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8739发布日期:2021-03-27 00:2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沥青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制造作为道路铺装材料的沥青混合物的沥青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2.沥青制造设备具备对新骨料(以下称为“新料”)进行加热的新料干燥机及将各装置层次状地堆叠而成的新料塔,所述各装置具有将通过该新料干燥机加热了的新料筛分、存储、计量、混合的功能。该新料塔是在安装了搅拌机的搅拌机架台上将在以可搬运的尺寸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机框内嵌入所述功能的新料计量单元、新料存储下部单元、新料存储上部单元及振动筛单元依次堆叠的结构,从而可在短时间内组装。
3.另外,近年来在沥青混合物制造工厂实现了因道路工程等而被挖起的沥青铺装废料(以下称为“废料”)的再利用,在新料塔的附近设置有对废料进行加热的废料干燥机以及向存储通过该废料干燥机加热再生的再生料的再生料存储箱、再生料计量槽及所述新料塔的搅拌机供给再生料的再生料供给手段,另外在工厂场地内追加设置包括废料的放置区等的大量设备。因此,在考虑到搬运车辆的移动路线、周边环境等的同时以新料塔为核心对所述设备等进行布置。
4.此外,在沥青混合物制造工厂中,存在需求量大的都市近郊、用于高速公路制造等的沥青混合物的年出货量达到10万吨以上的较大规模的工厂,另一方面在远离都市的地区等设置年出货量为5万吨以下的中小规模的工厂的情况较多,但在沥青制造设备的设置时,虽然工厂场地面积、场地形状及周边状况等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省空间、布置的灵活性、工期短、对周边环境的考虑、美观等也已经成为了普遍的主要的要求事项。
5.因此,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日本实开平6-6360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以往,将通过废料干燥机加热而生成的再生料向另置于地面上的再生料存储箱搬送而暂时存储,对从该再生料存储箱向新料塔的搅拌机搬送供给的情况进行改良,在高架台上安装废料干燥机及用于再生料暂时存储的再生料存储箱,从而将由该再生料存储箱供应的再生料直接搬送至新料塔的搅拌机。由此,不再需要以往另置的再生料存储箱而实现省空间化,并且进一步地提出了通过使高架台横跨供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进入的进入通路而配置,实现更省空间化的沥青制造设备。
6.另外,在日本特开2015-22759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为如下结构:使以往配置于新料塔侧的搅拌机接近于再生料塔侧而配置,并且分别在该搅拌机的正上方配置再生料计量槽、在该再生料计量槽的正上方配置再生料存储箱,从该再生料存储箱供应的再生料经由正下方的再生料计量槽通过自重落下而投入到搅拌机。由此,通过不需要将再生料向搅拌机搬送的搬送装置而不再需要防止粘附用的重油的喷雾,可防止油烟、臭气的产生,并且也可防止搬送装置周边的污损,提出了也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沥青制造设备。
7.另外,在日本特开2017-198041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将新料塔内建于再生料塔的高架台,将以往两个并排设置的高架台集成为一个,并且将高架台下方的四角的架台脚柱的间隔构成为至少搬运车辆能够从前后及左右方向进入的宽度,增加了搬运车辆的进入
路径的选择。由此,实现了省空间化,并且能够在考虑了工厂场地面积、场地形状及周边状况等的同时以搬运车的移动路线变得合适的方式安置内建有新料塔的再生料塔而适当地配置再生料塔,提出了考虑了节省空间及布置的灵活性的沥青制造设备。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3606号公报
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27598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9804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3.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4.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沥青制造设备中也存在如下问题点:伴随着将新料塔内建于再生料塔的高架台而将以往两个并排设置的高架台集成为一个,结构稍微复杂化,新料塔的单元化也困难,组装工期变长。从在沥青制造设备的设置时被要求的省空间、布置的灵活性、工期短、对周边环境的考虑及美观等出发,希望进一步改良。
15.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实现在设备设置时的节省空间、工期的缩短并具有灵活性的沥青制造设备。
