮的固体粉尘进入控水箱内;
由上降低控水箱内水中固体粉尘含量,防止喷淋头堵塞以及提高水雾除尘器除尘效率,减少相对用水量,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与控水箱的侧面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控水箱连通一端的端口插入控水箱内的液面下方,且高于限水板的下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供水管与控水箱连通一端的端口可一直抽取水,同时限水板阻碍并限制塔体内的水进入的区域,使控水箱内水中固体粉尘主要分布在限位板下边沿下方的高度的液体区域内,减少供水管抽取的水中固体粉尘含量,防止喷淋头堵塞以及提高水雾除尘器除尘效率,减少相对用水量,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朝向塔体中心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挡板靠近塔体内壁的侧边与塔体内壁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喷淋头喷淋出的水或水雾在塔体内壁的水滴沿塔体内部流入进气口内,避免进气口因润湿而粘附粉尘、结块,由此防止进气口堵塞或气阻力增大,便于塔体进气和减少清洗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靠近塔体中心一侧的边沿为水幕边,所述水幕边水平设置且高度不高于进气口的最低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塔体内底部喷淋积攒下的液体液面过高没至进气口时,防止液体进入进气口内,以及塔体内底部喷淋积攒下的液体液面靠近进气口时,防止随液面波动而使液体流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上表面在水幕边处沿水幕边设置有挡堰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堰沿抵挡挡板上表面上的水流,水流在挡堰沿背向塔体中心的一侧积攒至一定液位,再没过挡堰沿后从水幕边下流,使水流流过水幕边的流量相等,使从水幕边下流形成均匀的水幕,提高节能水幕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排污阀间歇性开启或控制开度与补水管供水量相等,使塔体内底部积攒水,供固体粉尘沉淀,提高排出污水内固体粉尘含量,减少污水排出量,同时供供水管抽取给予喷淋头使用,循环用水;
2.限水板阻挡限制塔体内底部液面的液体流动,避免高固体粉尘含量的污水和漂浮在液面上方的固体粉尘直接流入控水箱内,降低控水箱内水中固体粉尘含量,防止喷淋头堵塞以及提高水雾除尘器除尘效率,减少相对用水量,节能环保;
3.使供水管与控水箱连通一端的端口可一直抽取水,同时限水板阻碍并限制塔体内的水进入的区域,减少供水管抽取的水中固体粉尘含量,防止喷淋头堵塞以及提高水雾除尘器除尘效率,减少相对用水量,节能环保;
4.挡板防止喷淋头喷淋出的水或水雾在塔体内壁的水滴沿塔体内部流入进气口内,避免进气口因润湿而粘附粉尘、结块,由此防止进气口堵塞或气阻力增大,便于塔体进气和减少清洗工作;
5.水幕边水平设置且高度不高于进气口的最低点,阻挡塔体内底部液体流动,防止他体内底部液体随液面波动而使液体流入;
6.挡堰沿抵挡挡板上表面上的水流,水流在挡堰沿背向塔体中心的一侧积攒至一定液位,再没过挡堰沿后从水幕边下流,形成均匀的水幕,提高节能水幕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节能水幕除尘器体现外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节能水幕除尘器体现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在A处体现控水箱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在B处体现遮挡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节能水幕除尘器体现遮挡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塔体;1a、第一节;1a1、通水口;1b、第二节;1c、第三节;11、支撑脚;12、排污口;121、排污阀;13、进气口;14、排气管;141、挡雨盖;142、排气口;15、观察孔;16、栅格板;2、喷淋机构;21、喷淋头;22、供水管;221、供水分管;23、供水泵;24、进水管;3、控水箱;31、限水板;32、补水管;33、浮球阀;331、浮球阀杆;332、阀体;17、遮挡件;17a、挡板;17a1、阻挡边;17a2、水幕边;17a3、挡堰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节能水幕除尘器,其包括塔体1、喷淋机构2和控水箱3。塔体1呈圆柱状,塔体1外侧底板设置有支撑脚11,支撑脚11数量根据塔体1重量和塔径等实际情况而定,此处支撑脚11数量为四。并且支撑脚11围绕塔体1的轴心均匀分布。
