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恶臭污染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使用生物填料对恶臭气体进行除臭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恶臭污染问题被越来越广泛关注,对恶臭污染的投诉数量也居各类污染问题投诉的前列。在上述背景下,除臭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相比化学法、物理吸附法和屏蔽法而言,生物除臭因其操作简单、运行费用较低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恶臭处理的主流工艺。
目前常见的生物除臭装置如图1所示,臭气从进风口送入壳体底部的静压配风室内分散,从下而上通过设置在填料支撑上的生物填料层,净化后的气体从壳体顶部的出风口排出,为提高生物填料层内的湿度和保证微生物的活性,在生物填料层顶部的壳体内设有多个喷头,向生物填料层顶部喷水以保持填料的湿润。
这样的生物除臭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1、由于生物除臭的特性,需要足量的生物填料层,当臭气处理量较大时,所需的生物填料层的面积也相应增大,且为保证足够的处理效果,需要更多的生物填料层,势必会增加横向的占地面积,从而限制其规模使用;2、生物填料层是由不同大小尺寸的填料顺次填充而成,较大尺寸的填料填充在底部,较小尺寸的填料填充在上部,而且需要在现场混合填充,工作量较大,而且由于面积大,填充时难免会直接踩踏在填料上,无法保证填充后的生物填料内部不会出现短路、破碎而导致局部阻力过大的现象,气流分配势必不均匀,从而造成臭气处理效果的下降。而且现场无法准确判断发生短路或阻塞的位置,不能有效处理;3、由于喷头设置在生物填料层上方,直接向生物填料层顶部足量喷水,容易将生物填料层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冲刷走,导致生物填料层上部不宜附着微生物;但喷水过小则会导致喷淋不均匀,局部干燥,影响微生物生长;4、现有的生物除臭装置在运行时,是无法判断整个填料层内各处的微生物的长势的,只能根据处理效果变化决定是否需要停机挖出填料检测,而且在挖掘填料时,势必会踩踏填料层而造成填料的破损、压实,形成板结,影响后续的处理效果,而频繁更换填料也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快速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生物除臭装置,可以有效节约占地面积,而且容易检测和更换出现故障的部分填料,维修和处置方便,运行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生物除臭装置,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若干层粒径不同的生物填料,在所述壳体内的两侧分别设有静压配风室和出风配风室,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静压配风室顶部,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配风室上,在静压配风室和出风配风室之间从下至上叠放设置至少两个填料框层,每个填料框层内水平设置若干个填料框,所述生物填料分别纵向填充在填料框内,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的各层填料框内的生物填料的粒径相同;在每个填料框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带喷头的喷淋水管。
在静压配风室和出风配风室之间设置多个叠放的填料框层,在每个填料框层内水平设置多个填料框,在填料框内分别设置纵向的生物填料,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的各填料框内的生物填料粒径相同,相当于将原有的水平设置的不同粒径的生物填料竖起来使用,这样臭气可以水平的从叠放的多个填料框一侧同时进入,经过处理后的气体从填料框的另一侧排出,明显减少了臭气处理装置在水平方向的占地,充分利用高度空间实现足够臭气处理效果,从而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由于在每个填料框内单独设置了喷头和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分别有效保证每个填料框内的生物填料的湿度,以及有效对每个填料框内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当发现因阻塞或短流造成的温湿度变化后,可以通过更换出现问题的单个填料框进行快速处理,既无需一次性整体更换全部填料,也不会在更换过程中对其他框体内的生物填料造成踩踏,维修和处置方便,长期运行成本更低。
沿所述静压配风室至所述出风配风室方向,在所述填料框内的各所述生物填料的粒径依次变小。靠近静压配方室一侧的生物填料的粒径较大,方便臭气进入,靠近出风配风室一侧的生物填料的粒径较小,便于微生物充分附着,确保净化除臭的效果。
在所述填料框上方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活动的填料装卸口封板。填料框可以逐个通过填料装卸口填充进入壳体内,封板活动设置,方便维修和处置。
