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5191发布日期:2019-11-27 18:1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产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三聚氯氰液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三聚氯氰又称三聚氰酰氯或氰尿酰氯,其沸点是194℃,熔点是146℃,外观为白色粉末,在空气中不稳定,有挥发性、刺激性,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遇水及碱易分解成三聚氰酸,同时放出氯化氢气体。

目前,国内市场大部分以生产固体三聚氯氰为主,由于三聚氯氰属于辛辣味的结晶体,在进行产品生产投料时,其气味给生产造成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三聚氯氰液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三聚氯氰固态易挥发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三聚氯氰液化装置,包括进口与三聚氯氰生产装置出口连通的冷凝换热器、进口与冷凝换热器的出口连通且外部设有第一保温夹套的收集罐、进口与收集罐的出口连通且外部设有第二保温夹套的储存罐,收集罐上设有氮封组件,氮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收集罐外部的氮气缓冲罐、且设置于收集罐上且用于向收集罐中充入氮气的供氮阀、设置于收集罐上且用于向外界排出氮气的泄氮阀以及设置于收集罐的顶部的呼吸阀。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供氮阀包括主阀和设置于主阀上的指挥器;泄氮阀为内反馈的压开型微压调节阀。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收集罐上分别设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储存罐上分别设有第二液位计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收集罐与储存罐之间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输送泵。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收集罐和储存罐的下端均设有锥形出口。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储存罐上也设有氮封组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保温夹套和第二保温夹套中分别设有导热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冷凝换热器包括箱体本体以及设置于箱体本体中且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延伸至箱体本体外部的导热油管。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冷凝换热器为钛材质构件,收集罐与储存罐为不锈钢材质构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三聚氯氰液化装置还包括与收集罐连通的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利用冷凝换热器对三聚氯氰气体进行冷却,实现三聚氯氰气体从高温状态遇冷液化的效果,液化后的三聚氯氰溶液顺次进入收集罐,通过第一保温夹套实现温度的保持,进而保证三聚氯氰以液体状态稳定存在,提高运输的便捷性,氮封组件的设置使系统保持一定的压力,在收集罐中进行液体的供入或排出时,能够避免少量气态三聚氯氰的外泄,有效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冷凝换热器;110、箱体本体;120、导热油管;200、收集罐;210、第一保温夹套;220、输送泵;300、储存罐;310、第二保温夹套;500、氮封组件;510、供氮阀;520、泄氮阀;530、呼吸阀;540、氮气缓冲罐;700、尾气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进行说明。三聚氯氰液化装置,包括进口与三聚氯氰生产装置出口连通的冷凝换热器100、进口与冷凝换热器100的出口连通且外部设有第一保温夹套210的收集罐200、进口与收集罐200的出口连通且外部设有第二保温夹套310的储存罐300,收集罐200上设有氮封组件500,氮封组件500包括设置于收集罐200上的氮气缓冲罐540、设置于收集罐200上且用于向收集罐200中充入氮气的供氮阀510、设置于收集罐200上且用于向外界排出氮气的泄氮阀520以及设置于收集罐200的顶部的呼吸阀530。供氮阀510包括主阀和设置于主阀上的指挥器;泄氮阀520为内反馈的压开型微压调节阀。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利用冷凝换热器100对三聚氯氰气体进行冷却,实现三聚氯氰气体从高温状态遇冷液化的效果,液化后的三聚氯氰溶液顺次进入收集罐200,通过第一保温夹套210实现温度的保持,进而保证三聚氯氰以液体状态稳定存在,提高运输的便捷性,氮封组件500的设置使系统保持一定的压力,在收集罐200中进行液体的供入或排出时,能够避免少量气态三聚氯氰的外泄,有效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氮封装置500的供氮阀510和泄氮阀520的压力设定方便,可在连续生产的条件下进行;供氮阀510采用指挥器操作,能够实现主阀减压效果好,控制精度高的目的;为确保收集罐200的安全,需在罐顶设置呼吸阀530;呼吸阀530仅起安全作用,避免了常规氮封装置中启闭频繁易损坏的缺陷。

收集罐200上设有容纳保护气体氮气的氮气缓冲罐540,材质为304不锈钢材质,设置于收集罐200顶部的外侧,通过管道为供氮阀510提供氮气。氮封组件500主要用于保持收集罐200顶部氮气的压力恒定,以避免容器内物料与空气直接接触,防止三聚氯氰挥发造成外部气体污染,是一种气封保护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动作灵敏、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当向收集罐200内添加液体三聚氯氰时,液面上升,气相部分容积减小,压力升高,当收集罐200内压力升至高于泄氮阀520的压力设定值时,泄氮阀520打开,向外界释放氮气,使收集罐200内压力下降,降至泄氮阀520压力设定点时,自动关闭。

