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9032发布日期:2020-01-31 18:0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涂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小尺寸触控屏(10寸以下)主要使用的透明导电材料是氧化铟锡(ito),ito薄膜主流规格的阻抗值约为150欧姆(ω)/单位面积,这种导通率对于10寸以下的触控区已足够;但对于中、大,或者超大型尺寸触控区则不适用,半导体材料的低导电率会造成触控灵敏度下降。另外,ito属于金属陶瓷,当触控区成为曲面或是可挠式时,ito的易脆性容易造成阻抗值急速升高,阻抗稳定性将变得很差。可见,ito并不适用于中大型触控屏和柔性触控屏。

利用纳米银线生产的透明导电膜是当前柔性触控向可折叠、弯曲屏发展的最佳方案。其中,纳米银线通常在溶液中合成,然后进行涂布,从而得到不同方阻的透明导电膜。现有的涂覆方式,通常先是将纳米银线溶液涂覆到pet薄膜上然后对其烘干使得其表面的低沸点溶剂蒸发,再次在其表面涂覆一层uv固化胶使得纳米银线固定在胶层内部进而隔绝空气,防止纳米银线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被氧化;但是,该涂覆过程较为浪费时间且在pet薄膜表层增加一层uv固化胶又增加了整个生产工艺的生产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该装置对刚挤出的温度较高的pet薄膜进行涂覆纳米银线,同时可使其直接冷却后固定成膜,高温下的pet薄膜具有一定的附着力而无需再增加uv固化胶进行固化的操作,使用本涂覆装置进行涂覆既节省生产时间又降低生产成本;且涂覆纳米银线后的pet薄膜的厚度不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包括有纳米银线储槽,所述纳米银线储槽上侧设置有转动棍,所述转动棍由支撑装置固定支撑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的上侧;所述纳米银线储槽内盛放有纳米银线溶液,所述转动棍的底辊面位于纳米银线溶液内;所述转动棍的上侧设置有覆盖板,所述覆盖板中间开有通孔,所述转动棍贯穿所述覆盖板,且其顶辊面位于所述覆盖板的上侧;所述覆盖板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转动棍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转轴,其中一个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覆盖板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固定轴承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伺服电机为转动棍的转动提供动力,具体为,所述伺服电机工作,其输出轴通过固定轴承带动主动带轮转动,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转动,进而所述从动带轮转动带动所述转动棍转动;所述转动棍的底辊面位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内且与纳米银线溶液接触,所述转动棍的顶辊面贯穿覆盖板的通孔且其辊面位于覆盖板顶面之上,故所述转动棍在转动时其底辊面浸透纳米银线溶液,随着所述转动棍的转动纳米银线溶液不断地粘附在所述转动棍的辊面上;其待涂覆纳米银线的薄膜沿所述覆盖板的板面滑动,故其转动棍的顶辊面与该薄膜的底面相接触,随着转动棍的转动其辊面上的纳米银线被涂覆在所述薄膜的底面上,该薄膜通过覆盖板之后进行降温,其纳米银线即固化在所述薄膜的表层。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上设置有两个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于所述通孔的外侧平行设置。

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平行的防护板可以使得薄膜正常沿覆盖板滑动,防止其发生偏移,进而保证转动棍的纳米银线涂覆准确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棍的内部中空,且转动棍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螺纹固定有密封塞。

在本技术方案中,转动棍内部中空,且其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是为了可以向转动棍的内部加入热介质,进而可以用密封塞将其热介质密封在转动棍的内部,以给予转动棍加热,使其维持较高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棍内部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与所述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循环环绕设置于所述转动棍的内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接口接入电源线连通电源,通过所述加热电阻丝可以对转动棍进行加热,进而使得转动棍升温和保持较高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与两个转轴转动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装置用来支撑固定转动棍的位置,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带有轴承座的底座作为支撑装置可以稳定的支撑所述转动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为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柱选择为斜对角的两个。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装置用来支撑固定转动棍的位置,该技术方案中,将所述转动棍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柱进行连接,且所述转动棍与连接杆上的安装套转动连接,故其转动棍可以自由转动,使用固定柱来固定支撑所述转动棍。

