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4604发布日期:2019-10-08 21:2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的过程包括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其中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是一种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的装置,其在污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和排污机构,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观测口,盛放腔的左端和右端的顶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盛放腔的底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均设置有斜坡面,盛放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污泥排放槽,污泥排放槽的后端连通设置有污泥排放管,排污机构设置有动力机构和螺旋杆,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与螺旋杆的前端连接,螺旋杆的后端自污泥排放槽内插入至污泥排放管内;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使用时,首先将沉淀池的池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其上级设备和下级设备连通,当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池体的盛放腔内的时候,这时污水在池体的盛放腔内自然沉淀,然后工作人员将调配好的絮凝剂加入到沉淀池内,这时加速了沉淀池内的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同时排污机构的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带动螺旋杆转动,然后螺旋杆通过自身转动将污泥从污泥排放槽排出至污泥排放管内,然后通过污泥排放管将污泥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即可,沉淀池的池体沉淀后的污水则通过出水管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现有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使用中发现,在工作人员将调配好的絮凝剂加入到池体内的污水中的时候,由于池体的观测口面积较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人员将絮凝剂均匀加入到污水中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并且尽管池体的盛放腔的底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为斜坡面,然而随着污水中的悬浮物的不断沉淀,池体的盛放腔底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污泥很难滑入污泥排放槽内,因而使得较为彻底的清理池体底部污泥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增设絮凝剂加料装置来降低工作人员将絮凝剂均匀加入到污水中的难度,从而增强实用性;并且通过增设刮泥装置来降低较为彻底的清理池体底部污泥的难度,从而降低使用局限性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包括池体和排污机构,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观测口,盛放腔的左端和右端的顶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盛放腔的底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均设置有斜坡面,盛放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污泥排放槽,污泥排放槽的后端连通设置有污泥排放管,排污机构设置有动力机构和螺旋杆,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与螺旋杆的前端连接,螺旋杆的后端自污泥排放槽内插入至污泥排放管内;还包括两组支撑板、两组限位杆、放置箱、两组限位块、喷洒器、调节螺纹杆、固定轴承、支撑轴承和带动板,所述两组支撑板的底端分别与池体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板的内端顶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固定槽和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螺纹杆的左端自右侧支撑板的右侧穿过调节孔并且伸出至两组支撑板的内侧,所述固定轴承与固定槽固定卡装,所述调节螺纹杆的左端与固定轴承固定套装,所述支撑轴承与支撑槽固定卡装,所述支撑轴承与调节螺纹杆的右部区域固定套装,所述带动板的右端贯穿设置有调节螺纹孔,所述带动板与调节螺纹杆螺装,所述带动板的底端与放置箱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限位块的内端分别与放置箱的前端和后端中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限位杆的左端分别与左侧支撑板的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限位杆的右端分别与右侧支撑板的左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限位块的右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限位滑孔,所述两组限位滑孔的圆周侧壁分别与两组限位杆的圆周侧壁滑动紧贴,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加液口,所述放置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放液管,所述放液