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7579发布日期:2019-09-11 22:2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凝胶电泳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凝胶电泳(英语:gelelectrophoresis)或称胶体电泳是一大类技术,被科学工作者用于分离不同物理性质(如大小、形状、等电点等)的分子。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为pag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一种常用电泳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是蛋白质分离和鉴定中最常用的技术。在进行电泳分离时带电粒子可在外加磁场影响下进行反相电极迁移,粒子的运动受周围凝胶介质的干扰而减慢,形成了分子筛;在电场力和分子筛的相反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表现出不同的迁移速率,可通过蛋白质在标准page凝胶的相对迁移估算出其分子质量,并且凝胶的单一条带可以作为判断蛋白质纯度的标准。

目前,大部分电泳在由两块玻璃板组成的制胶板的垂直电泳槽中进行,目前市面上的制胶板基本都是无固定装置或是两面固定,制胶板在进行灌胶前夹板时,两块板不容易完全对齐,易造成漏液。通常在灌胶前,需往两块胶板的形成的腔体中加满水,以验证其密封性,操作繁琐,且残留的水渍会影响电泳的效果,即使目前在预制胶板两侧设置卡扣结构,以完成两块胶板的固定,但在灌胶夹板时,同样会造成底部漏液。

另外,在灌胶过程中,会发生凝胶胶体的膨胀,凝胶形成的胶状体积会较原有的溶液体积要多,整体的凝胶过程是由下端高浓度的胶液先凝固,因此,下端先凝固的胶体会对上端未凝固的低浓度胶液产生一个挤压过程,若梳齿与上端开口的契合度较差,膨胀后的凝胶胶体易挤压梳齿,造成梳齿原始位置的倾斜变化,凝胶上形成的齿孔被破坏;梳齿与上端开口的契合度较好,则会引起上面低浓度的凝胶被挤压(因低浓度的凝胶可压缩性比高浓度好),在使用凝胶拔取梳齿后,凝胶的预留齿孔间隔处会上移,从而造成齿孔容积的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在梳体上设置漏液槽,使得梳齿在插入凝胶中后,将多余的凝胶引入漏液槽,避免胶体膨胀而引发变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由胶板和梳齿组成,胶板包括上胶板和下胶板,上胶板与下胶板相互扣合,并形成顶部开口的可容纳胶体的腔体;梳齿包括齿条和梳体,梳齿封盖于腔体的顶部开口上,齿条朝向腔体内设置;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形状的漏液槽,齿条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与漏液槽相通。

优选地,上胶板和下胶板扣合后的底部及两侧固定连接,上胶板或下胶板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开口槽,开口槽与腔体内部相通,用于连接电极槽并作为电泳导电口的下开口,开口槽上设有可移除的密封条。

更优选地,上胶板和下胶板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进行固定。

更优选地,上胶板或下胶板两侧设有数个限位柱,用于界定超声波焊接的厚度。

优选地,上胶板的两侧边上各设有两个“u”形结构,两个“u”形结构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下胶板上对应地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凸起a,凸起a扣入两个“u”形结构形成的间隙中。

优选地,梳体上与漏液槽相背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条长方体形状的凸起b,凸起b的厚度与其相邻的胶板厚度一致。

优选地,与漏液槽在同一侧的胶板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在胶板上的垂直高度大于灌入腔体中凝胶的垂直高度,低于插入腔体中梳齿顶部末端的垂直高度。

更优选地,凹槽的形状可以是圆形、菱形、正方形或长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本发明中的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三面固定,只有顶部开口,上下胶板结合更牢固,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性,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上下胶板因挤压而产生的变形,保证良好的电泳环境;

(2)本发明中的上下胶板采用超声波焊接,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焊接的物体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融合。与传统的焊接工艺相比,焊接过程稳定,焊接强度高,所制得的胶板密封性好,无漏液,清洁无污染;

(3)本发明在上胶板或下胶板的下端开有多个开口槽,用于电流出口,开口槽与上胶板和下胶板之间的腔体贯通,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刚性,若只设有一个开口槽,电泳槽的夹子固定在开口槽周围的上胶板或下胶板时,易导致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的破裂,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口槽,开口槽之间存在间隔,受力分散,上胶板或下胶板不容易断裂;同理,因为受力的分散,开口槽的设置也可有效地避免制得的凝胶因在运输过程中受力挤压而导致的变形问题的发生;

