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4438发布日期:2019-09-06 22:5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压力也逐步增大。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降低生态环境承载力,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新的资源和对原遗弃资源的二次利用,如苦咸水、海水的开发利用,中水资源(如:城市污水)的回用等等。在利用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对高浓度难以利用的水体进行降低浓度的处理过程,即对某些有害因子含量高的水体进行稀释,降低危害程度,最终实现有效利用,达到既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又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开源节流的目的,但是目前还没发现专门针对不同类型流体进行混合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两种类型流体的混合,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包括混水阀和两个液池,两个所述液池的下端均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混水阀的一进水端与一所述出水管连通,另一进水端与另一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混水阀的出口端连通有出水总管,所述液池的旁边设有积液池,所述积液池与所述液池之间设有溢流堰。

优选的,所述液池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第一进水端用于与原水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积液池利用回流管与所述进水阀的第二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阀能够使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积液池连通,或者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原水连通。

优选的,所述积液池中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积液池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回流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连通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和所述液池分别位于所述进水阀的两侧,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

优选的,所述液池中固定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溢流堰垂直,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管分别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溢流堰的高度低于所述过滤网的高度。

优选的,两个所述液池为一体式结构,两个所述液池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堰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混水阀为比例阀,所述比例阀能够将两个所述液池中的水按照比例进行出流。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向两个液池中注入两种类型的流体,两种不同类型的流体分别通过各自的出水管流向混水阀,混合后经混水阀的出水总管流出,实现两种类型流体的混合,并通过控制混水阀的开启程度来控制两个液池中液体的出水量,从而控制出水浓度,满足两种类型流体的参混需求,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原水向液池供水时进水阀的工作状态;

图5为积液池向液池供水时进水阀的工作状态;

其中:1-液池,2-过滤网,3-进水阀,4-回流管,5-水泵,6-积液池,7-溢流堰,8-出水管,9-混水阀,10-出水总管,11-隔板,12-第一进水端,13-第二进水端,14-旁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不同类型液体的混合装置,包括混水阀9和两个相同的液池1,两个液池1的下端均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8,混水阀9的一进水端与一出水管8连通,另一进水端与另一出水管8连通,混水阀9的出口端连通有出水总管10。混水阀9可以是现有的混水阀9,通过控制混水阀9的开启程度来实现两种不同类型液体流出量的控制,进而控制出水浓度,也可以是比例阀,比例阀能够将两个液池1中的水按照比例进行出流。两个液池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两个液池1之间设有隔板11,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进行砌筑。

具体的,液池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3,进水阀3的第一进水端12用于与原水连通,进水阀3的出水端与进水管连通,待混合的原水能够从进水阀3的第一进水端12进入液池1中。优选的,液池1的旁边设有积液池6,积液池6与液池1之间设有溢流堰7,液池1中还可以固定有过滤网2,过滤网2竖直设置且与溢流堰7垂直,溢流堰7的高度低于过滤网2的高度,一方面可以对原水进行过滤,提高两种原水的水质,同时过滤网2还可以使原水平稳地进入到液池1中,保证了流态的稳定性。出水口位于远离进水管的过滤网2的一侧,从而保证远离进水管的过滤网2一侧的原水都是经过过滤的,即参与混合的原水都经过了过滤,且溢流堰7的设置,能够使两个液池1中水位高度保持恒定。如图2所示,溢流堰7的高度也低于隔板11的高度,预防两个液池1中的原水在液池1中出现混合,影响参混比例的控制精度。积液池6利用回流管4与进水阀3的第二进水端13连通,进水阀3能够使进水管与积液池6连通,或者进水管与原水连通。积液池6中设有水泵5,水泵5的进水端与积液池6连通,水泵5的出水端与回流管4连通。且进水管的一侧连通有旁通管,旁通管和液池1分别位于1进水阀3的两侧,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14,具体如图3所示。

原水供水的工作状态下,如图4所示,旁通阀14的阀瓣位于位置c处,进水阀3的阀瓣处于位置a处,原水由第一进水端12依次进入进水管、液池1中;当液池1中的水位超过溢流堰7,过滤后的原水从液池1中溢流到积液池6中,当积液池6中达到设定水位时,启动水泵5将积液池6中的回水抽至回流管4,进入进水阀3的第二进水端13,如图5所示的工作状态,在回水的压力作用下,使进水阀3中的阀瓣从位置a处移到位置b处,回水依次进入进水管、液池1中,进行循环使用;与此同时,旁通阀14打开,旁通阀14的阀瓣从位置c移到位置d处,原水从旁通阀14流出或返回原水处,进而实现进水阀3的保护;而当积液池6中的水位下降到设定水位时,积液池6水泵5自动关闭,具体的可以在积液池6中安装水位传感器,并将水位传感器与水泵5电连接,利用水位信号控制水泵5的运行情况,进水阀3的阀瓣从位置b处移到位置a处,同时旁通阀14的阀瓣从位置d移到位置c,旁通阀14关闭,水流恢复由原水经第一进水端12供水,如此循环往复,一直保持液池1中水位高度不变。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