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用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反应设备,用于配制化学药剂的一种反应器,一般反应釜体积较大,而且加料口都设置在反应釜的上方,用于粉末料剂或者液体剂料的添加,现在的方式都是通过技术人员对反应釜进行装料,大致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工人提着料剂登上登高台阶,然后再提起料剂将其倒入到反应釜中,过程比较复杂,而且非常的耗费体力,除此之外,由于反应釜体积较大,加料口较高,技术人员在装料时需要借助放置在反应釜边侧加料口下方的登高台阶或者登高梯,登上登高台阶以后,还需要举起料剂容器将其灌入,在技术人员在负重登高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的劳累或者其他因为极易崴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设计一种为反应釜自动加料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自动上料装置,能够代替自动将料剂装入到反应釜中,不用技术人员登高添加,为操作人员节省体力,同时保证技术人员的安全,同时相对于现在的自动化控制加料系统成本非常低,保养维护方便。
一种反应釜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工厂配料间的反应釜,放置在反应釜加料口前侧的上料装置;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轨道架,上料桶,电机,定滑轮;所述轨道架的底端垂直的固定有底板,所述轨道架的平段安装有电机,在电机的转子上设有卷轮,在轨道架的上端通过固定臂安装有定滑轮;所述上料桶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轨道架之间;
所述轨道架由两个平行倒置的l形轨道杆结构组成,在两轨道杆的竖直段的内侧设有深槽,在深槽正上方的轨道杆上连通深槽的设有浅槽,且浅槽侧面顶部朝向反应釜方向的轨道杆上设有开口,在浅槽的拐角处为倒圆角,在轨道杆上浅槽处固定有扇形板,在扇形板的外侧的轨道杆上固定有弧形片,扇形板与弧形片组成一个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与开口对接;
所述上料桶侧壁的中下段对称的固定有第一卡轴,在第一卡轴的正上方的上料桶侧壁固定有第二卡轴,且第一卡轴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二卡轴的伸出长度;所述上料桶的底部靠近反应釜的一侧固定有配重块,另一侧的反应釜底部设有支腿;所述上料桶的桶口边缘固定有拉环,且拉环位于靠近电机的一侧;
所述拉环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电机上的卷轮轴心固定连接;电机上的卷轮、定滑轮、拉环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轴与第二卡轴在上料桶上的固定距离与深槽和浅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轴与第二卡轴的轴径相等,且第一卡轴与第二卡轴的轴径小于深槽的槽宽1-2mm。
优选地,所述深槽与浅槽之间的槽宽相等,边缘重合。
优选地,所述弧形轨道的轨道宽度大于浅槽的槽宽0.5-1mm。
优选地,所述扇形板的半径小于第一卡轴、第二卡轴的轴心距0.5-1mm。
优选地,所述定滑轮的轴心孔内过盈配合的安装有轴承。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为铅块,配重块质量与上料桶的质量比值为8:1。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轴的自由端加工有环槽,在环槽上外套有滚轮,滚轮的外径与第二卡轴的最大外径等大。
优选地,所述深槽的高度高于反应釜加料装置的加料口30-8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代替人力对反应釜进行自动加料,不用技术人员提着料剂登高对反应釜加料,不仅节省大量体力,而且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隐患的存在,因为传统的方式技术人员在加料时需要提着料剂先通过梯子(登高台阶)站的高一些,然后再将料剂倒入到反应釜中,由于有负重登楼梯这一环节,因此过程比较危险,一旦踩空,可能会出现崴脚或者从楼梯上摔下,非常的危险,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保护技术人员不受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杆内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桶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桶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桶达到最高点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轴滑入弧形轨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倾倒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摆原理示意图。
图中,反应釜1,上料装置2,底座2-1,轨道架2-2,上料桶2-3,电机2-4,定滑轮2-5,卷轮2-6,轨道杆3,深槽3-1,浅槽3-2,开口3-3,倒圆角3-4,扇形板3-5,弧形片3-6,第一卡轴4,第二卡轴5,配重块6,支腿7,拉环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对反应釜上料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放置在工厂配料间的反应釜1以及放置在反应釜1加料口前侧的上料装置2,通过上料装置2能够实现对反应釜1进行装料,具体步骤是先将料剂倒入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桶2-3内,然后电机2-4拉动上料桶2-3上移,上料桶2-3倾斜倒料,倒完料剂的上料桶2-3最终依靠单摆特性的原理归位。