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92513发布日期:2019-12-24 14:1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反应釜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结构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等组成。

其中,搅拌装置具有加快反应物之间的反应速度,使反应物之间混合更均匀等作用,一般情况下是在转动轴上连接桨叶,通过桨叶对反应物进行搅动,完成搅拌效果。

但是,目前反应釜,其注入液体之后均需要人工参与才能实施水解反应,在一些场合中会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水解反应一般需要液体完整参与水解的完整过程,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水解反应过程中注入新的待水解液体,这样会造成必须延长水解时间方能使反应充分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成本高、耗时长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始终困扰着广大从业人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基于上述原因,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及其操作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致力于反应釜装置行业的发展,为广大从业人员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的操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包括,釜体,与釜体由法兰密封联接的釜盖,设于釜体内的搅拌器;

所述釜盖上设有注液孔,以及用于安装搅拌器的安装孔;所述釜盖下方设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与釜盖可分离式连接;所述釜盖上方设有储料盒,所述釜盖位于储料盒下方位置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下方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一端与进料孔铰接,另一端与釜盖相抵;所述旋转板与分离板连接,所述分离板与釜盖发生相对位移时,带动旋转板旋转;

所述釜体包括,设有安装腔的基座,以及安装于安装腔的承载桶;所述承载桶下端与基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承载桶与基座采用滑动连接;

所述基座下端设有常闭型开关,所述承载桶与基座连接时触发常闭型开关。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板设有第一连接磁铁,所述釜盖设有第二连接磁铁,所述釜盖还设有承载弹簧,所述的承载弹簧一端与釜盖相连接,另一端安装于分离板。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板与进料孔采用铰接轴套设扭簧的方式连接,使旋转板一端与釜盖相抵。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常闭型开关连接有电池以及指示灯。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当所述承载桶为空时,所述基座与承载桶之间设有间距;当所述承载桶与基座贴合时,所述分离板与釜盖之间设有间距。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承载桶与分离板卡扣式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板近于承载桶一端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卡位凸起,所述承载桶上端近于分离板位置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卡位板,所述的卡位凸起与卡位板相连接,构成所述的卡扣式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板与釜盖之间设有柔性缓冲结构,所述基座与承载桶之间也设有柔性缓冲结构。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釜盖上部设有焊接支架,所述焊接支架安装有装置减速机与电机,由传动轴驱动釜体内的搅拌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的操作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所述釜盖与釜体组装,使所述分离板与承载桶卡扣式连接,将待水解处理液体通过所述注液孔注入承载桶中,将水解反应剂放置于所述储料盒中;

步骤s2,当所述承载桶内的液体重力使复位弹簧压缩,所述承载桶与基座相接触,触发所述常闭型开关,所述指示灯点亮;

步骤s3,所述釜盖与分离板由于承载桶的重力脱离接触,所述分离板带动旋转板旋转,所述水解反应剂进入承载桶中;

步骤s4,启动所述电机,所述搅拌器进行搅拌动作;

步骤s5,排出所述承载桶中的液体,所述承载桶与基座分离,所述分离板与釜盖贴合,旋转板与釜盖相抵;

循环执行步骤s1-s5。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方案的水解反应釜,能够在处理待水解液体时,具有智能可调控效果,当承载桶中液体使承载桶与基座相连,水解反应剂进入承载桶,指示灯点亮,管理人员或是控制主机(采用现有技术识别指示灯)可知晓当前为反应阶段,而承载桶中的液体排出时,指示灯熄灭,使用者与可根据需要将下次使用的水解反应剂放入储料盒中,本方案过程半自动,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对于水解反应的过程有了一定程度的智能控制,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承载桶位置移动之后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釜体101搅拌器

102安装腔103基座

104承载桶105复位弹簧

106常闭型开关107放料孔

200釜盖201注液孔

202分离板203储料盒

204进料孔205旋转板

206安装孔207第一连接磁铁

208第二连接磁铁209承载弹簧

210卡位凸起211卡位板

212焊接支架213减速机

214电机215传动轴

216轴承217支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结构,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包括,釜体100,与釜体100由法兰密封联接的釜盖200,设于釜体100内的搅拌器101;

所述釜盖200上设有注液孔201,以及用于安装搅拌器101的安装孔206;所述釜盖200下方设有分离板202,所述分离板202与釜盖200可分离式连接;所述釜盖200上方设有储料盒203,所述釜盖200位于储料盒203下方位置设有进料孔204,所述进料孔204下方设有旋转板205,所述旋转板205一端与进料孔204铰接,另一端与釜盖200相抵;所述旋转板205与分离板202连接,所述分离板202与釜盖200发生相对位移时,带动旋转板205旋转;