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内的通孔其横切面呈梯形。

在本技术方案中,因所述转动棍在贯穿所述覆盖板时,其底面的面积大于顶面的面积,所述设置梯形的横切面可以使得转动棍更方便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线储槽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进液管口,所述进液管口位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侧壁的上半部分。

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所述进液管口便于及时向纳米银线储槽内添加纳米银线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覆盖板的四角位置开有圆形盲孔,所述固定柱插接在所述圆形盲孔内。

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所述圆形盲孔便于将固定柱与覆盖板进行组装固定。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用且操作简便;在将纳米银线涂覆到薄膜时,其中转动棍直接滚动时将纳米银线溶液粘附在棍面上,辊面与薄膜转动接触时,其表面的纳米银线即涂覆到高温的薄膜上,薄膜降温后直接固化,进而将纳米银线固化在薄膜内部;本装置可将纳米银线一次性直接涂覆完成,无需再使用uv胶进行固化,节省时间且降低生产成本;且通过该方式涂覆纳米银线不会增加薄膜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中纳米银线储槽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中覆盖板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c-c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实施例2中支撑装置与转动棍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1-转动棍,101-进液口,102-密封塞,103-电源接口,104-加热电阻丝,2-纳米银线储槽,201-进液管口,202-密封塞,203-电源接口,204-加热电阻丝,3-覆盖板,301-通孔,302-圆形盲孔,4-固定柱,5-转轴,6-从动带轮,7-伺服电机,8-主动带轮,9-底座,10-轴承座,11-连接杆,12-安装套,13-固定座,14-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包括有纳米银线储槽2,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上侧设置有转动棍1,所述转动棍1由支撑装置固定支撑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的上侧;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内盛放有纳米银线溶液,所述转动棍1的底辊面位于纳米银线溶液内;所述转动棍1的上侧设置有覆盖板3,所述覆盖板3中间开有通孔301,所述转动棍1贯穿所述覆盖板3,且其顶辊面位于所述覆盖板3的上侧;所述覆盖板3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柱4,所转动棍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转轴5,其中一个所述转轴5上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6,所述覆盖板3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固定轴承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8,所述主动带轮8与从动带轮6通过皮带连接。其中,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用来盛放纳米银线溶液,所述伺服电机7为转动棍1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伺服电机7工作,其输出轴通过固定轴承带动主动带轮8转动,所述主动带轮8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6转动,进而所述从动带轮6转动带动所述转动棍1转动;所述转动棍1的底辊面位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内且与纳米银线溶液接触,所述转动棍1的顶辊面贯穿覆盖板3的通孔301且其辊面位于覆盖板3顶面之上,故所述转动棍1在转动时其底辊面浸透纳米银线溶液,随着所述转动棍1的转动纳米银线溶液不断地粘附在所述转动棍1的辊面上;其待涂覆纳米银线的薄膜沿所述覆盖板3的板面滑动,故其转动棍1的顶辊面与该薄膜的底面相接触,随着转动棍1的转动其辊面上的纳米银线被涂覆在所述薄膜的底面上,该薄膜通过覆盖板1之后进行降温,其纳米银线即固化在所述薄膜的表层。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3上设置有两个防护板14,两个所述防护板14于所述通孔301的外侧平行设置。其中,所述防护板14用来规正薄膜的移动方向,防止薄膜移动时发生偏移进而保证转动棍1涂覆的纳米银线均匀且涂覆位置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3内的通孔301其横切面呈梯形。其中,所述通孔301的横切面设置为梯形便于转动棍1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进液管口201,所述进液管口201位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侧壁的上半部分。其中,设置进液管口201与纳米银线储槽2上,以方便向纳米银线储槽2内添加纳米银线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3,所述覆盖板3的四角位置开有圆形盲孔302,所述固定柱4插接在所述圆形盲孔302内。其中,设置所述圆形盲孔302便于将固定柱4与覆盖板3进行插接固定,以正常支撑整个覆盖板3的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棍1的内部中空,且转动棍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101,所述进液口101螺纹固定有密封塞102。其中,所述转动棍1内部中空并且设置有进液口101,为的方便将热介质加入到转动棍1内部,以对转动棍1进行加热,密封塞102将热介质密封在转动棍1的内部。当纳米银线溶液涂覆在转动棍1上,转动棍1的温度较高,故直接将粘附在转动棍1表面的纳米银线溶液中的水蒸发,故其纳米银线粘覆于转动棍1的辊面上,当转动棍1与覆盖板3上经过的pet薄膜接触时,因pet薄膜是刚挤出的薄膜故其温度较高,高于转动棍1上的温度,即转动棍1的顶辊面在与pet薄膜接触时,其表面的纳米银线薄膜受热融化直接贴附在所述pet薄膜上,之后pet薄膜在经过降温过程中,其纳米银线直接固化在所述pet薄膜的表面。且转动棍1的顶辊面与pet薄膜接触时,薄膜的温度部分传递给转动棍1故可使得转动棍1持续保持高温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为两个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套12,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柱4选择为斜对角的两个。其中,所述支撑装置用来支撑固定转动棍1的位置,该技术方案中,将所述转动棍1通过连接杆11与固定柱4进行连接,且所述转动棍1与连接杆11上的安装套12转动连接,故其转动棍1可以自由转动,使用固定柱4来固定支撑所述转动棍1。