如附图1所示,塔体1为一体设置,其根据塔体1大小选择一体铸造或分节制造后焊接而成,此处塔体1份节制造,且分为自下而上的第一节1a、第二节1b和第三节1c。塔体1的底部即第一节1a的底边呈倒锥形,便于塔体1内底部液体积攒,同时在塔体1底部的中心设置有连通塔体1内部的排污口12,排污口12上安装有可控启闭的排污阀121。排污阀121的型号和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其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塔体1在第一节1a的侧面还设置有连通塔体1内部的进气口13,进气口13与空气排风管路或引风机相连,含粉气体从进气口13进入塔体1内。
第三节1c的上端呈锥形,其上端还设置有竖直的排气管14。排气管14的上端同轴固定有直径大于排气管14直径的挡雨盖141,且排气管14上端与挡雨盖141相邻的侧面上开有排气口142。含粉气体从进气口13进入塔体1后,自下而上流动并从排气口142排出。
如附图1所示,塔体1的侧面上带有观察孔15,观察孔15数量与塔体1的节数相等,此处观察孔15数量为三,第一节1a、第二节1b和第三节1c均设置一观察孔15。观察孔15一般为人孔改造而来,其端口上贴合盖压有透明的盖板。观察孔15用于节能水幕除尘器工作时观察塔体1内部情况,以及节能水幕除尘器在停止工作时清理或整理塔体1内部用。
如附图2所示,塔体1内部在第一节1a与第二节1b的分界处、第二节1b和第三节1c的分界处架放有栅格板16。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同时控水箱3安装于第一节1a的外侧面,且第一节1a与控水箱3的内侧壁设置有通水口1a1,通水口1a1的上边沿低于进气口13竖直方向的最下端。控水箱3朝向塔体1的一侧插入塔体1内或与塔体1相贴,此处为便于焊接加工密封塔体1和控水箱3的连接处,控水箱3朝向塔体1的一侧与通水口1a1相贴。
如附图2所示,控水箱3内部靠近通水口1a1的一侧设置有限水板31,。限水板31的上边沿和侧边沿均与控水箱3的内侧壁密封连接,限水板31的下边沿水平设置且与控水箱3底部之间留有空白。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控水箱3内部位于限水板31朝向控水箱3内的一侧设置有补水管32,补水管32竖直在控水箱3底部插入控水箱3内,贯穿处焊接密封。补水管32的上端高于限水板31的下边沿,补水管32连通压力水,压力水来源可为压力罐或自来水管路。
如附图3所示,补水管32的上端还安装有浮球阀33,浮球阀33为现有技术,在此仅做简单阐述。浮球阀33包括浮球阀33杆和阀体332,浮球阀33杆一端铰接与阀体332,另一端带可浮于水面上的浮球。浮球阀33杆依靠浮球浮力浮于控水相内的液面上,当控水箱3内液面下降或液面高度不足,使浮球阀33杆向下转动或浮球位置过低时,浮球阀33打开,补水管32上端出水;当控水箱3内液面上升推动浮球阀33杆向上转动至一定角度后,浮球阀33关闭,补水管32不再出水。此处浮球阀33杆位于控水箱3内,且浮球阀33打开时液位设置低于进气口13竖直方向的最下端。
因限位板两侧的液面可通过限位板下方区域连通而实现液面平衡,故控水箱3和塔体1内底部的液面可受到控制,保持在预计的液面高度上下波动,避免塔体1内底部液体放干,预计的液面高度通过调节浮球阀33打开时设置的液面高度间接调节,一般预计的液面高度高于调节浮球阀33打开时设置的液面高度。
如附图2所示,喷淋机构2包括喷淋头21、供水管22、供水泵23和进水管24。喷淋头21数量多个且分组设置,喷淋头21的组数与栅格板16数量相等,分组别固定安装第二节1b内部的上端和第三节1c内。供水管22的一端与供水泵23的出水口相连,其另一端上设置有供水分管221,供水分管221数量与喷淋头21组数相等,分别插入第二节1b和第三节1c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成组设置的喷淋头21连接。
