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6126发布日期:2019-10-09 01:37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一种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湿式除尘是利用洗涤液(一般为水)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体净化的方法。湿式除尘特别适宜于处理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

关于湿式除尘的相关文献较多,如湿式除尘器(公开号cn101024136a)、一种改良的湿式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1171955y)、湿式多管旋风除尘器(申请公布号cn103157561a)。

传统的湿式除尘装置仅能除尘,并不能集尘,为此申请人曾提出了一种湿式除尘器(申请公布号cn106807176a),集尘腔的底面也具有洗涤液,由此有效地提高了集尘安全性。上述湿式除尘器并不适合应用与砂带磨削,具体来说湿式除尘器对砂轮机进行集尘,则需增大集尘腔的体积,尤其是深度,导致操纵区域与过风间隙之间间距增长,进而影响集尘和除尘效果;再者砂带与集尘腔侧壁之间存在较大的多余空间,以及砂带运行时大量粉尘会跟随砂带飞扬,进而也影响集尘效果;换言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湿式除尘器的集尘腔形状根据砂带机进行适应性调整,仍然存在着集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湿式除尘器适合对砂带机磨削作业形成的粉尘进行收集,且能保证集尘和除尘效率。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包括箱体,箱体内腔的底部为蓄水腔,箱体内具有隔板,箱体内腔中隔板前侧区域为集尘腔,箱体内腔中隔板后侧区域为除尘腔;集尘腔的前侧侧壁上开有磨削操纵口,除尘腔内安装有分离机构,除尘腔的侧壁上开有出风口;当蓄水腔盛放水时液面与隔板之间形成过风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腔的后侧设有斜板,斜板的后端高于前端,斜板的前端开有过风口,斜板与集尘腔的侧壁固定连接;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还包括位于斜板后端上方的出水结构,当水经出水结构流出后在斜板的上板面上形成水层。

本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通过在集尘腔的后侧设置斜板,有效地减少砂带与集尘腔侧壁之间空间,进而提高集尘效率。同时在斜板的前端开设过风口,过风口与磨削区域之间间距显然小于过风间隙与磨削区域之间间距,通过调整过风口的面积和形状能有效地保证磨削区域产生的粉尘绝大多数直接经过风口,有效地降低了粉尘扩散率,即有效地提高了集尘效率。

砂带运动带动含有粉尘的气流沿着斜板的板面倾斜向上运动,随砂带飞扬的粉尘落在斜板上,而水从上至下向下流淌,由此将落在斜板上的粉尘冲走,实现对斜板持续洗涤,提高集尘和除尘效率。水流流至过风口处时经气流打散,形成水雾且混入气流中;在气流流动过程中,水雾不断与粉尘接触。气流经过风间隙时,气流使蓄水腔内水激起水花,进而水花混入气流中。含有水雾和粉尘的气流经分离机构分离后,洁净空气从出风口流至室内,粉尘随水流向下流淌,最后粉尘在蓄水腔内沉降且聚集在蓄水腔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通过在集尘腔的后侧设置具有过风口的斜板,使其适合对砂带机进行集尘,而且具有集尘效率高的优点。本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还在斜板的后端上方设置出水结构,既保证气流中水雾含量,进而保证除尘效率,又避免集尘腔内聚集粉尘,提高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和砂带机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a、蓄水腔;1b、隔板;1c、集尘腔;1c1、集尘主腔室;1c2、连通腔室;1d、除尘腔;1e、磨削操纵口;2、分离机构;3、风机;4、液面;5、过风间隙;6、斜板;6a、主斜板;6b、副斜板;6c、过风口;7、出水口;8、接水槽;9、补水管;10、挡板;11、主机;12、主轴;13、主动轮;14、砂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包括箱体1、分离机构2、风机3和出水结构。

箱体1内腔的底部为蓄水腔1a,箱体1内具有隔板1b,箱体1内腔中隔板1b前侧区域为集尘腔1c,箱体1内腔中隔板1b后侧区域为除尘腔1d;蓄水腔1a盛放水时液面4与隔板1b之间形成过风间隙5,由此集尘腔1c和除尘腔1d通过过风间隙5相连通。集尘腔1c的前侧侧壁上开有磨削操纵口1e;分离机构2安装在除尘腔1d内;除尘腔1d的顶壁上开有出风口,除尘腔1d的顶壁上安装有风机3,风机3的涡室与出风口相连通。

集尘腔1c包括两个集尘主腔室1c1和一使两个集尘主腔室1c1相连通的连通腔室1c2,即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具有两个集尘工位。箱体1中具有位于两个集尘主腔室1c1之间的避让空间,避让空间为砂带机的主机11安装提供空间;连通腔室1c2位于避让空间的后侧,即两个集尘主腔室1c1的后侧区域通过连通腔室1c2相连通。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与砂带机配套使用时,砂带机的主机11放置在避让空间内,砂带机的主轴12一端伸入一个集尘主腔室1c1内,主轴12另一端伸入另一个集尘主腔室1c1内;由此两个集尘工位与砂带机的两个磨削工位一一对应。

