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0299发布日期:2019-11-08 23:51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滴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



背景技术:

滴管一般分为胶头滴管和塑料滴管,这两种类型的滴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液体吸取和滴加仪器,胶头滴管一般由橡皮乳头和尖嘴玻璃管构成,而塑料滴管的胶帽和管壁一般是一个整体,例如实验室经常可用到的一次性塑料滴管。滴管的主要作用是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以及吸取少量的上层清液、分离出沉淀。滴管在滴加或吸取液体时,滴管要保持垂直于容器正上方,避免倾斜,切忌倒立,不可触碰到容器壁。除吸取溶液外,管尖不能接触其他器物,以免杂质沾污。滴管在吸取液体时,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或塑料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使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手指捏住橡胶乳头,挤压橡胶乳头,橡胶乳头内空腔体积变小,液体滴出或流出,液体的吸取量或排出量都与滴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有关。

目前的滴管,无论是乳胶的还是塑料的材质的,对于流动性较好的粘度较小的液体吸取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相对于吸取粘度较大的高分子液体时,却显得不尽人意,吸取不出来或粘在壁口,只能吸到一小部分。另外,现有的滴管通常只用于吸取液体和滴出液体,而没有其它功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吸取高分子粘稠液体或其他类液体的多功能滴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以解决现有的滴管吸取高分子粘稠液体效果差以及现有的滴管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包括两折弯滴管,两折弯滴管对称设置,所述折弯滴管包括空心手柄和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空心管,所述空心手柄和空心管的夹角为钝角,且空心手柄和空心管一体成型,两折弯滴管通过一旋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空心手柄的顶部设有一胶帽,用于封住空心手柄的上端的开口,使空心手柄的上端与外界空心隔绝,所述空心管包括弧面和平面,两空心管的平面上各开设有一长条形孔,两长条形孔相对设置,且长条形孔的四周设有密封垫,当两空心管的平面合并在一起时,由于密封垫的设置,可以确保液体不会从空心管的长条形孔流出,所述空心管的出口处向内延伸有一翼板,所述翼板小于空心管的出口的大小,所述翼板的上方设有一密封片,所述密封片通过第一扭簧固定在所述翼板上,所述密封片的大小与空心管的出口的大小一致,可以防止液体沿空心管的管壁向下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垫的侧壁上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密封垫直接卡接在长条形孔的四周,所述密封垫与长条形孔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扭簧,自然状态下,两空心管闭合在一起;当手指向内捏住两空心手柄时,两空心管向外张开,去除手指的作用力后,两空心管在第二扭簧的作用力下紧密闭合在一起,这样可以确保两折弯滴管移出液体后,不会自动打开,进一步确保液体不会从空心管的长条形孔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心手柄上固定有手柄环,防止滴管在吸取液体时手指滑落,可避免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其有益效果是:

1、在吸取液体时,对于液体的粘度可不限定,实现了对各类粘稠液体无条件限制的吸取和滴加,直接对液体操作即可,有效的改善了当前市场上滴管对粘稠液体较难吸取的情况;

2、该多功能滴管在适当时候还可以用作镊子,使用时,直接握住手柄,空心手柄闭合,空心管张开,夹起物品,空心手柄分开,物品可被紧紧地夹住,由于第二扭簧的设置,使用该滴管夹物品,可自由移动,不会脱落;

3、两个胶帽的设计,可对液体流出时的流速有一定的控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液体流出量的大小;

4、手柄环的设计,一方面可有效地防止滴管从手上脱落导致空心管液体溅洒到身上或地面上,减少对人或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可阻挡住由于手部的发力触碰到胶帽,瞬间使液体流出量加大,对实验造成一定的麻烦和误差,因此,手柄环的设计可有效地减少实验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的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滴管,包括两折弯滴管1,两折弯滴管1对称设置,所述折弯滴管1包括空心手柄11和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空心管12,所述空心手柄11和空心管12的夹角为钝角,且空心手柄11和空心管12一体成型,两折弯滴管1通过一旋转轴2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空心手柄11的顶部设有一胶帽3,用于封住空心手柄11的上端的开口,使空心手柄11的上端与外界空心隔绝,所述空心手柄11、胶帽3、空心管12之间是互通的,所述空心管12包括弧面和平面,两空心管12的平面上各开设有一长条形孔4,两长条形孔4相对设置,且长条形孔4的四周设有密封垫5(如图3和图5所示),当两空心管12的平面合并在一起时,由于密封垫5的设置,可以确保液体不会从空心管12的长条形孔4流出,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空心管12的出口处向内延伸有一翼板6(优选的,空心管12的弧形面的底部向空心管12的平面的底部水平延伸一翼板6),所述翼板6小于空心管12的出口的大小,所述翼板6的上方设有一密封片7,所述密封片7通过第一扭簧8固定在所述翼板6上,所述密封片7的大小与空心管12的出口的大小一致。应当说明,当两空心管12旋转至合并状态时,两空心管12构成一圆管,使得其外观更美观。

所述密封垫5的侧壁上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密封垫5直接卡接在长条形孔4的四周,所述密封垫5的形状与长条形孔4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密封垫5与长条形孔4过盈配合。

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轴2的两端优选的设置有第二扭簧9,自然状态下,两空心管12闭合在一起;当手指向内捏住两空心手柄11时,两空心管12向外张开,去除手指的作用力后,两空心管12在第二扭簧9的作用力下闭合在一起,这样可以确保两折弯滴管1移出液体后,不会自动打开,进一步确保液体不会从空心管12的长条形孔4流出。

所述空心手柄11上固定有手柄环10,防止滴管在吸取液体时手指滑落,可避免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

应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扭簧8的弹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同时,当用手按压胶帽时,胶帽的压力大于第一扭簧的弹力,可以确保按压胶帽时,密封片与空心管之间的密封面打开。即满足如下公式:ρ空气V排g>k第一扭簧x>m液g=ρ液Vg。使用时,只要选择密度符合要求的液体,均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滴管。

使用时,手指捏住空心手柄11自然张开闭合,旋转轴2下方的两个空心管12顺势张开闭合。当需要盛装液体时,将空心管12放入待吸取的液体中,并使其长条形孔4位于液体的下方,接着,手指向内握住两空心手柄11,让两空心手柄11相互靠近,以此同时,两空心管12向外张开,液体从长条形孔4进入空心管12,可将粘稠液体收集在空心管12内。装好液体后,作用于空心手柄11上的外力去除,两空心手柄11向外张开,两空心管12相互靠近闭合。滴液时,根据使用量的需要,选择使用一个胶帽3或者两个胶帽3控制液体的流出量大小。若需要多的液体,可同时捏住两个胶帽3,液体流出量较大,速度较快;若需要微量的,则只需要轻轻地挤压一个胶帽3即可,当挤压胶帽3后,会对空心管12内的液体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还有液体重力的作用,空心管12的出口处的密封片7受到胶帽3的气压和流体重力作用,第一扭簧8受压,密封片7的向下转动,密封片7与空心管12的密封面打开,液体自然流出。

当滴管用作镊子使用时,先握住空心手柄11,让两个空心手柄11互相靠近,空心管12分开,此时可以用两空心管12的平面夹取物品,然后握住两空心手柄11向分离方向稍加用力(有第二扭簧9的情况下,只要去除握在空心手柄11上的作用力,两空心管12则会在第二扭簧9的作用力下自动夹紧),空心管12可有力的夹取目标物,完成整个镊子的使用过程,此过程简单易操作,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