(4)本发明在梳体上开有一条漏液槽,通过与此相通的齿条之间预留的通道,引入因凝胶体积膨胀而被挤压的部分凝胶液,避免凝胶制备装置中的胶体因膨胀引发的变形;可保证后期在拨出梳齿后,有效地切断凝胶,并且凝胶的预留齿孔间隔处不会上移,也不会引起齿孔容积的减少;

(5)本发明在梳体上设置了一条长方体形状的凸起b,当梳齿插入到腔体内的一定位置后,凸起b与相邻胶板边缘齐平,此时,梳齿不会继续伸入到腔体中,具有确定梳齿位置的作用;

(6)本发明与漏液槽在同一侧的胶板上,在其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凹槽,该凹槽同样可容纳因凝胶体积膨胀而被挤压的部分凝胶液,也可避免凝胶制备装置中的凝胶体因膨胀引发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上胶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胶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下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梳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梳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方案中下胶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梳齿2.上胶板3.下胶板4.开口槽5.限位柱6.“u”形结构凸起7.凸起a8.齿条9.梳体10.漏液槽11.通道12.凸起b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先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泳用凝胶制备装置,包括梳齿1、上胶板2和下胶板3,下胶板3为长方体形状,上胶板2呈“凹”形状,上胶板2与下搅拌3的整体长度和宽度一致,上胶板2与下搅拌3相互扣合后,通过超声波焊接进行固定,并形成顶部开口的可容纳胶体的腔体(图中未标出);在上胶板3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开口槽4,开口槽4与腔体内部相通,用于连接电极槽并作为电泳导电口的下开口,开口槽4连成一排设置,其之间的间隔相等,开口槽4上设有可移除的密封条(图中未标出);在下胶板3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两个圆柱形的限位柱5,限位柱5的高度代表了超声波焊接的厚度。

为了保证上胶板2和下胶板3扣合后,两者之间不发生左右或前后晃动,本发明在上胶板2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上各设有两个“u”形结构凸起6,两个“u”形结构凸起6的开口端相对设置,相对应地,在下胶板3上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上,各设有一个长方形的凸起a7,凸起a7扣入两个“u”形结构凸起6形成的间隙中。

本发明中的梳齿1包括齿条8和梳体9,梳齿1封盖于腔体的顶部开口上,齿条8朝向腔体内设置;梳齿1的长度小于上胶板2因“凹”形状形成的凹槽状结构的长度,为了容纳因凝胶体积膨胀而被挤压的多余的凝胶液,本发明在梳体9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长方体形状的漏液槽10,齿条8之间设置有通道11,通道11与漏液槽10相通,被挤压后多余的凝胶液可沿着通道11进入漏液槽10中,而不会引起所形成胶体的变形。

为了保证梳齿1在插入胶体中的位置固定,本发明在梳体9上与漏液槽10相背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条长方体形状的凸起b12,凸起b12的厚度与其上胶板厚度一致,当梳齿1在插入腔体内一定位置后,凸起b12与上胶板边缘齐平,此时,梳齿1不会继续深入到腔体中,可使得后期在操作时,梳齿1每次插入凝胶中的位置都相同。

如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中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还可以在与漏液槽10在同一侧的下胶板3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凹槽13,凹槽13在下胶板3上的垂直高度大于灌入腔体中凝胶的垂直高度,低于插入腔体中梳齿1顶部末端的垂直高度,该凹槽13同样可容纳因凝胶体积膨胀而被挤压的部分凝胶液,也可避免凝胶制备装置中的凝胶体因膨胀引发的变形。

在实际使用本发明中的凝胶制备装置时,无需清洗,将事先配好的丙烯酰胺重液和轻液,倒入凝胶制备装置中的腔体内,待加至规定的凝胶体高度后,将梳齿1插入凝胶体中,梳齿1上的漏液槽10结构和胶板上的凹槽13结构可有效防止凝胶体的变形,电泳前拔下梳齿1及开口槽4上的密封条,将胶板放入电泳装置中,即可进行加样、电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梳齿1的结构示意图中的齿条8的数量为八个,但不代表实际生产时齿条的数量,常规的齿条8的数量为8~20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