实施例2:

如图5-9所示,一种纳米银线涂覆装置,包括有纳米银线储槽2,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上侧设置有转动棍1,所述转动棍1由支撑装置固定支撑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的上侧;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内盛放有纳米银线溶液,所述转动棍1的底辊面位于纳米银线溶液内;所述转动棍1的上侧设置有覆盖板3,所述覆盖板3中间开有通孔301,所述转动棍1贯穿所述覆盖板3,且其顶辊面位于所述覆盖板3的上侧;所述覆盖板3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设置有固定柱4,所转动棍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转轴5,其中一个所述转轴5上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6,所述覆盖板3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固定轴承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8,所述主动带轮8与从动带轮6通过皮带连接。其中,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用来盛放纳米银线溶液,所述伺服电机7为转动棍1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伺服电机7工作,其输出轴通过固定轴承带动主动带轮8转动,所述主动带轮8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6转动,进而所述从动带轮6转动带动所述转动棍1转动;所述转动棍1的底辊面位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内且与纳米银线溶液接触,所述转动棍1的顶辊面贯穿覆盖板3的通孔301且其辊面位于覆盖板3顶面之上,故所述转动棍1在转动时其底辊面浸透纳米银线溶液,随着所述转动棍1的转动纳米银线溶液不断地粘附在所述转动棍1的辊面上;其待涂覆纳米银线的薄膜沿所述覆盖板3的板面滑动,故其转动棍1的顶辊面与该薄膜的底面相接触,随着转动棍1的转动其辊面上的纳米银线被涂覆在所述薄膜的底面上,该薄膜通过覆盖板1之后进行降温,其纳米银线即固化在所述薄膜的表层。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3上设置有两个防护板14,两个所述防护板14于所述通孔301的外侧平行设置。其中,所述防护板14用来规正薄膜的移动方向,防止薄膜移动时发生偏移进而保证转动棍1涂覆的纳米银线均匀且涂覆位置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3内的通孔301其横切面呈梯形。其中,所述通孔301的横切面设置为梯形便于转动棍1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进液管口201,所述进液管口201位于所述纳米银线储槽2侧壁的上半部分。其中,设置进液管口201与纳米银线储槽2上,以方便向纳米银线储槽2内添加纳米银线溶液。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3,所述覆盖板3的四角位置开有圆形盲孔302,所述固定柱4插接在所述圆形盲孔302内。其中,设置所述圆形盲孔302便于将固定柱4与覆盖板3进行插接固定,以正常支撑整个覆盖板3的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棍1内部设置有电源接口101和加热电阻丝104,所述加热电阻丝104与所述电源接口103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电阻丝104循环环绕设置于所述转动棍1的内部。其中,所述转动棍1内部设置加热电阻丝104在接通电源时对转动棍1进行加热。当纳米银线溶液涂覆在转动棍1上,因转动棍1的温度较高,故直接将粘附在转动棍1表面的纳米银线溶液中的水蒸发,故其纳米银线粘覆于转动棍1的辊面上,当转动棍1与覆盖板3上经过的pet薄膜接触时,因pet薄膜是刚挤出的薄膜故其温度较高,高于转动棍1上的温度,即转动棍1的顶辊面在与pet薄膜接触时,其表面的纳米银线薄膜受热融化直接贴附在所述pet薄膜上,之后pet薄膜在经过降温过程中,其纳米银线直接固化在所述pet薄膜的表面。且转动棍1的顶辊面与pet薄膜接触时,薄膜的温度部分传递给转动棍1故可使得转动棍1持续保持高温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底座9,所述底座10上固定设置有轴承座10,两个所述轴承座10分别与两个转轴5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支撑装置用来支撑固定转动棍的位置,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带有轴承座10的底座9作为支撑装置可以稳定的支撑所述转动棍1。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首先,其转动棍2的支撑装置结构不一致,实施例2的支撑装置的支撑稳定性更高;其次,实施例2的转动棍2内部设置有电热丝可对转动棍2进行加热,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加热介质进行加热,相对比来说,实施例2的加热更快速便捷。

