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7783发布日期:2020-03-27 20:1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背景技术:

试管是一种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常用作一些试剂的反应容器或样本的盛具。

现有技术中,试管一般会放在试管架中,有时一些实验室需要用到大量的试管,此时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批量的搬取,方能满足实验室试管需求。

然而,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实验室在需要大量的试管时,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而该试管的搬运过程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从而对搬运工作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的试管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包括:试管架、安装柱和移动结构,所述试管架架设在两根所述安装柱之间,所述移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柱的底端;其中,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支座、让位柱和辊轮,所述支座内部中空,且沿所述支座的内周面设有一圈滑口,所述滑口与所述支座内部连通;所述让位柱内部中空,且所述让位柱竖直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上表面,所述让位柱的顶端固接在所述安装柱的底端,所述让位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让位口,所述让位口与所述滑口为连通状态;沿所述辊轮轴线穿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地设有两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环形凹槽均位于所述滑口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试管车的设置,若干试管可直接放置在该试管车上的试管架内,当需要搬运试管时,可直接通过移动结构将辊轮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试管车为可移动状态,此时直接推动试管车进行试管的搬运即可,以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搬运时间。

可选地,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座外周面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圆形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设置与螺纹通孔对应的螺丝,从而将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支座上,以限制转轴的转动,使其不会影响到试管车的移动方向。

可选地,在两根所述安装柱之间固接有一根加强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连杆的设置,可使两安装柱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以增强试管车的使用强度。

可选地,所述转轴上设有一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呈倒v型设置,且所述加固架的两端固接在靠近所述环形凹槽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架的设置,使转轴与该加固架形成一三角形的整体结构,从而增加了转轴的强度,使转轴不易断裂或弯折。

可选地,两根所述让位柱的外侧壁上还对称地开设有两圆孔,两所述圆孔与所述让位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圆孔对应的螺丝,使螺丝穿过圆孔与转轴螺纹连接,从而会将辊轮架空,使其离开地面。

可选地,所述支座的上表面上对称地设有两根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柱底端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的设置,增加了支座与安装柱之间的连接结构,以提高了支座与安装柱之间的结构强度,使试管车的重力能够得到充分的承载,从而减轻两让位柱的承载力。

可选地,所述加强柱与所述让位柱之间设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的设置,使支座与安装柱之间形成封闭结构,从而保护辊轮不易被人为拆卸或破坏。

可选地,所述支座的下表面粘接有一层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使支座不会直接接触地面,从而让地面不会对支座形成摩擦,以使得支座长时间使用不易被磨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可以将若干试管可直接放置在该试管车上的试管架内,当需要搬运试管时,可直接通过移动结构将辊轮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试管车为可移动状态,此时直接推动试管车进行试管的搬运即可,以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搬运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支座与让位柱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管架;11-放置孔;2-安装柱;3-移动结构;31-支座;311-滑口;312-圆通孔;32-让位柱;321-让位口;322-圆孔;33-辊轮;331-转轴;3311-螺纹孔;332-环形凹槽;333-加固架;4-螺丝;5-加强连杆;6-加强柱;7-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包括试管架1,安装柱2和移动结构3。如图1所示,试管架1为一实心的长方体,其上表面间隔开设多个圆柱形的放置孔11,该放置孔11即可用于放置试管。安装柱2为一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此处设有两根,其分别竖直安装在试管架1的两端,以用于支撑试管架1。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室用的试管车的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支座与让位柱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两安装柱2的底端均设有移动结构3,具体为:移动结构3包括支座31、让位柱32和辊轮33。支座31为一有一定厚度的圆环,其内部中空设置,沿支座31的内周面开设有一圈滑口311,该滑口311为一环形闭合的矩形通口,其与支座31的内部相连通。让位柱32为一内部中空的矩形柱体,此处设有两根,其均竖直设置在支座31的上表面,且两让位柱32于支座31上对称设置,两让位柱32的顶端均与安装柱2的底端固接。于两让位柱32内侧的侧壁上,分别竖直开设有一让位口321,该让位口321为一矩形通口,两让位口321均与滑口311连通设置。辊轮33上设有一转轴331,该转轴331为一圆柱轴,位于辊轮33的轴线上,辊轮33则位于该转轴331的中心处,且与转轴331转动连接。转轴331靠近两端的周面上,均内凹设有一圈环形凹槽332,且该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转轴331通过该环形凹槽332水平设置在支座31上,此时转轴331刚好沿支座31的直径设置,转轴331的两端均位于支座31的内部,环形凹槽332则位于滑口311处,且刚好与滑口311形成卡合,使转轴331两端不会于支座31中掉出,此时辊轮33则位于支座31的圆点处。两安装柱2底端的移动结构3均相同设置。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通过移动结构3的设置,使得试管车为可移动式,当需要移动试管车时,可将转轴331于支座31中调节至与两让位柱32之间的垂线垂直的位置,此时辊轮33会将支座31架离地面,推动试管车,即可实现试管车的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抬起安装柱2,沿支座31的滑口311转动转轴331,直到转轴331的两端位于两让位口321与滑口311的连通处,此时可将转轴331沿两让位口321提至两让位柱32之间,再将安装柱2放下,此时支座31则与地面直接接触,辊轮33也与地面接触,而试管车则通过支座31放置在该指定位置。