集尘腔1c的后侧设有斜板6,即斜板6包括两个分别位于两个集尘主腔室1c1后侧的主斜板6a和一位于连通腔室1c2的副斜板6b。斜板6的后端高于前端,这样水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然地从上向下流淌;以及斜板6与集尘腔1c的侧壁围构的空间与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与砂带机配套使用时形成的多余空间相吻合,进而提高集尘效率、提高除尘效果和避免粉尘在集尘腔1c内堆积。

斜板6中主斜板6a的前端开有过风口6c,说明书附图给出过风口6c的形状呈长条状,过风口6c的纵向与主斜板6a的纵向相同,即过风口6c的纵向与砂带14的纵向线相吻合,使得磨削产生的粉尘更易进入过风口6c,进而提高集尘效率。

斜板6与集尘腔1c的侧壁固定连接;斜板6的边缘与集尘腔1c的侧壁和隔板1b密封连接,避免气流从斜板6与集尘腔1c的侧壁之间通过,提高过风口6c处风压,实现提高集尘效率;同时避免水从斜板6与集尘腔1c的侧壁之间泄漏。

出水结构位于斜板6后端上方,这样水从出水结构流出后,先流至斜板6的顶缘处,再自然地沿着斜板6的板面向下流淌,且在斜板6的上板面上形成水层。这样使得整块斜板6的板面上均覆盖有水层,进而降低粉尘堆积可能性。

出水结构为位于隔板1b上呈条状的出水口7,出水口7水平设置。除尘腔1d内安装有接水槽8,接水槽8位于分离机构2的下方,经分离机构2分离出的水部分流入接水槽8内。接水槽8的一侧壁为隔板1b,出水口7与接水槽8内腔底部相连通,由此分离机构2分离出的水在接水槽8内聚集,从出水口7流出,以及沿着隔板1b侧面流至斜板6的顶缘处。

出水口7从箱体1内腔的左侧壁延伸至右侧壁,这保证斜板6全部能被水流冲洗,以及提高出水均匀性,尤其是提高水流向下流动平稳性以及水层厚度均匀性。

集尘主腔室1c1的前侧壁上安装有补水管9,补水管9的出口位于磨削操纵口1e的下方,补水管9的进口位于副斜板6b底缘的上方,补水管9的进口与连通腔室1c2相连通,由此沿副斜板6b向下流的水经补水管9流向集尘主腔室1c1。风机3运行时,在气流作用下会产生集尘主腔室1c1前缘部缺少现象,上述结构对集尘主腔室1c1前缘部进行补水,保证集尘主腔室1c1前缘部底板上始终具有水,进而提高除尘效果。

副斜板6b的两端均密封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与连通腔室1c2的前侧壁密封连接,这样避免沿副斜板6b向下流的水流向主斜板6a,换言之若沿副斜板6b向下流水的流向主斜板6a会影响沿主斜板6a向下流水的流动稳定性以及水层厚度均匀性,进而影响除尘效果。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若沿主斜板6a向下流水产生流动不稳定以及水层厚度不均匀性现象,便可判断补水管9发生堵塞。

如图3所示,通过阐述砂带机与本自激洗涤湿式除尘器配合使用以及集尘除尘过程,进一步说明各个结构的作用和优点。图中长箭头示意气流流动方向,短箭头示意水流动方向。风机3运行,气流从磨削操纵口1e进入集尘腔1c,再经过风间隙5进入除尘腔1d,经分离机构2分离后,洁净空气经风机3排出,粉尘混在水流中,流回至蓄水腔1a内。绝大部分水流入接水槽8内,水从出水口7流出,先沿着隔板1b侧面向下流至斜板6的顶缘处,再沿着斜板6的板面向下流,其中沿着副斜板6b向下流的水经补水管9流至集尘主腔室1c1前缘部底板上,沿着主斜板6a向下流的部分水达到过风口6c处时,混入气流中且形成水雾,其余水流至蓄水腔1a内。

当砂带机运行且砂轮磨削工件时,磨削产生的粉尘和火星主要沿主动轮13的轮面切线方向飞出,粉尘和火星飞行方向与过风口6c相对,因而有效地避免粉尘扩散。火星和部分落在液面4上,便实现分离。部分粉尘随砂带14移动而未及时被吸入过风口6c,由此粉尘由集尘腔1c的前端向后端移动,而水从集尘腔1c的后端向前端流动,使得水与粉尘充分接触,提高除尘效率。含有粉尘和水雾的气流经过过风间隙5时,气流使水激起水花且水花混入气流中。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除尘腔1d内没有设置接水槽8,出水结构为一根出水管,出水管的侧壁上开有泄水孔,出水管与自来水管相连接,或蓄水腔1a内安装有水泵,出水管与水泵相连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