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9083发布日期:2019-12-31 15: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



背景技术:

农药在实验室内完成理化性质测验时所产生废液需要集中回收处理。实验室一般采用软管将废液引流进集液桶内,而在废液进入集液桶内开始,废液中易挥发的危害气体会随着集液桶内的空气一齐向外排出,污染实验室内部环境,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实验废液收集时如何防止危害气体污染实验室内部环境,以实现保护实验室环境,保护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包括:用于盖在集液桶开口处的盖体、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开口的瓶体,以及置于瓶体腔室内的活性炭过滤层和棉花过滤层,所述瓶体的底部开口处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与瓶体腔室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盖体具有两个通孔,所述连接件插入其中一个通孔内以将盖体与瓶体连接成整体。

上述尾气吸收器的使用原理是:将盖体盖合在集液桶的开口处,连接件伸入集液桶内,随着废液的注入,集液桶内的尾气从连接件的进气通道进入瓶体中,排出的尾气与具有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接触,尾气中的危害气体被吸附,从而起到净化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呈倒锥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压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上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是,所述盖体内部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压接在集液桶的开口处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是,所述棉花过滤层靠近瓶体的顶部开口,所述活性炭过滤层靠近瓶体的底部开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活性炭过滤层靠近瓶体的顶部开口,所述棉花过滤层靠近瓶体的底部开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棉花过滤层共有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位于这两层棉花过滤层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与棉花过滤层之间设置有镂空的隔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瓶体的腔室内设有壳板镂空的空心壳体,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置于所述空心壳体内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瓶体的顶部开口处盖设有镂空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的集液桶开口处,集液桶内排出的尾气与活性炭接触,尾气中的危害气体被活性炭吸附,从而起到净化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危害气体污染实验室内部环境,实现了保护实验室环境,保护实验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2.本实用新型的棉花过滤层可吸收随尾气排出的水分,保证了实验室内的湿度恒定;3.本实用新型将连接件设置成倒锥形,在整体装置的重力作用下,连接件与盖体之间紧配连接形成密封,可有效防止集液桶内的尾气从连接件与集液桶之间的缝隙中泄漏;4.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与盖体之间,盖体与集液桶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可有效防止集液桶内的尾气连接缝隙中泄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公开的瓶体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公开的盖体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公开的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去除盖体)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公开的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去除盖体)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四中公开的瓶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中所示的农药检测实验尾气吸收器包括:用于盖在集液桶开口处的盖体10、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开口的瓶体20,以及置于瓶体20腔室内的活性炭过滤层30和棉花过滤层40,瓶体20的底部开口处安装有连接件50,连接件50具有与瓶体20腔室连通的进气通道51,盖体10具有两个通孔,连接件50插入通孔11a内以将盖体10与瓶体20连接成整体,通孔11b与排液管连接。将盖体10盖合在集液桶的开口处,连接件50伸入集液桶内,随着废液的注入,集液桶内的尾气从连接件50的进气通道51进入瓶体20中,排出的尾气与具有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接触,尾气中的危害气体被吸附,从而起到净化作用。

棉花过滤层用于吸收尾气中的水分,活性炭过滤层用于吸收尾气中的危害气体。图1中所示的棉花过滤层40靠近瓶体20的顶部开口,活性炭过滤层30靠近瓶体20的底部开口,尾气先经活性炭过滤层30过滤掉危害气体和水分,再经棉花过滤层40过滤掉剩余水分,该棉花过滤层40还可防止活性炭过滤层30吸收实验室内的水分。图2中所示的活性炭过滤层30靠近瓶体20的顶部开口,棉花过滤层40靠近瓶体20的底部开口,尾气先经棉花过滤层40过滤掉水分,再经活性炭过滤层30过滤掉危害气体。图3中所示的棉花过滤层共有两层,活性炭过滤层30位于这两层棉花过滤层之间,尾气先经棉花过滤层过滤掉水分,再经活性炭过滤层30过滤掉危害气体,而上层棉花过滤层可防止活性炭过滤层30吸收实验室内的水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

连接件50与盖体10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采用焊接、热熔等工艺固连成整体,连接件50与盖体10之间还可以采用可拆卸地连接结构,如:参见图4,连接件50的横截面呈倒锥形,通孔11a和/或通孔11b内安装有密封件13,密封件压接在连接件50的外壁上形成密封,在整体装置的重力作用下,连接件50与盖体10之间紧配连接形成密封,可有效防止集液桶内的尾气从连接件50与集液桶之间的连接缝隙中泄漏。

参见图5,盖体10内部设置有密封件12,密封件压接在集液桶的开口处形成密封,可有效防止集液桶内的尾气连接缝隙中泄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

构成活性炭过滤层30的材料可以是块状的活性炭和颗粒状的活性炭。如果采用颗粒状的活性炭可在活性炭过滤层与棉花过滤层之间设置有镂空的隔板60(参见图6),或者在瓶体20的腔室内设有壳板镂空的空心壳体70,将活性炭颗粒置于空心壳体内部(参见图7),这两种方式均可以防止活性炭将棉花过滤层压实,以及防止活性炭颗粒进入棉花过滤层中。

如果采用块状的活性炭也可采用隔板隔离或者空心壳体隔离的防止,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

参见图8,在瓶体20的顶部开口处盖设有镂空的盖板80,以将活性炭过滤层和棉花过滤层限制在瓶体20内部,这个盖板可以设置成活动的,便于瓶体20内部滤材的更换。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动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