所述填料框包括框架和分别设置在框架上的格网,所述喷头设置在框架内的上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框架内的下部。格网可以起到阻隔填料外泄的作用,且不影响气体的扩散,方便事先在填料框内装填纵向排列的各填料层,喷头设置在上部可以有效向下喷水湿润填料层,设置在底部的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喷水后的填料状态,有利于快速识别和判断出现问题的填料框。
所述喷淋水管沿所述框架内侧边缘设置,且在所述框架顶面上设有管道接口。水管沿框架边缘设置,不会干涉填料的填充,而且管道接口方便快速连接相邻填料框的喷淋水管和外界水源,便于模块化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方便维修和更换,有效保持各处的生物填料处于均匀的状态,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生物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去除格网后的框架顶部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去除格网后的框架顶部朝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填料装卸口部的结构示意图;
1、壳体,2、静压配风室,3、进风口,4、填料支撑,5、生物填料,6、出风口,7、喷头,8、填料框,9、出风配风室,10、格网,11、喷淋水管,12、温湿度传感器,13、管道接口,14、填料装卸口,15、封板,16、温湿度传感器接线,17、框架,18、第一填料层,19、第二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2-5,为一种新型生物除臭装置,包括设有进风口3、出风口6的壳体1,在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静压配风室2和出风配风室9,进风口3设置在静压配风室2的顶部,出风口6设置在出风配风室9的顶部,在静压配风室2和出风配风室9之间叠放设置三层填料框层,每个填料框层包括两个内部填充生物填料5的填料框8,生物填料5的粒径不同,按照相同粒径纵向填充在填料框8内,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的各填料框8内的生物填料5的粒径相同。沿静压配风室2至出风配风室9方向,填料框8内的生物填料5的粒径依次变小。以最上面一层填料框层为例,包含了两个内部填充生物填料的填料框8,靠近静压配风室2一侧的填料框8内纵向设置了第一填料层18和第二填料层19,其中第一填料层18的填料粒径大于第二填料层19的填料粒径。靠近出风配风室9一侧的填料框8内纵向设置了两层与第二填料层19的填料粒径不一致的填料,也可以根据净化除臭的需要,统一设置填料粒径与第二填料层19的填料粒径相同的填料。
在每个填料框8内设有带喷头7的喷淋水管11以及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2。壳体1顶部设有填料装卸口14,通过活动设置的封板15封闭,若需要更换或装卸填料框8,可以打开封板。
填料框8包括框架17和设置在框架17上的格网10。框架17可以设置为正方体或长方体框架结构,通过角钢或合金型材组合而成,为避免两个填料框相邻部位出现填料流失或短流,框架17的边缘向外延伸,格网10设置在框架17边缘内部,起到封闭框架内的作用。喷头7设置在框架17内的上部,从框架17的边缘向中部延伸。喷淋水管11沿框架17内侧边缘设置,且在框架17顶面上设有管道接口13,用于连接相邻框架17上的喷淋水管11或连接外界水管,同时接头也可以在组装两个框架时起到定位作用。最上层的填料框8的喷淋水管11穿过封板15与外界水源连接,温湿度传感器12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接线16将信号传输出壳体1外。
将静压配风室2和出风配风室9设置在叠放的多个填料框8的两侧,臭气水平扩散通过生物填料5进行除臭处理,填料框8叠放可以充分利用高度空间,减少水平方向的占地,而且每个填料框8内单独设置喷头7和温湿度传感器12,用于单个框体内保持生物填料的湿度以及有效检测,当出现阻塞或短流时,可以通过更换某个填料框进行处理,无需整体更换,也不会对其他框体内的生物填料造成踩踏,维修和处置方便,长期运行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装置的安装方式是:①、先在填料框内填充生物填料,可以按照每个粒径下生物填料5的纵向宽度分别插入围板,然后在围板两侧填充不同粒径的生物填料5后,抽出围板,保证形成的填料层为不同粒径生物填料5按纵向设置而成;②、然后根据管道接口13定位将多个填料框8叠放起来放置在壳体1的底板上,并确保喷淋水管11顺序连通,在确定填料框的尺寸后,将壳体1的各个侧面围板逐个固定形成围蔽成型的壳体1,并在填料框两侧设置好静压配风室2和出风配风室9,③、最后在填料框8上方的壳体1上设有活动的填料装卸口14的封板15,将温湿度传感器接线16引出连接控制器,将穿过封板14的喷淋水管11连接外界水源。
在使用中,如果发现某个填料层出现问题,可以拆卸封板15,将问题填料框8取出维修或直接更换,使用和维护较为便捷。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