管的中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喷洒器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所述放液管的底端与流动腔的顶端连通,所述流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多组喷洒口;还包括气缸、推动杆、两组卡头、转动杆、两组转轴、两组齿轮环、两组摆动杆、两组伸缩杆、两组复位弹簧和两组刮板,所述右侧支撑板的右侧底部区域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自右侧支撑板的右侧穿过安装孔并且伸出至两组支撑板的内侧,所述气缸的左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右端底部区域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推动杆的右端同心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区域内部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转动滑孔,所述推动杆的左端自转动杆的右侧穿过转动滑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内,所述两组卡头的内端分别与推动杆的左部区域的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两组卡头分别与滑动腔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滑动卡装,所述两组转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池体盛放腔的前端和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与左侧转轴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所述两组齿轮环分别与两组转轴的中部区域后侧固定套装,所述两组齿轮环的内端啮合,所述两组摆动杆的顶部区域内端分别与两组齿轮环的外端连接,所述两组摆动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伸缩孔,所述两组伸缩杆的顶端分别自两组摆动杆的下侧分别滑动插入至两组伸缩孔内,所述两组复位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组伸缩孔的顶端和两组伸缩杆的顶端紧贴,所述两组伸缩杆的底端分别与两组刮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两组刮板的底端分别与池体的盛放腔的底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斜坡面紧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护块,所述两组摆动杆的两组伸缩孔的圆周侧壁外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防护滑孔,所述两组防护块的内端分别自两组摆动杆的外侧分别穿过两组防护滑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伸缩孔的内部,所述两组防护块的内端分别与两组伸缩杆的圆周侧壁顶部区域外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浮球和液位杆,所述放置箱的放置腔的顶端前侧连通设置有伸出孔,所述液位杆的底端自放置箱的上侧穿过伸出孔并且伸入至放置腔的内部,所述液位杆的底端与浮球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扩容管,所述扩容管的底端与放置箱的顶端连接,所述扩容管的底端与放置箱的加液口的顶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左端与调节螺纹杆的右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加固杆和加固环,所述加固杆的左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右端连接,所述加固杆的底端与加固环的顶端连接,所述加固环与气缸的中部区域固定套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稳固环和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左端连接,所述稳固环的顶端与安装杆的底端左侧连接,所述稳固环与推动杆滑动套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保护环,所述转动把手设置有手持杆和定位杆,所述手持杆的圆周侧壁左侧设置有环型槽,所述保护环的内圆周侧壁左侧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环型槽转动卡装,所述保护环与转动把手的手持杆转动套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调配好的絮凝剂通过加液口加入到放置箱内,然后工作人员打开放置箱的放液管的控制阀使放置箱的放置腔内的絮凝剂通过放液管流入至喷洒器内,然后絮凝剂便通过喷洒器的多组喷洒口被加入到池体的污水中,然后转动调节螺纹杆使调节螺纹杆通过固定轴承和支撑轴承分别在两组支撑板上转动,同时调节螺纹杆在带动板的调节螺纹孔内转动,这时带动板便带动放置箱横向移动,同时放置箱通过两组限位块在两组限位杆上横向滑动,这时放置箱内的絮凝剂便可以通过喷洒器的横向移动被均匀的洒入至池体的污水中,待放置箱在两组限位杆上移动至最左端的时候,这时反向转动调节螺纹杆则放置箱便在两组限位杆上反向移动,从而通过增设絮凝剂加料装置降低了工作人员将絮凝剂均匀加入到污水中的难度,因而增强了实用性;并且当沉淀池内的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这时启动气缸使气缸的输出端推动推动杆向左移动,然后推动杆则通过两组卡头推动转动杆带动左侧的转轴在池体的侧壁上转动,这时左侧的转轴则带动左侧的齿轮环同步逆时针转动,由于两组齿轮环啮合,因此左侧的齿轮环同步带动右侧的齿轮顺时针转动,然后两组齿轮环则分别通过两组摆动杆带动两组伸缩杆下侧的刮板由外向内在盛放腔的两组底部坡面上刮动,在两组伸缩杆转动的同时两组伸缩杆分别挤压两组复位弹簧而分别改变着在两组摆动杆外侧的伸出长度,在两组复位弹簧的推动下两组伸缩杆下侧的两组刮板始终保持与盛放腔底端紧贴的状态,这时盛放腔底部两组斜坡面上沉淀的污泥