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料装置2包括底座2-1,轨道架2-2,上料桶2-3,电机2-4,定滑轮2-5,所述轨道架2-2的底端与底板垂直的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形成一个可以稳定放置的框架,考虑到稳定性和强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采用长方形的钢板,厚度为2mm;为了能够实现自动上料,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架2-2的平段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2-4,在电机2-4的转子上设有卷轮2-6,同时在卷轮2-6上缠绕有3mm粗的钢丝绳;在轨道架2-2的上端通过固定臂以及轴安装有定滑轮2-5,固定臂与轨道架2-2焊接而成,轴安装在两固定臂之间,定滑轮2-5通过轴承过盈配合的安装在轴上,定滑轮2-5在轴上可以转动;上料桶2-3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轨道架2-2之间,当上料桶2-3滑动到最顶端时,实现倒料,当上料桶2-3滑动到最低端时,便于技术人员往上料桶2-3内补料。
如图2、图3所示,所述轨道架2-2由两个平行倒置的l形轨道杆3结构组成,并且轨道的平段朝向远离反应釜1的一侧,在轨道杆3的平段之间焊接有2mm的钢板,方便将电机2-4固定在此处;在两轨道杆3的竖直段的内侧加工有深槽3-1,深槽3-1的高度高于反应釜1加料装置的加料口50mm左右,为的是上料桶2-3倾斜程度大,能够彻底将料剂倒干净;在深槽3-1正上方的轨道杆3上连通深槽3-1的加工有浅槽3-2,且浅槽3-2侧面顶部朝向反应釜1方向的轨道杆3上设有开口3-3,使第二卡轴5能够从轨道杆3的开口3-3滑出;为了能够让第二卡轴5更容易的滑出,将浅槽3-2的拐角处加工为倒圆角3-4;在轨道杆3的浅槽3-2处向外凸出的固定有扇形板3-5,在扇形板3-5的外侧的轨道杆3上固定有弧形片3-6,扇形板3-5与弧形片3-6组成一个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与轨道杆3的开口3-3对接。
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桶2-3侧壁的中下段对称的固定有第一卡轴4,在第一卡轴4的正上方的上料桶2-3侧壁固定有第二卡轴5,且第一卡轴4的伸出长度长于第二卡轴5的伸出长度,且两者的长度差与深槽3-1、浅槽3-2的槽深差一致,目的是能够让上料桶2-3在轨道杆3的深槽3-1、浅槽3-2内滑动,设置两个卡轴是为了让上料桶2-3不会在槽内滑动时发生反转;为了能够让上料桶将料倾倒完毕后,第二卡轴5自动归位至浅槽3-2内,在上料桶2-3的底部靠近反应釜1的一侧固定有铅块,铅块与上料桶2-3的质量比值为8:1,用来充当配重块6,当上料桶2-3内的料倾倒完毕后,上料桶2-3的质量会减小至皮重,由于重力的原因,上料桶2-3会以第一卡轴4为转轴进行回转,与此同时,上料桶2-3以第一卡轴4为转轴进行回转这一过程,构成一个以第一卡轴4为转点、以配重块6为“摆体”单摆运动,回转时直接将第二卡轴5转回至浅槽3-2内,同时由于上料桶2-3自身的重量,第二卡轴5转回至浅槽3-2内时,上料桶2-3会顺着深槽3-1下降,直到降落到底板上,完成一次给反应釜1装料的过程;考虑到上料桶2-3在落到底板上时由于配重块6的原因导致不能稳定放置,因此在另一侧的反应釜1底部设有支腿7;同时,在上料桶2-3的桶口边缘固定有拉环8,且拉环8位于靠近电机2-4的一侧。
如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钢丝绳绕过定滑轮2-5与拉环8固定通过钢丝绳固定扣固定连接;为保证电机2-4在通过定滑轮2-5拉起或者放下上料桶2-3时,不会出现钢丝绳脱槽的问题,需要将电机2-4上的卷轮2-6、定滑轮2-5、拉环8安装在同一平面上。
如图3、图5、图7所示,为了能够更好的让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可以活动部件稳定灵活的活动,需要加工第一卡轴4与第二卡轴5在上料桶2-3上的固定距离与深槽3-1和浅槽3-2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卡轴4与第二卡轴5的轴径相等,且第一卡轴4与第二卡轴5的轴径小于深槽3-1的槽宽1-2mm;深槽3-1与浅槽3-2之间的槽宽相等,边缘重合;弧形轨道的轨道宽度与浅槽3-2的槽宽大于浅槽3-2的槽宽0.5-1mm;扇形板3-5的半径小于第一卡轴4、第二卡轴5的轴心距0.5-1mm;为了减小第二卡轴5与深槽3-1、浅槽3-2之间的摩擦力,第二卡轴5的自由端加工有环槽,在环槽上外套有滚轮,滚轮的外径与第二卡轴5的最大外径等大。
如图9、图10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料剂倒入到上料桶2-3内,然后启动电机2-4,使电机2-4上的卷轮2-6将钢丝绳收卷,上料桶2-3被钢丝绳拉着向上滑动,由于钢丝绳是拉着上料桶2-3左侧边缘,因此,上料桶2-3有一个向右倾斜的趋势,但是由于第一卡轴4和第二卡轴5同时被深槽3-1的约束,上料桶2-3只能够竖直的向上移动,当一直上升到最高点处时,在第二卡轴5会从浅槽3-2内的开口3-3稍微滑出一些,上料桶2-3发生倾斜,第二卡轴5被弧形轨道卡住,不会下落,不会下落是因为此时的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有钢丝绳拽着,无法更大程度的倾斜;然后控制电机2-4反转,卷轮2-6放出钢丝绳,失去了钢丝绳的拉力,上料桶2-3会与第一卡轴4为转点,向右侧倾斜旋转,直至倾斜的将料倒入到反应釜1中,倾倒完毕后的上料桶2-3质量减轻至皮重,此时配重块6的重力发挥作用,上料桶2-3会以第一卡轴4为转点回转,此时配重块6与第一卡轴4组成一个类似单摆原理的机构(图9结合图10所示),使上料桶2-3回摆(回摆时并未超过单摆摆幅线的高度),第二卡轴5回到浅槽3-2内,同时还由于上料桶2-3的重力因素,第二卡轴5回到浅槽3-2内时,上料桶2-3会下降至钢丝绳绷紧,然后下放钢丝绳,直到上料桶2-3下降至底板上,完成一个给反应釜1装料的过程。整个过程就是需要技术人员把料剂倒入到上料桶2-3内,控制电机正反转来实现自动上料的目的,操作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可以选用遥控器对电机进行正反转的开关,遥控电机正反转开关型号选用kgs-zf50-1,遥控电机正反转开关包含了一个接线盒和遥控器,接线盒上标注的l、n分别于火线和零线相接,接线盒上标注的u1、u2分别于电机的接线头相接,然后再将遥控器和接线盒配对即可完成控制(由于遥控电机正反转开关为市售产品,遥控器与接线盒的配对方法在遥控电机正反转开关的使用说明书已经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