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液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6118发布日期:2020-04-03 14:49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液漏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液漏斗,属于实验器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液漏斗是一种用来进行物质的萃取、分离或纯化的实验器皿。需要萃取的溶液经人工摇晃后静置分层,分层后,通过转动活塞阀,使下层液体流出,而上层液体留在分液漏斗中。从而实现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实验过程中,由于转动活塞阀所用的力度不好把握,常会出现扭转不到位、开口未闭合或扭转过头、关闭之后又重新将开口旋开的情况,导致错失了关闭活塞阀的时机,使上层液体流出,降低了上下层液体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保证液体分离效果的分液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液漏斗,包括瓶体以及与瓶体底部连通的旋塞套,旋塞套底部连接出液管,旋塞套螺纹连接旋塞阀,所述旋塞阀两侧分别贯穿有粗排孔和若干细排孔,且所述的若干细排孔均与粗排孔连通,旋塞阀端部设有转动提示盘,转动提示盘表面设有挡钮和分别用于提醒所述粗排孔和若干细排孔所处位置的标识a和标识b,所述旋塞套侧端固定有控位阀,控位阀上设有用于提示瓶体出口所在位置的标识c,所述控位阀上还设有限制所述挡钮转动行程的限位挡板。

所述旋塞套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卡槽内,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控位阀上。

所述限位挡板为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角为90度。

所述粗排孔为截面是半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旋塞阀的延伸方向。

若干所述细排孔呈散射状分布。

所述瓶体的瓶口处设有瓶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先用粗排孔分离排放下层液体,使下层液体快速排出,再用细排孔分离排放下层液体,实现对上下层液体分离的方便准确控制,保证分离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旋塞阀的结构图;

图3为转动提示盘的示意图;

图4为控位阀的结构图;

图5为旋塞套上的卡块的位置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瓶塞,2、瓶口,3、瓶体,4、出液管,5、卡槽,6、旋塞阀,7、旋塞套,8、转动提示盘,9、挡钮,10、控位阀,11、标识a,12、标识b,13、标识c,14、限位挡板,15、卡块,16、粗排孔,17、细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分液漏斗,包括瓶体3以及与瓶体3底部连通的旋塞套7,瓶体3的瓶口2处设有瓶塞1,旋塞套7底部连接出液管4,旋塞套7螺纹连接旋塞阀6,所述旋塞阀6两侧分别贯穿有粗排孔16和若干呈散射状分布的细排孔17,且所述的若干细排孔17均与粗排孔16连通,所述粗排孔16为截面是半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旋塞阀6的延伸方向,旋塞阀6端部设有转动提示盘8,转动提示盘8表面设有挡钮9和分别用于提醒所述粗排孔16和若干细排孔17所处位置的标识a11和标识b12,所述旋塞套7上设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位于卡槽5内,所述卡槽5位于所述控位阀10上,从而实现旋塞套7与控位阀10的固定连接,所述控位阀10上设有用于提示瓶体3出口所在位置的标识c13,所述控位阀10上还设有限制所述挡钮9转动行程的限位挡板14,所述限位挡板14为扇形,所述扇形的圆心角为90度。

利用实用新型进行上下层液体分离的方法如下:

当不分离液体时,旋转旋塞套7,使标识a11和标识b12均不与标识c13重叠,即,使旋塞阀处于关闭状态。需要分离液体时,旋转旋塞阀6,使标识a11与标识c13重叠,使下层液体直接从粗排孔16排出,即,进行液体大流量的粗排分离,随着粗排分离,瓶体3内的液面不断下降,上下层液体的分界面也不断下降,旋转旋塞阀6,使标识b12与标识c13重叠,此时,从瓶体3流出的液体先经细排孔17再经粗排口12排出,液体的流速降低,当下层液体快排净时,再次旋转旋塞阀6,减少标识b12与标识c13的重叠量,使连通瓶体3出口的细排孔17数量减少,细排的流速进一步降低,当下层液体排净时,旋转旋塞阀6使之处于关闭状态,上下层液体分离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