图6为辊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为了使试管车在移动过程中,转轴331不会于支座31中转动,以影响试管车的移动方向,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转轴331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开设一螺纹孔3311。当转轴331与让位柱32垂直时,于支座31外周面上对应螺纹孔3311的位置处,分别开设一圆通孔312,该圆通孔312与螺纹孔3311相连通,此时于圆通孔312与螺纹孔3311中分别穿设一螺丝4,该螺丝4与螺纹孔3311为螺纹连接。通过螺丝4与圆通孔312的设置,可将转轴331的两端固定在支座31上,从而限制了转轴331的转动,使其不会影响到试管车的移动方向。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使两安装柱2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两安装柱2之间固接一加强连杆5,该加强连杆5位于试管架1的下方,且两端分别与两安装柱2垂直焊接设置。

如图2和图6所示,由于转轴331上内凹设有环形凹槽332,所以导致转轴331的该部位较细,而试管车在移动时,则靠转轴331支撑,又因为环形凹槽332与支座31为直接接触,所以试管车的重力会通过滑口311直接施加在转轴331的环形凹槽332处,长时间使用,转轴331容易变弯或断裂。此处为了加强转轴331的强度,可进一步设置为:于转轴331上设置一加固架333,该加固架333为一由两根长杆呈倒v型焊接而成的架体,其两端固定在转轴331靠近环形凹槽332的位置处。通过加固架333的设置,使转轴331与该加固架333形成一三角形的整体结构,从而增加了转轴331的强度,使转轴331不易断裂或弯折。

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在下雨时,使雨水不会冲刷到辊轮33,从而造成转轴331与辊轮33转动连接处的生锈,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两让位柱32的中心处,分别开设一圆孔322,该圆孔322与让位柱32内部相连通,当转轴331提至螺纹孔3311与圆孔322同轴线时,穿设一螺丝4。通过圆孔322与螺丝4的设置,使螺丝4穿过圆孔322与转轴331螺纹连接,从而会将辊轮33架空,使其离开地面,以致于在下雨时,雨水不会冲刷到辊轮33。

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的支撑强度,从而能够减轻两让位柱32的承载力,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支座31的上表面竖直对称设置一对加强柱6,该加强柱6为一矩形柱体,其顶端均与安装柱2的底端固接。两加强柱6之间的垂线与两让位柱32之间的垂线相垂直。通过加强柱6的设置,增加了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的连接结构,以提高了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的结构强度,使试管车的重力能够得到充分的承载,从而减轻两让位柱32的承载力。

为了防止人为对辊轮33进行破坏或拆卸,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让位柱32与加强柱6之间均设置一层防护网7,该防护网7为铁丝网。通过防护网7的设置,使支座31与安装柱2之间形成封闭结构,从而保护辊轮33不被拆卸或破坏。

为了减少支座31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从而使支座31长时间使用不易被磨坏,此处可进一步设置为:于支座31的下表面上,粘接一层橡胶垫。通过橡胶垫的设置,使支座31不会接触地面,从而让地面不会对支座31形成摩擦,以致于支座31长时间使用不易被磨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需要移动试管车时,可按上述结构和位置关系将转轴331调节至支座31上,之后用螺丝4将转轴331固定在支座31中,此时推动试管车,即可对试管车进行移动;当试管车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把转轴331于支座31中解除固定,再将转轴331调节至两让位柱32之间以使辊轮33架空,通过螺丝4固定转轴331。

采用本实施例,通过该试管车的设置,当支座31直接与地面接触时,试管车可用来放置试管,当需要搬运试管时,只需将支座31中的辊轮33调节至与地面接触,使试管车处于可移动状态,再推动试管车即可。此处还可根据试管的数量来设置安装柱2的长度以及对应的试管架1的数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