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河道生态清淤底泥脱水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8625发布日期:2020-04-24 18:1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用于河道生态清淤底泥脱水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态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清淤底泥脱水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清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含水量、高污染泥浆。随着城市发展及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如何进行生态清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河道底泥环保疏浚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疏浚是削减河湖内污染源,减小河湖污染负荷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生态清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含水率清淤底泥,为了将清淤底泥中的泥水分离,在泥浆疏浚过程中需要投加絮凝剂,絮凝剂通过电中和吸附细小的泥土颗粒,使得细小的淤泥颗粒絮凝成团,泥水迅速分离,因此,精确控制絮凝剂的投加量对泥浆分离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生态清淤底泥脱水的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投加性能稳定的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清淤底泥脱水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清淤底泥脱水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配药罐、第一输药罐、第二输药罐和加药输送泵组;

所述配药罐的顶部设有配药仓,所述配药罐的顶部设有进药口和进水口,所述配药仓的底部设有螺杆推进器,所述配药仓底部的出料口与进药口通过配药管连接,所述进水口与外部的输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与配药管的出口分别通过混合管连通,所述配药罐的顶部中间设有配药搅拌器,所述配药搅拌器的搅拌轴伸入至配药罐内,所述配药罐上设有溢流管;

所述配药罐的底部一侧通过第一输药管与第一输药罐的进药口连接,所述第一输药罐底部的出药口通过第二输药管与第二输药罐连接,所述第二输药罐底部的出药口通过输料管与所述加药输送泵组连接,所述加药输送泵组的出料口与外部的河湖生态清淤底泥输泥管道连通以用于向输泥管道内加药,所述第一输药罐的顶部设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二输药罐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药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输药罐的内部,且该伸入段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输药罐的内侧上部以用于增强药剂溶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输药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输药罐的内部,且该伸入段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输药罐的内侧上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药仓的外侧底部设有振动器以用于避免配药仓堵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药仓底部设置的螺杆推进器上设有加热套以用于防止药剂在推进过程中受潮成团而堵塞配药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药罐的顶部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螺杆推进器、加药输送泵组、振动器、加热套电连接以用于控制螺杆推进器、振动器、加热套和加药输送泵组的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药输送泵组中泵的数量为2个,且每个泵并联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药罐的内壁及外壁形成凹凸面以用于罐内的液体与罐壁之间碰撞而充分溶解药剂。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在配药罐上设置的配药仓的底部设有螺杆推进器,可以根据疏浚泥浆的浓度来改进推进速度,无需人工投药操作,省时省力;在配药罐上设置的溢流管可以实时检测溢流位来停止配药,配药罐内的搅拌器充分保证絮凝剂的稀释和熟化。

2.在配药仓的外侧设有振动器,在药剂推进过程中振动使得粉状药剂能够顺利从配药仓漏入而进入螺杆推进器中,并且有效防止粉状药剂成团,使药剂在配置过程中更加分散,避免出现絮团而影响药剂效果。

3.配药罐的内壁及外壁形成凹凸面,以用于罐内的液体与罐壁之间碰撞而充分溶解药,提高药剂的溶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的平面图。

图中:

1、配药罐2、第一输药罐3、第二输药罐

4、控制箱5、配药搅拌器6、螺杆推进器

7、配药仓8、配药管9、输水管

10、第一输药管11、第一搅拌器12、第二搅拌器

13、第二输药管14、混合管15、加药输送泵组

16、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决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河道生态清淤底泥脱水的三联进溶加药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配药罐1、第一输药罐2、第二输药罐3和加药输送泵组15;

所述配药罐1的顶部设有配药仓7,所述配药罐1的顶部设有进药口和进水口,所述配药仓7的底部设有螺杆推进器6,所述配药仓7底部的出料口与进药口通过配药管8连接,所述进水口与外部的输水管9连接,所述输水管9与配药管8的出口分别通过混合管14连通,所述配药罐1的顶部中间设有配药搅拌器5,所述配药搅拌器5的搅拌轴伸入至配药罐1内,所述配药罐1上设有溢流管以用于实时检测溢流位来停止配药;

所述配药罐1的底部一侧通过第一输药管10与第一输药罐2的进药口连接,所述第一输药罐2底部的出药口通过第二输药管13与第二输药罐3连接,所述第二输药罐3底部的出药口通过输料管与所述加药输送泵组15连接,所述加药输送泵组15的出料口与外部的河湖生态清淤底泥输泥管道连通以用于向输泥管道内加药,所述第一输药罐2的顶部设有第一搅拌器11,所述第二输药罐3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器12。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输药管10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输药罐2的内部,且该伸入段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输药罐2的内侧上部以用于增强药剂溶解。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输药管13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输药罐3的内部,且该伸入段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输药罐3的内侧上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配药仓7的外侧底部设有振动器16以用于避免配药仓7堵塞。

进一步地说,所述配药仓7底部设置的螺杆推进器6上设有加热套以用于防止药剂在推进过程中受潮成团而堵塞配药仓7。

进一步地说,所述配药罐1的顶部设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与螺杆推进器6、加药输送泵组15、振动器16、加热套电连接以用于控制螺杆推进器6、振动器16、加热套和加药输送泵组15的运行。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加药输送泵组15中泵的数量为2个,且每个泵并联设置在所述输料管上。

进一步地说,所述配药罐1的内壁及外壁形成凹凸面以用于罐内的液体与罐壁之间碰撞而充分溶解药剂,且该凹凸面均匀分布在配药罐1的外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配药仓7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把手。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