便被刮掉且推送至污泥排放槽内,从而通过增设刮泥装置降低了较为彻底的清理池体底部污泥的难度,因而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浮球和液位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池体和排污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池体;2、排污机构;3、进水管;4、出水管;5、两组支撑板;6、两组限位杆;7、放置箱;8、两组限位块;9、喷洒器;10、调节螺纹杆;11、固定轴承;12、支撑轴承;13、带动板;14、气缸;15、推动杆;16、两组卡头;17、转动杆;18、两组转轴;19、两组齿轮环;20、两组摆动杆;21、两组伸缩杆;22、两组复位弹簧;23、两组刮板;24、两组防护块;25、浮球;26、液位杆;27、扩容管;28、转动把手;29、加固杆;30、加固环;31、稳固环;32、安装杆;33、保护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包括池体1和排污机构2,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盛放腔,盛放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观测口,盛放腔的左端和右端的顶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盛放腔的底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均设置有斜坡面,盛放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污泥排放槽,污泥排放槽的后端连通设置有污泥排放管,排污机构2设置有动力机构和螺旋杆,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与螺旋杆的前端连接,螺旋杆的后端自污泥排放槽内插入至污泥排放管内;还包括两组支撑板5、两组限位杆6、放置箱7、两组限位块8、喷洒器9、调节螺纹杆10、固定轴承11、支撑轴承12和带动板13,两组支撑板5的底端分别与池体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支撑板5的内端顶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固定槽和支撑槽,支撑槽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调节孔,调节螺纹杆10的左端自右侧支撑板的右侧穿过调节孔并且伸出至两组支撑板5的内侧,固定轴承11与固定槽固定卡装,调节螺纹杆10的左端与固定轴承11固定套装,支撑轴承12与支撑槽固定卡装,支撑轴承12与调节螺纹杆10的右部区域固定套装,带动板13的右端贯穿设置有调节螺纹孔,带动板13与调节螺纹杆10螺装,带动板13的底端与放置箱7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两组限位块8的内端分别与放置箱7的前端和后端中部区域连接,两组限位杆6的左端分别与左侧支撑板的右端前侧和后侧连接,两组限位杆6的右端分别与右侧支撑板的左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两组限位块8的右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限位滑孔,两组限位滑孔的圆周侧壁分别与两组限位杆6的圆周侧壁滑动紧贴,放置箱7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加液口,放置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放液管,放液管的中部区域连通设置有控制阀,喷洒器9的内部设置有流动腔,放液管的底端与流动腔的顶端连通,流动腔的底端连通设置有多组喷洒口;还包括气缸14、推动杆15、两组卡头16、转动杆17、两组转轴18、两组齿轮环19、两组摆动杆20、两组伸缩杆21、两组复位弹簧22和两组刮板23,右侧支撑板的右侧底部区域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气缸14的输出端自右侧支撑板的右侧穿过安装孔并且伸出至两组支撑板5的内侧,气缸14的左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右端底部区域连接,气缸14的输出端与推动杆15的右端同心连接,转动杆17的顶部区域内部设置有滑动腔,滑动腔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转动滑孔,推动杆15的左端自转动杆17的右侧穿过转动滑孔并且伸入至滑动腔内,两组卡头16的内端分别与推动杆15的左部区域的前端和后端连接,两组卡头16分别与滑动腔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滑动卡装,两组转轴1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池体1盛放腔的前端和后端转动连接,转动杆17的底端与左侧转轴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两组齿轮环19分别与两组转轴18的中部区域后侧固定套装,两组齿轮环19的内端啮合,两组摆动杆20的顶部区域内端分别与两组齿轮环19的外端连接,两组摆动杆20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伸缩孔,两组伸缩杆21的顶端分别自两组摆动杆20的下侧分别滑动插入至两组伸缩孔内,两组复位弹簧2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组伸缩孔的顶端和两组伸缩杆21的顶端紧贴,两组伸缩杆21的底端分别与两组刮板23的顶端连接,两组刮板23的底端分别与池体1的盛放腔的底端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斜坡面紧贴;首先将调配好的絮凝剂通过加液口加入到放置箱内,然后工作人员打开放置箱的放液管的控制阀使放置箱的放置腔内的絮凝剂通过放液管流入至喷洒器内,然后絮凝剂便通过喷洒器的多组喷洒口被加入到池体的污水中,然后转动调节螺纹杆使调节螺纹杆通过固定轴承和支撑轴承分别在两组支撑板上转动,同时调节螺纹杆在带动板的调节螺纹孔内转动,这时带动板便带动放置箱横向移动,同时放置箱通过两组限位块在两组限位杆上横向滑动,这时放置箱内的絮凝剂便可以通过喷洒器的横向移动被均匀的洒入至池体的污水中,待放置箱在两组限位杆上移动至最左端的时候,这时反向转动调节螺纹杆则放置箱便在两组限位杆上