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机混合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9713发布日期:2019-04-29 14:2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造粒机混合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搅拌机构领域,尤其是造粒机混合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板也叫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造太阳能板所需要的物料则是由造粒机来制造。而现有的造粒机的搅拌机构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搅拌机构的搅拌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造粒机混合搅拌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粒机混合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架、造粒筒体、传动机构、转动电机、转动杆、搅拌叶、轴筒、直线驱动机构、弹性装置、电磁铁、板体、凸起部、导向杆、支承座、物料出口、固定板、底部托架和辊轴,所述固定架的横梁底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直线驱动机构的缸体固定连接,每个直线驱动机构的滑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个单独的传动机构的机壳上端,传动机构的机壳下端滑动连接在造粒筒体上,造粒筒体位于固定架下方,转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动杆连接,转动电机的前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外壳的底端,转动杆置于造粒筒体的内部,转动杆端头焊接连接在轴筒上,轴筒的弧形面上均匀分布并螺栓固定有数个搅拌叶,两个轴筒上的搅拌叶呈交错分布状,造粒筒体的内壁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物料的板体,板体面向搅拌叶的侧面上分布并焊接连接有数个凸起部,板体的另一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垂直焊接连接有导向杆,造粒筒体的顶板与底板上均焊接连接有支承座,支承座上设有轴孔,导向杆穿过支承座上的轴孔,造粒筒体两侧内壁上均螺栓固定有用于吸附板体的电磁铁,板体为金属材质,板体与造粒筒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造粒筒体底端设有用于排出物料的物料出口,转动电机的机体侧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弹性装置一端焊接连接在固定板上,弹性装置另一端焊接连接在造粒筒体的外壁上,造粒筒体固定在底座上,造粒筒体与底座之间有20度的夹角,搅拌叶上套设有用于防护的壳体,壳体材质为陶瓷,固定架的两个支脚内侧分别垂直焊接连接有用于支撑转动电机的底部托架,底部托架上转动连接有数个平行分布的辊轴,转动电机的机体底端贴合在辊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传动机构内设有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主动轮上,转动杆的上端固定在从动轮上,主动轮与从动轮贴合在传动带的内圈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滚珠丝杠副、滑座和缸体组成,驱动电机的机体固定在缸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滚珠丝杠副的丝杆端头处,滚珠丝杠副上的滚珠螺母固定在滑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凸起部为弧形金属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传动机构的壳体底端焊接连接有滑块,造粒筒体上端开设有滑槽,滑块置于滑槽内实现传动机构在造粒筒体的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能够通过直线驱动机构来调整两个轴筒之间的间距,这样就可以使得左右两个搅拌叶可以左右移动,提高搅拌效率。通过电磁铁的吸放,来促使板体进行左右移动,从而撞击推动造粒筒体内的物料,使得物料可以分散的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造粒筒体,3.传动机构,4.转动电机,5.转动杆,6.搅拌叶,7.轴筒,8.直线驱动机构,9.弹性装置,10.电磁铁,11.板体,12.凸起部,13.导向杆,14.支承座,15.物料出口,16.固定板,17.底部托架,18.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造粒机混合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架1、造粒筒体2、传动机构3、转动电机4、转动杆5、搅拌叶6、轴筒7、直线驱动机构8、弹性装置9、电磁铁10、板体11、凸起部12、导向杆13、支承座14、物料出口15、固定板16、底部托架17和辊轴18,所述固定架1的横梁底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直线驱动机构8的缸体固定连接,每个直线驱动机构8的滑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个单独的传动机构3的机壳上端,传动机构3的机壳下端滑动连接在造粒筒体2上,造粒筒体2位于固定架1下方,转动电机4通过传动机构3与转动杆5连接,转动电机4的前端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3外壳的底端,转动杆5置于造粒筒体2的内部,转动杆5端头焊接连接在轴筒7上,轴筒7的弧形面上均匀分布并螺栓固定有数个搅拌叶6,两个轴筒7上的搅拌叶呈交错分布状,造粒筒体2的内壁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物料的板体11,板体11面向搅拌叶6的侧面上分布并焊接连接有数个凸起部12,板体11的另一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垂直焊接连接有导向杆13,造粒筒体2的顶板与底板上均焊接连接有支承座14,支承座14上设有轴孔,导向杆13穿过支承座14上的轴孔,造粒筒体2两侧内壁上均螺栓固定有用于吸附板体11的电磁铁10,板体11为金属材质,板体11与造粒筒体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造粒筒体2底端设有用于排出物料的物料出口15,转动电机4的机体侧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弹性装置9一端焊接连接在固定板16上,弹性装置9另一端焊接连接在造粒筒体2的外壁上,造粒筒体2固定在底座上,造粒筒体2与底座之间有20度的夹角,搅拌叶6上套设有用于防护的壳体,壳体材质为陶瓷,固定架1的两个支脚内侧分别垂直焊接连接有用于支撑转动电机4的底部托架17,底部托架17上转动连接有数个平行分布的辊轴18,转动电机4的机体底端贴合在辊轴18上。所述传动机构3内设有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在主动轮上,转动杆5的上端固定在从动轮上,主动轮与从动轮贴合在传动带的内圈上。所述直线驱动机构8由驱动电机、滚珠丝杠副、滑座和缸体组成,驱动电机的机体固定在缸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滚珠丝杠副的丝杆端头处,滚珠丝杠副上的滚珠螺母固定在滑座上。所述弹性装置9为弹簧。所述凸起部12为弧形金属块。所述传动机构3的壳体底端焊接连接有滑块,造粒筒体2上端开设有滑槽,滑块置于滑槽内实现传动机构3在造粒筒体2的滑动连接。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首先启动两个直线驱动机构8,直线驱动机构8驱使传动机构3进行左右水平直线移动,从而调节两个传动机构3之间的间距。由于传动机构3底部连接有轴筒7,轴筒7上连接有搅拌叶6,这样就可以将两个轴筒7上的搅拌叶6的间距进行调整。由于左侧轴筒7的搅拌叶6与右侧轴筒7的搅拌叶6都不处于同一直线上,呈交错分布,这样当左右两侧的搅拌叶6靠近时,一侧的搅拌叶6可以穿入到另一侧轴筒7上相邻的两个搅拌叶6之间,这样就可以将物料分散的更加细。从而可以根据物料的特性来调整间距。由于弹性装置9置于转动电机4和造粒筒体2之间,从而为转动电机4和造粒筒体2之间提供了缓冲隔离,这样就可以避免传动机构3移动的过程中,转动电机4直接撞击到造粒筒体2的情况发生。底部托架17能够作为转动电机4的底部支撑,从而防止传动机构3与转动电机4的连接处受力过大而损坏。当转动电机4水平移动时,因为摩擦力会使得辊轴18旋转,从而避免转动电机4底部受到磨损。

电磁铁10为铁芯缠绕导电绕组的结构,当电磁铁10通电时会产生磁力,从而将板体11吸附住,此时板体11会沿着造粒筒体2上下端板的滑槽进行移动。当电磁铁10断电之后,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反弹复位,利用电磁铁10持续的通断电,来促使板体11进行振动。当板体11产生振动时,会持续拍打造粒筒体2内的物料,使得搅拌更加高效。而板体11上的凸起部12能够提高物料的撞击效率。

当物料进入到造粒筒体2内之后,转动电机4的输出轴旋转,从而驱使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来带动从动轮进行同步旋转,与从动轮固定的转动杆5则同步旋转,这样就可以带动轴筒7上连接的搅拌叶6进行旋转搅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