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7685发布日期:2021-04-13 15:5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
3.

背景技术:

4.现有技术中,对于水平线过滤网、过滤袋均购买原厂物料或类似物料,增加清洁频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无类似物料时原物料供货慢,采购周期长,需提前申购备库;2、日、周、月清洁保养,检查发现有破损时更换;偶发异常无备货时不更换或不使用,水平线清洁保养更换水洗频率增加浪费水资源及药水成本。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本发明将废旧网纱重复利用,简单、易装置、根据实际过滤装置大小裁割使用;节约了原物料购买成本及水资源、药水成本。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拆下破损的过滤网或过滤袋;s2、选择丝印使用后的废旧网纱;s3、清洗废旧网纱,裁割成与原过滤装置大小一致的尺寸;s4、过滤装置直接更换清洗后的废旧网纱。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使用扎带将清洗后的废旧网纱固定在套管上,放入过滤装置使用。
9.本发明使用丝印后的废旧网纱脱膜粉洗干净后即可重复利用;可将网纱裁割成与过滤装置大小一致后卷在过滤桶内壁使用,过滤网也可以使用扎带将网纱固定在过滤装置上面。
10.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废旧网纱包括采用脱膜粉清洗网纱。
11.进一步的,所述废旧网纱的尺寸为36t-120t。
12.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时,在50-65℃搅拌15-30min,即可完成清洗。
13.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还包括将经过脱膜粉清洗放入浓度为12-18%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5-10min,浸泡后在清水脱洗。
14.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氯化亚锡5-12、硬脂酸镁28-43、氢氧化钠9-16、硬脂酸27-38。
15.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的制备方法如下:a、 在合成反应釜中加入硬脂酸溶解,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其链端活
化;b、将温度升至95℃,加入氯化亚锡,使其在合成反应釜中进行置换反应,使其长链的非极性基因带上极性基因,得到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c、将得到的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使用蒸馏水进行一次水洗,除去低分子化合物,在ph值达到中性时,再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水洗,最后经离心机甩干、干燥机干燥、粉碎机粉碎后加入硬脂酸镁搅拌即可获得成品。
16.本发明的脱膜粉,可以有效地将丝印后粘附在网纱的油墨和化学试剂从网纱脱除,并且容易清洗,不残留,不会影响后续过滤使用。
17.本发明有效解决水平线粗、中效过滤系统无备用物料时,需要暂停运行的问题;并将废旧网纱重复利用,简单、易装置、根据实际过滤装置大小裁割使用;节约了原物料购买成本及水资源、药水成本。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加工工艺流程图。
20.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2.实施例1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拆下破损的过滤网或过滤袋;s2、选择丝印使用后的废旧网纱;s3、清洗废旧网纱,裁割成与原过滤装置大小一致的尺寸;s4、过滤装置直接更换清洗后的废旧网纱。
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使用扎带将清洗后的废旧网纱固定在套管上,放入过滤装置使用。
24.本发明使用丝印后的废旧网纱脱膜粉洗干净后即可重复利用;可将网纱裁割成与过滤装置大小一致后卷在过滤桶内壁使用,过滤网也可以使用扎带将网纱固定在过滤装置上面。
25.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废旧网纱包括采用脱膜粉清洗网纱。
26.进一步的,所述废旧网纱的尺寸为36t-120t。
27.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时,在55℃搅拌20min,即可完成清洗。
28.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还包括将经过脱膜粉清洗放入浓度为1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7min,浸泡后在清水脱洗。
29.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氯化亚锡8、硬脂酸镁36、氢氧化钠13、硬脂酸33。
30.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的制备方法如下:b、 在合成反应釜中加入硬脂酸溶解,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其链端活化;b、将温度升至95℃,加入氯化亚锡,使其在合成反应釜中进行置换反应,使其长链的非极性基因带上极性基因,得到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c、将得到的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使用蒸馏水进行一次水洗,除去低分子化合物,在ph值达到中性时,再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水洗,最后经离心机甩干、干燥机干燥、粉碎机粉碎后加入硬脂酸镁搅拌即可获得成品。