16.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沥青制造设备中,具备将能够利用车辆搬运的尺寸的长方体形状的新料计量单元、新料存储下部单元、新料存储上部单元及振动筛单元依次堆叠而成的新料塔、在该新料塔的附近对废料进行加热的废料干燥机、存储通过该废料干燥机加热再生的再生料的再生料存储箱、以及再生料计量槽,所述沥青制造设备将计量后的再生料混入于新料而制造沥青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料存储箱和再生料计量槽以分割形成为再生料计量单元、再生料存储下部单元、再生料存储中间单元及再生料存储上部单元的方式形成再生料塔,使所述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的至少相同层次的单元的高度尺寸形成得相同,并且在安装有搅拌机的搅拌机架台上使所述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的各单元的长边部彼此对向地连结配置而形成一体构造。
18.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沥青制造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将安装于所述搅拌机架台的搅拌机配置于俯视下的搅拌机架台的中央位置,将新料计量槽和再生料计量槽并排配置于所述搅拌机的正上方。
19.另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沥青制造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再生料塔的侧部并排设置与再生料塔相同高度的高架台,在该高架台的上部安装所述废料干燥机,并且在该废料干燥机正下方的空间在与所述废料干燥机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对新料进行加热的新料干燥机。
20.发明效果
21.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沥青制造设备,由于将再生料存储箱和再生料计量槽以分割形成为再生料计量单元、再生料存储下部单元、再生料存储中间单元及再生料存储上部单元的方式形成再生料塔,使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的至少相同层次的单元的高度尺寸形成得相同,并在搅拌机架台上使所述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的各单元的长边部彼此对向地
连结配置而形成一体构造,因此,在将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紧密接触的状态下组装为一体而实现在设备设置时的省空间化,并且通过使所述各塔均为单元结构,也能够期待高效地组装而缩短工期。
22.另外,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沥青制造设备,由于将安装于所述搅拌机架台的搅拌机配置于俯视下的搅拌机架台的中央位置,在所述搅拌机的正上方将新料计量槽与再生料计量槽并排设置,因此,也能够在搅拌机架台下方的前后或者左右方向的任一个中选择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的进入通路,能够以搬运车辆的移动路线变得适合的方式布置设备。
23.另外,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沥青制造设备,由于在所述再生料塔的侧部并排设置与再生料塔相同高度的高架台,在该高架台的上部安装所述废料干燥机,并且在该废料干燥机正下方的空间将对新料进行加热的新料干燥机配置于与所述废料干燥机大致正交方向上,因此,能够有效地活用废料干燥机正下方的死区来配置新料干燥机,可期待设备进一步地省空间化。
附图说明
24.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沥青制造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主视图。
25.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沥青制造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右视图。
26.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沥青制造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后视图。
27.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沥青制造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俯视图。
28.图5是示出将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的各单元分离的状态的参考立体图。
29.标号说明
30.1沥青制造设备;2搅拌机架台;4搅拌机;5新料塔;6再生料塔;8新料计量槽;9新料计量单元;10新料存储箱;11新料存储下部单元;12新料存储上部单元;13振动筛;14振动筛单元;16再生料计量槽;17再生料计量单元;18再生料存储箱;19再生料存储下部单元;20再生料存储中间单元;21再生料存储上部单元;22架台脚柱(搅拌机架台);23高架台;26、30垂直搬送装置;27废料干燥机;29新料干燥机;32袋式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在本发明的沥青制造设备中具备新料塔,该新料塔是将在机框内内装有新料计量槽的新料计量单元、内装有新料存储箱下部的滑槽部、排出门等的新料存储下部单元、内装有新料存储箱上部的新料存储上部单元及内装有振动筛的振动筛单元依次堆叠而成,所述机框是具有能够利用挂车等车辆在公路上搬运的长度、宽度、高度尺寸,且能够照原样堆叠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机框。