所述釜体100包括,设有安装腔102的基座103,以及安装于安装腔102的承载桶104;所述承载桶104下端与基座103设有复位弹簧105,所述承载桶104与基座103采用滑动连接;

所述基座103下端设有常闭型开关106,所述承载桶104与基座103连接时触发常闭型开关103。

具体地,釜体100下部有放料孔107,釜内有搅拌器,釜盖200上开搅拌观察、测温测压、蒸汽引出分馏、安全放空等工艺管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206、注液孔201、进料口204均穿透于分离板202,其中,为避免液体或反应剂进入分离板202与釜盖200之间,可采用但不限于导管实现连接。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板202设有第一连接磁铁207,所述釜盖200设有第二连接磁铁208,所述釜盖200还设有承载弹簧209,所述的承载弹簧209一端与釜盖200相连接,另一端安装于分离板202。

具体地,所述承载弹簧209在承载桶104将分离板202向下拉之后,并且承载桶104内部的液体排出,可将分离板202重新拉回到与釜盖200连接的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弹簧209以及磁铁等可通过设置于釜盖200的槽解决结构抵触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205与进料孔204采用铰接轴套设扭簧的方式连接,使旋转板205一端与釜盖200相抵。

优选地,所述常闭型开关106连接有电池以及指示灯。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承载桶104为空时,所述基座103与承载桶104之间设有间距(见图1状态);当所述承载桶104与基座103贴合时,所述分离板202与釜盖200之间设有间距(见图2状态)。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桶104与分离板202卡扣式连接。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板202近于承载桶104一端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卡位凸起210,所述承载桶104上端近于分离板202位置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卡位板211,所述的卡位凸起210与卡位板211相连接,构成所述的卡扣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离板202与釜盖200之间设有柔性缓冲结构,所述基座103与承载桶104之间也设有柔性缓冲结构,当承载桶104发生位移时,可有效保护装置的安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釜盖200上部设有焊接支架212,所述焊接支架212安装有装置减速机213与电机214,由传动轴215驱动釜体100内的搅拌器101。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215下端采用轴承216等器件固定自由度,所述轴承216安装于一端固定于承载桶104的支架结构217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的操作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可控式水解反应釜,结合图1以及图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所述釜盖200与釜体100组装,使所述分离板202与承载桶104卡扣式连接,将待水解处理液体通过所述注液孔201注入承载桶104中,将水解反应剂放置于所述储料盒203中;

步骤s2,当所述承载桶104内的液体重力使复位弹簧105压缩,所述承载桶104与基座103相接触,触发所述常闭型开关106,所述指示灯点亮;

步骤s3,所述釜盖200与分离板202由于承载桶104的重力脱离接触,所述分离板202带动旋转板205旋转,所述水解反应剂进入承载桶104中;

步骤s4,启动所述电机214,所述搅拌器101进行搅拌动作;

步骤s5,排出所述承载桶104中的液体,所述承载桶104与基座103分离,所述分离板202与釜盖200贴合,旋转板205与釜盖200相抵;

循环执行步骤s1-s5。

其中,反应釜可引入控制主机实现智能控制,仅需将控制主机的信号接收端与指示灯连接,随后由控制主机(为现有技术设备,也可为其他andruio控制板)开启电机实现搅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反应釜”装置,并配合独有的旋转板与承载桶相配合的可控式处理污水污物的技术使垃圾中的有机质迅速分解消化、转化为植物所需的有机肥料。实现了生活垃圾随进随清、日产日清、无二次污染、高资源化利用、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好的技术革命。

具体地,上述水解反应中,需要使用到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很强的高效催化功能,可加快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本发明的“反应釜”快速降解可以各类高性能仿酶催化降解为主,以高温高压的物理手段为辅,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和饱和蒸汽条件下,将有机质物料置于特别设计的降解反应釜内,在2小时内便能将有机质进行高强度的快速分解;同时在封闭的“反应釜”中营养陈分全部保留。在该仿生反应中,有机质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木质素分解为低分子聚合物,蛋白质分级为氨基酸等。葡萄糖和氨基酸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低分子聚合物可以改良土壤特性,增加土壤中有机胶体含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本发明“反应釜”快速降解系统达到了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快速、清洁、资源化处理的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本方案的水解反应釜,能够在处理待水解液体时,具有智能可调控效果,当承载桶中液体使承载桶与基座相连,水解反应剂进入承载桶,指示灯点亮,管理人员或是控制主机(采用现有技术识别指示灯)可知晓当前为反应阶段,而承载桶中的液体排出时,指示灯熄灭,使用者与可根据需要将下次使用的水解反应剂放入储料盒中,本方案过程半自动,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对于水解反应的过程有了一定程度的智能控制,实用性强。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