31.本发明的脱膜粉,可以有效地将丝印后粘附在网纱的油墨和化学试剂从网纱脱除,并且容易清洗,不残留,不会影响后续过滤使用。
32.本发明有效解决水平线粗、中效过滤系统无备用物料时,需要暂停运行的问题;并将废旧网纱重复利用,简单、易装置、根据实际过滤装置大小裁割使用;节约了原物料购买成本及水资源、药水成本。
33.实施例2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拆下破损的过滤网或过滤袋;s2、选择丝印使用后的废旧网纱;s3、清洗废旧网纱,裁割成与原过滤装置大小一致的尺寸;s4、过滤装置直接更换清洗后的废旧网纱。
3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使用扎带将清洗后的废旧网纱固定在套管上,放入过滤装置使用。
35.本发明使用丝印后的废旧网纱脱膜粉洗干净后即可重复利用;可将网纱裁割成与过滤装置大小一致后卷在过滤桶内壁使用,过滤网也可以使用扎带将网纱固定在过滤装置上面。
36.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废旧网纱包括采用脱膜粉清洗网纱。
37.进一步的,所述废旧网纱的尺寸为36t-120t。
38.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时,在50℃搅拌30min,即可完成清洗。
39.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还包括将经过脱膜粉清洗放入浓度为12%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10min,浸泡后在清水脱洗。
40.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氯化亚锡5、硬脂酸镁28、氢氧化钠9、硬脂酸27。
41.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的制备方法如下:c、 在合成反应釜中加入硬脂酸溶解,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其链端活化;b、将温度升至95℃,加入氯化亚锡,使其在合成反应釜中进行置换反应,使其长链的非极性基因带上极性基因,得到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c、将得到的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使用蒸馏水进行一次水洗,除去低分子化合物,在ph值达到中性时,再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水洗,最后经离心机甩干、干燥机干燥、粉碎机粉碎后加入硬脂酸镁搅拌即可获得成品。
42.本发明的脱膜粉,可以有效地将丝印后粘附在网纱的油墨和化学试剂从网纱脱除,并且容易清洗,不残留,不会影响后续过滤使用。
43.本发明有效解决水平线粗、中效过滤系统无备用物料时,需要暂停运行的问题;并将废旧网纱重复利用,简单、易装置、根据实际过滤装置大小裁割使用;节约了原物料购买成本及水资源、药水成本。
44.实施例3一种丝印网纱重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拆下破损的过滤网或过滤袋;s2、选择丝印使用后的废旧网纱;s3、清洗废旧网纱,裁割成与原过滤装置大小一致的尺寸;s4、过滤装置直接更换清洗后的废旧网纱。
4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使用扎带将清洗后的废旧网纱固定在套管上,放入过滤装置使用。
46.本发明使用丝印后的废旧网纱脱膜粉洗干净后即可重复利用;可将网纱裁割成与过滤装置大小一致后卷在过滤桶内壁使用,过滤网也可以使用扎带将网纱固定在过滤装置上面。
47.进一步的,所述清洗废旧网纱包括采用脱膜粉清洗网纱。
48.进一步的,所述废旧网纱的尺寸为36t-120t。
49.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时,在65℃搅拌15min,即可完成清洗。
50.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清洗还包括将经过脱膜粉清洗放入浓度为18%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5min,浸泡后在清水脱洗。
51.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组分:氯化亚锡12、硬脂酸镁43、氢氧化钠16、硬脂酸38。
52.进一步的,所述脱膜粉的制备方法如下:d、 在合成反应釜中加入硬脂酸溶解,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钠使其链端活化;b、将温度升至95℃,加入氯化亚锡,使其在合成反应釜中进行置换反应,使其长链的非极性基因带上极性基因,得到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c、将得到的白色疏松状的固态产物使用蒸馏水进行一次水洗,除去低分子化合物,在ph值达到中性时,再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水洗,最后经离心机甩干、干燥机干燥、粉碎机粉碎后加入硬脂酸镁搅拌即可获得成品。
53.本发明的脱膜粉,可以有效地将丝印后粘附在网纱的油墨和化学试剂从网纱脱除,并且容易清洗,不残留,不会影响后续过滤使用。
54.本发明有效解决水平线粗、中效过滤系统无备用物料时,需要暂停运行的问题;并将废旧网纱重复利用,简单、易装置、根据实际过滤装置大小裁割使用;节约了原物料购买成本及水资源、药水成本。
5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5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