32.另外,具备在所述新料塔的附近对废料进行加热再生的废料干燥机、存储通过该废料干燥机加热再生的再生料的再生料存储箱、以及再生料计量槽。其中,所述再生料存储箱和再生料计量槽以分割形成为再生料计量单元、再生料存储下部单元、再生料存储中间单元及再生料存储上部单元的方式形成再生料塔。
33.另外,使所述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的至少相同层次的单元的高度尺寸形成得大致相同,并且在安装有搅拌机的搅拌机架台上使所述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的各单元的长边部彼此
对向地连结配置而形成一体构造。
34.由此,使新料塔与再生料塔在无间隙地紧密接触的状态下一体地组装,实现了在设备设置时的省空间化,并且各层次的地板遍及连结了的新料塔与再生料塔而形成为平面,在操作员等能够轻松地在各塔间来回走动而形成使用性良好的设备之上,也增加了设备的整体感而能够期待美观性的提高。
35.另外,优选在所述搅拌机架台下方的四角具备架台脚柱,使各架台脚柱的间隔构成为至少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能够从前后及左右方向进入的宽度,并且将安装于所述搅拌机架台的搅拌机配置于俯视下的搅拌机架台的大致中央位置,从而无论所述搬运车辆的进入通路为前后及左右方向中的哪一个均能够收货,在所述搅拌机的正上方将所述新料塔的新料计量槽及所述再生料塔的再生料计量槽排列配置即可。由此,能够使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的进入通路的选项增加,并能够以搬运车辆的移动路线变得合适的方式布置设备。
36.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再生料塔的侧部并排设置与再生料塔相同高度的高架台,在该高架台的上部安装所述废料干燥机,将该废料干燥机下游侧的材料排出口配置为面向所述再生料塔的再生料存储箱的上部投入口,并且在所述废料干燥机正下方的地上空间将对新料进行加热的新料干燥机配置于与所述废料干燥机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即可。由此,能够有效地活用废料干燥机正下方的死区来配置新料干燥机,能够期待设备的进一步的紧凑化及省空间化。此外,也能够在所述新料干燥机的上方进一步设置袋式过滤器,在该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地省空间化。
37.并且,在设置设备时,预先在设备制造工厂制造好构成所述新料塔及再生料塔的各单元。此时,由于所述各单元设计为能够利用挂车等车辆搬运的尺寸,因此照原样以单元为单位运送至设置现场。接下来,在横跨设置于设置现场的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的进入通路而设置搅拌机架台之后,在该搅拌机架台上,使从工厂运入的新料塔及再生料塔的各单元的长边部彼此对向地连结配置而组装为一体构造。
38.像这样,由于所述新料塔及再生料塔将均为能够利用车辆搬运的尺寸的单元以在搅拌机架台上使各自的长边部彼此对向地连结配置的方式形成一体构造,因此,将新料塔与再生料塔紧凑地组装而实现设备的省空间化,并且通过所述各塔均为单元结构而高效地组装,也能够期待工期缩短。另外,通过以单元为单位运送至设置现场,可期待误送、短缺等的不良情况的发生也减少。
39.另外,例如在使用于高速道路等的制造的情况下,在随着道路的延伸而搬迁设备时,能够在以单元为单位解体之后照原样搬送至下一个设置现场并以所述同样的方式组装而构筑,能够花费较短的时间容易地再构筑而优选。
40.【实施例】
41.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42.图中的1是制造作为道路铺装材料的沥青混合物的沥青制造设备,横跨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t的进入通路而设置搅拌机架台2,在该搅拌机架台2上部的方形平板状的基部3并排设置搅拌机4、由后述的多个单元构成的新料塔5及再生料塔6。
43.所述新料塔5将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机框内内装有新料计量槽8的新料计量单元9、内装有形成新料存储箱10的新料存储箱下部10a的新料存储下部单元11、内装有
新料存储箱上部10b的新料存储上部单元12及内装有振动筛13的振动筛单元14向上方依次堆叠而形成为由四个层次构成的塔形状,所述机框为能够利用挂车等车辆在公路上进行搬运的长度、宽度、高度尺寸,且能够照原样堆叠的机框。
44.另一方面,所述再生料塔6与上述相同地将在能够利用挂车等车辆搬运的尺寸且能够堆叠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机框内内装有再生料计量槽16的再生料计量单元17、内装有形成再生料存储箱18的再生料存储箱下部18a的再生料存储下部单元19、内装有再生料存储箱中间部18b的再生料存储中间单元20、内装有再生村存储箱上部18c的再生料存储上部单元21向上方依次堆叠,与所述新料塔5同样地形成为由四个层次构成的塔形状。
45.如上所述,所述新料存储箱10(10a、10b)及再生料存储箱18(18a、18b、18c)分割形成为多层并分别内装于各自的单元,在各分割位置具备凸缘部,并在该凸缘部具备密封垫等,在各单元连结时无间隙地紧密接触而成为无泄漏等的结构。
46.另外,使所述新料塔5与再生料塔6的至少相同层次的单元的高度尺寸形成得相同,并且在所述搅拌机架台2上部的基部3上使所述新料塔5与再生料塔6的各单元的长边部彼此对向地连结配置,在本实施例中以在俯视下成为大致正方形的方式形成为一体构造。
47.由此,将所述新料塔5与再生料塔6无间隙地组装为一体,实现了设备设置时的省空间化,并且各层次的地板遍及连结了的新料塔5与再生料塔6而成为平面,形成在维修保养等中使用方便的设备。另外,也实现机框的一部分共通化,易于设计、制造,也可期待成本降低。