本发明在使用时:

首先,通过进液口101向转动棍1内部加入热介质,增加转动棍1的温度或者是通过接通电源其加热电阻丝对转动棍1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其次,通过进液管口201将纳米银线溶液加入到纳米银线储槽2内,使其液面高于转动棍1的底辊面;再次,启动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转动会带动主动带轮8转动进而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6转动,所述从动带轮6带动转轴5和转动棍1进行转动;转动棍1转动时其底辊面浸在纳米银线溶液内,随着转动棍1的转动,其转动棍1的辊面上残留一层纳米银线溶液,又因转动棍1的温度较高,故直接将转动棍1表面的纳米银线溶液中的水蒸发,故其纳米银线粘覆于转动棍1的辊面上;当转动棍1与覆盖板3上经过的pet薄膜接触时,因pet薄膜是刚挤出的薄膜故其温度较高,高于转动棍1上的温度,即转动棍1的顶辊面在与pet薄膜接触时,其表面的纳米银线薄膜受热融化直接贴附在所述pet薄膜上(即纳米银线受热从转动棍1上脱离粘附在所述pet薄膜上),之后pet薄膜在经过降温过程中,其纳米银线直接固化在所述pet薄膜的表面。挤出的pet薄膜沿两个防护板14之间的覆盖板3移动,其防护板14保证pet薄膜移动时不倾斜错位,进而保证纳米银线涂覆准确。因转动棍1的顶辊面与pet薄膜接触时,薄膜的温度部分传递给转动棍1故可使得转动棍1持续保持加热状态而不会冷却。在使用过程中,其转动棍1的转速与pet薄膜的移动速度相同,可保证纳米银线涂覆均匀。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用且操作简便,在将纳米银线涂覆到薄膜时,其中转动棍直接滚动时将纳米银线溶液粘附在棍面上,辊面与薄膜转动接触时,其表面的纳米银线即涂覆到高温的薄膜上,薄膜降温后直接固化,进而将纳米银线固化在薄膜内部;本装置可将纳米银线一次性直接涂覆完成,无需再使用uv胶进行固化,节省时间且降低生产成本;且通过该方式涂覆纳米银线不会增加薄膜的厚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