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1408发布日期:2019-11-19 21: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升高,国内外许多地区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愿景,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离不开建筑的新旧更替,邻近或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建筑在拆除时会产生许多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不够严格,普遍是直接运送至郊外进行掩埋,不仅会减少耕地,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明显有智慧城市相悖。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098208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支架及两个破碎轮,所述的壳体包括上下固定连通的进料斗及破碎箱,所述的两个破碎轮间隙配合并设置于所述的破碎箱内,两个破碎轮分别对应有驱动电机一,两个所述的驱动电机一的壳体均固定在破碎箱外壁,两个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分别穿过破碎箱开设的穿孔与对应的破碎轮同轴固接,破碎箱下方固定有支架,所述的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倾斜板、驱动电机二、水箱以及吸风机,所述的进料斗内设置有倾斜板,所述的倾斜板中间位置通过转轴杆与进料斗内壁转动连接。但是现有的垃圾处理装置还存在着垃圾中含有废液处理时容易发生污染,不具备智能处理功能和缺少垃圾导出处理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垃圾处理装置存在着垃圾中含有废液处理时容易发生污染,不具备智能处理功能和缺少垃圾导出处理功能的问题。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防滑垫,支撑腿,固定螺栓,垃圾处理机壳,进料传感器,垃圾入斗,垃圾流量传感器,驱动电机,主动带轮,粉碎齿轮,轮轴,从动带轮,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和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所述的防滑垫分别横向胶接在支撑腿的底部;所述的支撑腿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垃圾处理机壳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进料传感器分别螺钉连接在垃圾入斗的内部上侧左右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垃圾入斗螺纹连接在垃圾处理机壳的顶部中间位置进口端;所述的垃圾流量传感器分别螺钉连接在垃圾入斗的内部下侧前后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分别螺栓安装在垃圾处理机壳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前端键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的粉碎齿轮分别通过轮轴安装在垃圾处理机壳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带轮分别键连接在轮轴的前端;所述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v带传动连接设置;所述的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设置在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的下端;所述的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设置在垃圾处理机壳的下部;所述的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设置在垃圾处理机壳的左下侧;所述的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包括u型挂座,u型导流座,镂空板,拉手,铁质杂质吸附片和翼形螺钉,所述的u型挂座分别螺钉连接在u型导流座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镂空板插接在u型挂座之间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手螺钉连接在镂空板的底部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铁质杂质吸附片分别横向通过翼形螺钉安装在镂空板的底部左前侧中间位置以及镂空板的底部右前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包括滤液网,集液斗,导流管,异味吸附芯,集液罐和提手,所述的滤液网螺钉连接在集液斗的内部上端;所述的集液斗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导流管的上端;所述的异味吸附芯纵向螺钉连接在导流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集液罐螺纹连接在导流管的下端;所述的提手分别螺钉连接在集液罐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包括数据显示屏,智能主机,报警器,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开关,电路板和主控箱,所述的数据显示屏横向焊接在电路板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智能主机横向螺钉连接在电路板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报警器螺钉连接在电路板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和控制开关分别螺钉连接在电路板的正表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电路板纵向螺钉连接在主控箱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u型导流座螺钉连接在垃圾处理机壳的底部出口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镂空板具体采用镂空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铁质杂质吸附片具体采用永久磁铁片,所述的铁质杂质吸附片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集液斗分别螺纹连接在u型导流座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出口端。

优选的,所述的滤液网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异味吸附芯具体采用纵截面为圆柱形的活性炭滤芯。

优选的,所述的集液罐具体采用透明pvc塑料罐。

优选的,所述的主控箱纵向螺钉连接在垃圾处理机壳的左下侧。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显示屏,报警器,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开关,进料传感器,垃圾流量传感器和驱动电机分别导线连接智能主机。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显示屏具体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所述的报警器具体采用有源蜂鸣器,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具体采用型号为hc-08的蓝牙模块,所述的控制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kcd1的开关,所述的进料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e3f-20l/20c1的对射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的垃圾流量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lwgy-4mm螺纹连接式传感器,所述的驱动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25w的减速电动机,所述的智能主机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48的pl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滤液网,集液斗,导流管,异味吸附芯,集液罐和提手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垃圾中含有废液处理时容易发生污染的问题,可对废液进行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挂座,u型导流座,镂空板,拉手,铁质杂质吸附片和翼形螺钉的设置,有利于及时将处理后的垃圾导出,以便进行二次处理。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数据显示屏,智能主机,报警器,无线传输模块,控制开关,电路板和主控箱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智慧城市的垃圾处理智能化程度,以便处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垫和支撑腿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防滑支撑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料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实时检测垃圾进入情况,避免出现垃圾堵塞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垃圾流量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实时检测垃圾进入流量,保证处理效率。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驱动电机,主动带轮,粉碎齿轮,轮轴和从动带轮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粉碎处理效率。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腿,固定螺栓和垃圾处理机壳的设置,有利于拆卸安装,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中:

1、防滑垫;2、支撑腿;3、固定螺栓;4、垃圾处理机壳;5、进料传感器;6、垃圾入斗;7、垃圾流量传感器;8、驱动电机;9、主动带轮;10、粉碎齿轮;11、轮轴;12、从动带轮;13、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131、滤液网;132、集液斗;133、导流管;134、异味吸附芯;135、集液罐;136、提手;14、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141、u型挂座;142、u型导流座;143、镂空板;144、拉手;145、铁质杂质吸附片;146、翼形螺钉;15、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151、数据显示屏;152、智能主机;153、报警器;154、无线传输模块;155、控制开关;156、电路板;157、主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智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防滑垫1,支撑腿2,固定螺栓3,垃圾处理机壳4,进料传感器5,垃圾入斗6,垃圾流量传感器7,驱动电机8,主动带轮9,粉碎齿轮10,轮轴11,从动带轮12,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13,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14和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15,所述的防滑垫1分别横向胶接在支撑腿2的底部;所述的支撑腿2分别通过固定螺栓3安装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进料传感器5分别螺钉连接在垃圾入斗6的内部上侧左右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垃圾入斗6螺纹连接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顶部中间位置进口端;所述的垃圾流量传感器7分别螺钉连接在垃圾入斗6的内部下侧前后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8分别螺栓安装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前端键连接有主动带轮9;所述的粉碎齿轮10分别通过轮轴11安装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从动带轮12分别键连接在轮轴11的前端;所述的主动带轮9和从动带轮12之间v带传动连接设置;所述的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13设置在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14的下端;所述的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14设置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下部;所述的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15设置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左下侧;所述的处理后垃圾过滤式导出板结构14包括u型挂座141,u型导流座142,镂空板143,拉手144,铁质杂质吸附片145和翼形螺钉146,所述的u型挂座141分别螺钉连接在u型导流座142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镂空板143插接在u型挂座141之间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手144螺钉连接在镂空板143的底部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铁质杂质吸附片145分别横向通过翼形螺钉146安装在镂空板143的底部左前侧中间位置以及镂空板143的底部右前侧中间位置,当垃圾经过垃圾入斗6开始进入垃圾处理机壳4内部时,会经过进料传感器5不断进行检测,同时经过垃圾流量传感器7进行流量检测工作,此时经过粉碎齿轮10和粉碎齿轮10之间的粉碎处理,即可将其排出,会不断落在镂空板143上面,此时经过铁质杂质吸附片145不断对铁质杂质进行吸附,以便更好的进行处理垃圾,废液通过镂空板143不断过滤出来,此时可以手持拉手144将镂空板143从u型挂座141之间拉出,以便及时将垃圾处理掉,可排至垃圾池。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废液处理防污染环保罐结构13包括滤液网131,集液斗132,导流管133,异味吸附芯134,集液罐135和提手136,所述的滤液网131螺钉连接在集液斗132的内部上端;所述的集液斗132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导流管133的上端;所述的异味吸附芯134纵向螺钉连接在导流管13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集液罐135螺纹连接在导流管133的下端;所述的提手136分别螺钉连接在集液罐135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废液经过滤液网131滤杂后,再次经过集液斗132进入导流管133内部,通过异味吸附芯134进行吸附处理后进入集液罐135内部暂存,可避免污染环境,手持提手136将集液罐135取下,可便于进行清理,以避免环境污染。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操控箱结构15包括数据显示屏151,智能主机152,报警器153,无线传输模块154,控制开关155,电路板156和主控箱157,所述的数据显示屏151横向焊接在电路板156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智能主机152横向螺钉连接在电路板156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报警器153螺钉连接在电路板156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154和控制开关155分别螺钉连接在电路板156的正表面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电路板156纵向螺钉连接在主控箱157的内部中间位置,为了保证城市垃圾处理的智慧性,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54无线信号连接智能主机152,经过无线信号连接外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此时即可进行远程监控或者远程控制,通过数据显示屏151可实时显示数据,通过报警器153可进行报警工作,以便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提高智能操作程度。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导流座142螺钉连接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底部出口端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镂空板143具体采用镂空不锈钢板。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铁质杂质吸附片145具体采用永久磁铁片,所述的铁质杂质吸附片145设置有两个。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集液斗132分别螺纹连接在u型导流座142的底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出口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滤液网131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过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异味吸附芯134具体采用纵截面为圆柱形的活性炭滤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集液罐135具体采用透明pvc塑料罐。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控箱157纵向螺钉连接在垃圾处理机壳4的左下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数据显示屏151,报警器153,无线传输模块154,控制开关155,进料传感器5,垃圾流量传感器7和驱动电机8分别导线连接智能主机152。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数据显示屏151具体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所述的报警器153具体采用有源蜂鸣器,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154具体采用型号为hc-08的蓝牙模块,所述的控制开关155具体采用型号为kcd1的开关,所述的进料传感器5具体采用型号为e3f-20l/20c1的对射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的垃圾流量传感器7具体采用型号为lwgy-4mm螺纹连接式传感器,所述的驱动电机8具体采用型号为25w的减速电动机,所述的智能主机152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48的plc。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当垃圾经过垃圾入斗6开始进入垃圾处理机壳4内部时,会经过进料传感器5不断进行检测,同时经过垃圾流量传感器7进行流量检测工作,此时经过粉碎齿轮10和粉碎齿轮10之间的粉碎处理,即可将其排出,会不断落在镂空板143上面,此时经过铁质杂质吸附片145不断对铁质杂质进行吸附,以便更好的进行处理垃圾,废液通过镂空板143不断过滤出来,此时可以手持拉手144将镂空板143从u型挂座141之间拉出,以便及时将垃圾处理掉,可排至垃圾池,废液经过滤液网131滤杂后,再次经过集液斗132进入导流管133内部,通过异味吸附芯134进行吸附处理后进入集液罐135内部暂存,可避免污染环境,手持提手136将集液罐135取下,可便于进行清理,以避免环境污染,为了保证城市垃圾处理的智慧性,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54无线信号连接智能主机152,经过无线信号连接外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此时即可进行远程监控或者远程控制,通过数据显示屏151可实时显示数据,通过报警器153可进行报警工作,以便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提高智能操作程度。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