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1112发布日期:2019-11-19 21:1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温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恒温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

一般化工反应中,对外界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不同的温度、压力和药品用量很大关系,尤其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极大,一般的反应釜对温度的控制不是很好,尤其是使用发热管作为热源,其即使降低发热功率后,其余热仍会维持一定的时长,因此造成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的调节反应较慢,导致反应温度不适应,结果差别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恒温反应釜,其结构新颖,可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便使反应釜始终维持在较适宜的温度,提高反应速度及转化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反应釜,包括机架及固定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顶部敞开的桶体,所述桶体内壁顶部固定设有挡环,所述桶体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的底面抵持所述挡环的顶面,且所述桶盖侧壁与所述桶体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桶盖上设有投料斗及温度检测仪,所述投料斗的下料端贯穿所述桶盖、与所述桶体内部连通,所述温度检测仪的检测端贯穿所述桶盖、伸入所述桶体内部;所述桶体底部连通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桶体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桶盖之间通过轴承穿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顶部贯穿所述桶盖顶面、且端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桶盖顶面;

所述桶体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夹腔,所述夹腔靠近所述套筒轴线一侧的内壁固定设有多块横截面呈u型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底端延伸至所述夹腔的底面、顶端延伸至所述套筒的顶面,多块所述挡板绕所述套筒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各所述挡板内侧与所述夹腔靠近所述套筒轴线一侧的内壁形成加热室,各所述加热室内均设有发热管;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储水箱及抽水泵,所述储水箱的顶部与所述夹腔的侧壁底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夹腔的侧壁顶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连通设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伸入所述储水箱内、且端部靠近所述储水箱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设有多块搅拌叶,所述搅拌叶沿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搅拌叶呈网格板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设有多块搅拌叶,所述搅拌叶沿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搅拌叶呈网格板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桶体的底部呈斗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恒温反应釜,其结构新颖,发热管的设置可为反应釜供热,而夹腔中水量的变化及更换可便于改变反应釜的温度,其中抽水泵、储水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及电磁阀的配合下,可及时改变夹腔中的储水量,及时消除发热管的余热,从而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便使反应釜始终维持在较适宜的温度,提高反应速度及转化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恒温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套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

100、机架;200、反应釜;210、桶体;220、挡环;230、桶盖;240、投料斗;241、盖板;250、温度检测仪;260、下料管;310、搅拌轴;311、搅拌叶;320、驱动电机;400、套筒;410、夹腔;420、挡板;430、发热管;510、储水箱;520、抽水泵;610、第一管道;611、电磁阀;620、第二管道;630、第三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恒温反应釜,包括机架100及固定设于所述机架100上的反应釜200,所述反应釜200包括顶部敞开的桶体210,所述桶体210内壁顶部固定设有挡环220,所述桶体210顶部设有桶盖230,所述桶盖230的底面抵持所述挡环220的顶面,且所述桶盖230侧壁与所述桶体210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桶盖230上设有投料斗240及温度检测仪250,所述投料斗240的下料端贯穿所述桶盖230、与所述桶体210内部连通,所述温度检测仪240的检测端贯穿所述桶盖230、伸入所述桶体210内部;所述桶体210底部连通设有下料管260,所述下料管260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桶体210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桶盖230之间通过轴承穿设有搅拌轴310,所述搅拌轴310的顶部贯穿所述桶盖230顶面、且端部与驱动电机32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0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桶盖230顶面;

所述桶体210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套筒400,如图2、图3所示,所述套筒400内设有夹腔410,所述夹腔410靠近所述套筒400轴线一侧的内壁固定设有多块横截面呈u型的挡板420,所述挡板420的两端沿所述套筒4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底端延伸至所述夹腔410的底面、顶端延伸至所述套筒400的顶面,多块所述挡板420绕所述套筒40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各所述挡板420内侧与所述夹腔410靠近所述套筒400轴线一侧的内壁形成加热室,各所述加热室内均设有发热管430;所述机架100上固定安装有储水箱510及抽水泵520,所述储水箱510的顶部与所述夹腔410的侧壁底部通过第一管道610连通,所述第一管道610上设有电磁阀611,所述抽水泵520的出水端与所述夹腔410的侧壁顶部通过第二管道620连通,所述抽水泵520的进水端连通设有第三管道630,所述第三管道630伸入所述储水箱510内、且端部靠近所述储水箱510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恒温反应釜,其结构新颖,所述发热管430的设置可为所述反应釜200供热,而所述夹腔410中水量的变化及更换可便于改变所述反应釜200内部的温度,其中所述抽水泵520、所述储水箱510、所述第一管道610、所述第二管道620、所述第三管道630及所述电磁阀611的配合下,可及时改变所述夹腔410中的储水量,及时消除所述发热管430的余热,从而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便使所述反应釜200始终维持在较适宜的温度,提高反应速度及转化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310上固定设有多块搅拌叶311,所述搅拌叶311沿所述搅拌轴3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搅拌叶311呈网格板状;所述搅拌叶311的设计可促进反应物的混合,加速反应过程;且所述搅拌叶311呈网格板状可进一步的增大所述搅拌叶311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搅拌范围、促进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斗240的顶部盖设有盖板241,所述盖板241的一侧与所述投料斗240的侧壁铰接;所述盖板241的设计可使得所述桶体210内部形成一个较为密封的空间,为反应物质提供独立的反应环境,方便内部物质进行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210的底部呈斗状结构,该结构可方便反应后的物质从所述桶体210的底部经所述下料管260排出,防止物质在所述桶体210内部堆积,减少浪费。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工作时,首先将参与反应的物质经所述投料斗240投放至所述反应釜200内,接着启动所述发热管430及所述驱动电机320,所述发热管430为所述反应釜200供热,所述驱动电机320带动所述搅拌轴310转动,反应物质在搅动混合的过程中发生反应,若反应过程中所述温度检测仪250检测到所述桶体210内部的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经控制器升高所述发热管430的功率,所述发热管430升温供热,开启所述电磁阀611,所述夹腔410中的冷却液流出并进入所述储水箱510内,所述桶体210内部的温度升至适宜温度时,使得所述发热管430的功率维持在该范围、关闭所述电磁阀611;若反应过程中所述温度检测仪250检测到所述桶体210内部的温度高于预设范围时,经控制器降低所述发热管430的功率,所述发热管430降温供热,同时启动所述抽水泵520,往所述夹腔410内注入冷却液,及时的将所述发热管430的余热降温,所述桶体210内部的温度升至适宜温度时,使得所述发热管430的功率维持在该范围、关闭所述抽水泵520;待反应时长达到后,关闭所述抽水泵520及所述发热管430,开启所述开关阀,反应后的物质从所述下料管260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检测仪250、所述电磁阀611、所述驱动电机320、所述抽水泵520均与控制器电联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