当收集罐200向外放料时,液面下降,气相部分容积增大,收集罐200内压力降低,供氮阀510开启,向收集罐200内注入氮气,使收集罐200内压力上升,升至供氮阀510压力设定点时,自动关闭。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收集罐200上分别设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储存罐300上分别设有第二液位计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收集罐200与储存罐300之间设有输送泵220,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输送泵220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利用第一液位计监测收集罐200的液位并将该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该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当大于预设数值时,则控制开启输送泵220,实现收集罐200中的液体向储存罐300中输送的效果;当小于预设数值时,则控制关闭输送泵220,实现收集罐200中的液体的继续供入。

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均采用雷达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基于时间行程原理进行测量,雷达波以光速运行,运行时间可以通过电子部件被转换成物位信号。探头发出高频脉冲在空间以光速传播,当脉冲遇到物料表面时反射回来被仪表内的接收器接收,并将距离信号转化为物位信号,实现液位的精准测量。

由于三聚氯氰的熔点为146℃,所以保持收集罐200或者储存罐300中的温度为150-170℃,即可使三聚氯氰保持液态状态。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收集罐200和储存罐300内部温度的监测,保证其内部温度在150℃-170℃之间,避免温度过低造成的液体三聚氯氰固化造成管路堵塞的问题。当温度显示较低时,可以通过提高导热油的供入温度,或者加快导热油的供送速度,实现温度的提升。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收集罐200和储存罐300的下端均设有锥形出口,以便三聚氯氰液体在转移过程中不留死角,也能够避免出现少量固化的三聚氯氰堵塞管道,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储存罐300上也设有氮封组件500。储存罐300在进行液体三聚氯氰的供入和排出时,也需要利用氮封组件500避免储存罐300中微量三聚氯氰气体的溢出,保证储存罐300良好的密封性,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保温夹套210和第二保温夹套310中分别设有导热油。导热油设置在第一保温夹套210和第二保温夹套310中,用来对收集罐200和储存罐300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整,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值传输给控制器后,控制器可以通过连接的显示装置对温度值进行显示,便于操作人员对导热油温度值进行对应调整,或者对导热油的循环速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升温或者降温的作用。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冷凝换热器100包括箱体本体110以及设置于箱体本体110中且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延伸至箱体本体110外部的导热油管120。冷凝换热器100实现将生产出的400℃的三聚氯氰瞬间接触150-170摄氏度的导热油管120实现对三聚氯氰冷凝的效果,使其液化并流至收集罐200中收集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冷凝换热器100为钛材质构件,该种材质具有换热效果好、质量轻、便于安装和使用的特点,且钛材质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收集罐200与储存罐300为不锈钢材质构件。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承受较高的压力,密封性能优异,减少了设备材质腐蚀,同时也避免了对液体物料色度的影响。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三聚氯氰液化装置还包括与收集罐200连通的尾气处理装置700。由于收集罐200中需要进行多次三聚氯氰液体的接收和排出,流通量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微量的三聚氯氰气体,该部分气体可以利用与收集罐200相连的为其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一:

冷凝换热器100的换热面积设置为200平方米;收集罐200的尺寸设置为直径1.4米、高3米、容积为5立方米;第一液位计在控制器中的预设高度值为2米;储存罐300的容积为150立方米;导热油温度设置为150℃。

采用上述参数的设备进行试验,收集罐200液位达到2m时,收集罐200收集液体3立方米,用时大约5小时,合计每小时收集液体600升左右,第一液位计将该数值传输给控制器后,控制器经过与预设值的比较,在大于等于2米高度时,控制输送泵220启动,收集罐200中的三聚氯氰液体开始向储存罐300中输送,检测到的液体三聚氯氰的含量为99.3%,该液体含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采用该装置进行液体三聚氯氰的生产,在保证三聚氯氰产品品质合格的前提下,不仅实现了三聚氯氰的全密闭输送方式,减少了气味的散发,而且为三聚氯氰下游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方便,减轻了工人的操作强度,节省了三聚氯氰成品的储存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聚氯氰液化装置,利用冷凝换热器100对三聚氯氰气体进行冷却,实现三聚氯氰气体从高温状态遇冷液化的效果,液化后的三聚氯氰溶液顺次进入收集罐200,通过第一保温夹套210实现温度的保持,进而保证三聚氯氰以液体状态稳定存在,提高运输的便捷性,氮封组件500的设置使系统保持一定的压力,在收集罐200中进行液体的供入或排出时,能够避免少量气态三聚氯氰的外泄,有效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