如附图3所示,供水泵23安装于控水箱3上表面,其进水口与进水管24的一端连接。进水管24的另一端插入控水箱3内并与控水箱3内部连通。进水管24插入控水箱3内一端的端部没入液面下方且高度高于限水板31的下边沿。由此供水泵23抽取控水箱3内的水供喷淋头21(参见附图2)使用,喷淋头21喷淋洗涤含粉气体后的水又落回塔体1底部,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
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第一节1a内壁在进气口13上方设置遮挡件17,遮挡件17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与进气口13连接且朝下的弯头,此处优选为密封连接于第一节1a内侧壁的挡板17a,其密封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为焊接。
如附图5所示,挡板17a包括靠近第一节1a内侧壁一侧的阻挡边17a1和靠近塔体1中心一侧的水幕边17a2。挡板17a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挡板17a的竖直投影覆盖进气口13。阻挡边17a1与第一节1a内侧壁相贴且密封连接,此处选用焊接。如附图2所示,喷淋头21喷淋出的水雾或水幕在接触到塔体1内壁后,在塔体1内部上凝结汇聚成水流并下流。阻挡边17a1阻挡挡板17a上方的塔体1内壁上下流的水流,使得水流被引流至挡板17a上表面,防止下流的水流流入进气口13内。
同时挡板17a可朝向塔体1中心倾斜向下设置,使水流自阻挡边17a1流向水幕边17a2;或水平设置;或朝向塔体1中心倾斜向下设置,以积攒水流储蓄液体,此处优选挡板17a朝向塔体1中心倾斜向下设置,减少节能水幕除尘器工作时挡板17a上表面上的水积攒的量,减少挡板17a载重负荷以及阻挡沿与塔体1内部连接处的受力负荷,降低生产要求,减少挡板17a受压过大而损坏的可能,且避免挡板17a倾斜向上设置而使水流满溢后沿挡板17a底面流动的可能。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水幕边17a2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为弧形或直线形或波浪形。此处水幕边17a2优选为直线形。水幕边17a2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上凸的挡堰沿17a3。挡堰沿17a3沿水幕边17a2设置,挡堰沿17a3垂直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高垂直挡板17a上表面。挡堰沿17a3靠近塔体1中心的一侧面朝向塔体1中心一侧倾斜向上设置。
当水流流动到挡板17a上表面时,受挡堰沿17a3阻挡,直至水流积攒至一定液位,再没过挡堰沿17a3后从水幕边17a2下流,水流流过水幕边17a2的流量相等,使从水幕边17a2下流形成均匀的水幕,对进气口13所进气体进行初步净化。此处进一步优选水幕边17a2的两端分别与阻挡边17a1的两端相连,提高水幕边17a2上下流形成的水幕沿水幕边17a2的分布均匀。
同时水幕边17a2的竖直高度不高于进气口13竖直方向上的最低点,当节能水幕除尘器初始工作或故障运行时,塔体1内底部喷淋积攒下的液体液面过高没至进气口13,水幕边17a2防止液体进入进气口13内或随液面波动液体流入进气口13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节能水幕除尘器包括两种模式,其中当本节能水幕除尘器处理粉尘含量较少的气体时,排污阀121间歇性开启,排除沉淀于塔体1底部的固体粉尘,且在排污阀121关闭时,塔体1内底部积攒水,供供水管22抽取给予喷淋头21使用,循环用水。
其中当本节能水幕除尘器处理粉尘含量较多的气体时,排污阀121长期开启,且控制开度,排污口12排出混有固体粉尘的污水体积流量与补水管32补充水量相等,使塔体1内底部液面高度保持动态平衡,供固体粉尘沉淀,提高排出污水内固体粉尘含量,以减少污水排出量;另外此处供供水管22抽取给予喷淋头21使用,保持循环用水,抽取水流量大于排出的污水流量,提高节能水幕除尘器效果,节省用水;水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节能环保。
工作过程中遮挡件17遮挡进气口13,防止喷淋头21喷淋出的水或水雾在塔体1内壁的水滴沿塔体1内部流入进气口13内,避免进气口13因润湿而粘附粉尘、结块,由此防止进气口13堵塞或气阻力增大,便于塔体1进气和减少清洗工作。
同时塔体1位于挡板17a上方的内壁上下流的水流流动过挡板17a后,水流形成笼罩进气口13的水幕,对进气口13所出气体进行第一步净化,由此提高节能水幕除尘器除尘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