反向移动,从而通过增设絮凝剂加料装置降低了工作人员将絮凝剂均匀加入到污水中的难度,因而增强了实用性;并且当沉淀池内的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这时启动气缸使气缸的输出端推动推动杆向左移动,然后推动杆则通过两组卡头推动转动杆带动左侧的转轴在池体的侧壁上转动,这时左侧的转轴则带动左侧的齿轮环同步逆时针转动,由于两组齿轮环啮合,因此左侧的齿轮环同步带动右侧的齿轮顺时针转动,然后两组齿轮环则分别通过两组摆动杆带动两组伸缩杆下侧的刮板由外向内在盛放腔的两组底部坡面上刮动,在两组伸缩杆转动的同时两组伸缩杆分别挤压两组复位弹簧而分别改变着在两组摆动杆外侧的伸出长度,在两组复位弹簧的推动下两组伸缩杆下侧的两组刮板始终保持与盛放腔底端紧贴的状态,这时盛放腔底部两组斜坡面上沉淀的污泥便被刮掉且推送至污泥排放槽内,从而通过增设刮泥装置降低了较为彻底的清理池体底部污泥的难度,因而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护块24,两组摆动杆20的两组伸缩孔的圆周侧壁外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防护滑孔,两组防护块24的内端分别自两组摆动杆20的外侧分别穿过两组防护滑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伸缩孔的内部,两组防护块24的内端分别与两组伸缩杆21的圆周侧壁顶部区域外端连接;通过两组防护块有效的降低了两组伸缩杆分别在两组摆动杆的伸缩孔内脱离的概率,从而降低了使用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浮球25和液位杆26,放置箱7的放置腔的顶端前侧连通设置有伸出孔,液位杆26的底端自放置箱7的上侧穿过伸出孔并且伸入至放置腔的内部,液位杆26的底端与浮球25的顶端连接;浮球通过浮力漂浮在放置箱内的絮凝剂的液面上,浮球带动液位杆伸出放置箱,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液位杆在放置箱外的伸出长度便可以判断此时放置箱内的絮凝剂的量,以便及时补充絮凝剂,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扩容管27,扩容管27的底端与放置箱7的顶端连接,扩容管27的底端与放置箱7的加液口的顶端连通;通过扩容管有效的减少了在放置箱通过加液口加入絮凝剂的时候,絮凝剂流到放置箱外侧的量,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转动把手28,转动把手28的左端与调节螺纹杆10的右端连接;通过转动把手使得调节螺纹杆的转动更加的便利,从而增强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加固杆29和加固环30,加固杆29的左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右端连接,加固杆29的底端与加固环30的顶端连接,加固环30与气缸14的中部区域固定套装;通过加固杆右侧的加固环使得气缸在支撑板上安装的更加稳定,从而增强了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稳固环31和安装杆32,安装杆32的右端与右侧支撑板的左端连接,稳固环31的顶端与安装杆32的底端左侧连接,稳固环31与推动杆15滑动套装;通过安装杆左侧的稳固环有效的降低了推动杆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的概率,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还包括保护环33,转动把手28设置有手持杆和定位杆,手持杆的圆周侧壁左侧设置有环型槽,保护环33的内圆周侧壁左侧设置有卡环,卡环与环型槽转动卡装,保护环33与转动把手28的手持杆转动套装;在转动转动把手的时候,通过保护环可以对工作人员的手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辅助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沉淀池的池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其上级设备和下级设备连通,当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池体的盛放腔内的时候,这时污水在池体的盛放腔内自然沉淀,然后工作人员将调配好的絮凝剂加入到沉淀池内,首先将调配好的絮凝剂通过加液口加入到放置箱内,然后工作人员打开放置箱的放液管的控制阀使放置箱的放置腔内的絮凝剂通过放液管流入至喷洒器内,然后絮凝剂便通过喷洒器的多组喷洒口被加入到池体的污水中,然后转动调节螺纹杆使调节螺纹杆通过固定轴承和支撑轴承分别在两组支撑板上转动,同时调节螺纹杆在带动板的调节螺纹孔内转动,这时带动板便带动放置箱横向移动,同时放置箱通过两组限位块在两组限位杆上横向滑动,这时放置箱内的絮凝剂便可以通过喷洒器的横向移动被均匀的洒入至池体的污水中,待放置箱在两组限位杆上移动至最左端的时候,这时反向转动调节螺纹杆则放置箱便在两组限位杆上反向移动,这时加速了沉淀池内的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同时排污机构的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带动螺旋杆转动,然后螺旋杆通过自身转动将污泥从污泥排放槽排出至污泥排放管内,然后通过污泥排放管将污泥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即可,沉淀池的池体沉淀后的污水则通过出水管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当沉淀池内的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这时启动气缸使气缸的输出端推动推动杆向左移动,然后推动杆则通过两组卡头推动转动杆带动左侧的转轴在池体的侧壁上转动,这时左侧的转轴则带动左侧的齿轮环同步逆时针转动,由于两组齿轮环啮合,因此左侧的齿轮环同步带动右侧的齿轮顺时针转动,然后两组齿轮环则分别通过两组摆动杆带动两组伸缩杆下侧的刮板由外向内在盛放腔的两组底部坡面上刮动,在两组伸缩杆转动的同时两组伸缩杆分别挤压两组复位弹簧而分别改变着在两组摆动杆外侧的伸出长度,在两组复位弹簧的推动下两组伸缩杆下侧的两组刮板始终保持与盛放腔底端紧贴的状态,这时盛放腔底部两组斜坡面上沉淀的污泥便被刮掉且推送至污泥排放槽内,然后被排污机构排出池体。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