48.在所述搅拌机架台2下方的四角具备架台支承用的架台脚柱22,使各架台脚柱22的间隔构成为至少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t能够从前后及左右方向进入的宽度,并且将在所述搅拌机架台2上部的基部3上安装的搅拌机4配置于俯视下的搅拌机架台2上部的基部3的中央位置,以使所述搬运车辆t的进入通路无论为前后或左右方向中的任一个均能够合适地进行收货,在所述搅拌机4的正上方将内装于所述新料计量单元9的新料计量槽8与内装于所述再生料计量单元17的再生料计量槽16并排配置。
49.由此,如图4所示,能够将向所述搅拌机架台2下方进入的搬运车辆t的进入通路选择为前后或左右方向中的任意一个,例如,向难以确保搬运车辆t的移动路线的工厂场地的角落等也能够较简单地配置设备,提高了设备的布置的自由度、灵活性等。
50.另外,在所述再生料塔6的侧部并排设置与再生料塔6相同高度的高架台23。该高架台23由从所述再生料塔6的顶部向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基板体24a及将该基板体24a的自由端部从地面支承的脚柱25构成,成为在所述基板体24a的下方形成有间隙空间的结构。
51.在所述高架台23的侧部具备垂直搬送装置26,将对从该垂直搬送装置26供给的废料进行加热再生的废料干燥机27安装于所述高架台23的基板体24a上。所述废料干燥机27的下游端部的材料排出口面向所述再生料存储箱18的上部投入口,配置为能够使从所述废料干燥机27排出的再生料通过自重落下而直接投入所述再生料存储箱18内。如图所示,在所述废料干燥机27与再生料存储箱18的连结部,以覆盖所述连结部的方式具备大致圆筒形状的烟道28,利用另外配置的烟道(未图示)将烟道28上部与后述的袋式过滤器连结。
5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所述基板体24a同样地,从新料塔5的顶部也向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有基板体24b,能够在该基板体24b上设置向所述废料干燥机27的燃烧器供给燃烧用空气的鼓风机(未图示)等,并且减少雨滴向后述的配置于下方的袋式过滤器、新料干
燥机等滴落,能够提高保湿性而期待抑制结露。
53.另外,在所述高架台23的基板体24a安装的所述废料干燥机27正下方的地上侧空间,将对新料进行加热的新料干燥机29配置于与所述废料干燥机27正交的方向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废料干燥机27与新料干燥机29的方向以干燥机长度方向(材料流向)为基准。另外,设置有将通过所述新料干燥机29加热了的新料向所述新料塔5上层部的振动筛单元14内的振动筛13供给的垂直搬送装置30。另外,在所述新料干燥机29上方(新料干燥机29与基板体24a、24b的间隙)的空间经由架台31设置作为集尘机的袋式过滤器32,与所述新料干燥机29通过烟道33连结。
54.由此,能够有效地活用所述废料干燥机27正下方的死区来配置新料干燥机29、袋式过滤器32,能够期待设备的进一步的紧凑化及省空间化。
5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与安装于所述新料塔5的振动筛13的长度方向(材料流向)平行并在其材料投入口侧设置高架台23,并在该高架台23上(与振动筛13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配置了所述废料干燥机27,因此如图2及图4所示,所述废料干燥机27的正下方从搬运车辆t的进入通路中排除,并将所述新料干燥机29配置于废料干燥机27正下方,由此,在实现了省空间化的同时也不会堵塞搬运车辆t的进入通路而成为更加合适的设备。
56.此外,所述高架台23的设置位置不必限定于上述位置,例如,也可以是与以往的专利文献1的装置同样地以横跨搬运车辆t的进入通路中的一个的方式在与所述振动筛1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并在该高架台23上配置所述废料干燥机27。
57.并且,在设置上述结构的沥青制造设备1时,预先在设备制造工厂制造好构成所述新料塔5的新料计量单元9、新料存储下部单元11、新料存储上部单元12和振动筛单元14及构成所述再生料塔6的再生料计量单元17、再生料存储下部单元19、再生料存储中间单元20和再生料存储上部单元21。此时,所述各单元设计并制造为能够利用挂车等车辆搬运的尺寸,且能够利用吊车等照原样堆叠的长方体形状。
58.接下来,在横跨设置于设置现场的沥青混合物的搬运车辆t的进入通路而设置了搅拌机架台2之后,在该搅拌机架台2上,使从设备制造工厂运入的新料塔5和再生料塔6的所述各单元的长边部彼此对向地连结配置而组装为一体构造。
59.接下来,在所述再生料塔6的侧部并排设置高架台23,在该高架台23上安装废料干燥机27,另一方面在该废料干燥机27的正下方的地上空间配置新料干燥机29、袋式过滤器32。并且,设置废料供给用的垂直搬送装置26、新料供给用的垂直搬送装置30等而完成设备的设置。
60.像这样,通过上述沥青制造设备1,将新料塔4与再生料塔5紧凑地安装而实现设备的省空间化,并且通过使所述各塔均为单元结构而高效地组装,也能够期待工期缩短。此外,如果与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专利文献1的沥青制造设备相比,能够将设备的设置面积抑制到约7成左右而实现省空间化,并且能够将工期也缩短到约7成左右。
61.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62.本发明能够广泛利用于能够制造在新料中混入了再生料的沥青混合物的沥青制造设备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