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炼油厂各装置,例如催化裂化等原油的二次加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尾气、废气,一般将其汇集,通过稳定吸收塔将其中的一部分气体吸收回收,其余未被吸收的气体作为吸收塔尾气排出,这尾气称为炼油厂干气。
干气中碳2以上气体是有用的化工原料,可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现有的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底部容易受潮,使机体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底部易受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包括钢瓶,所述钢瓶排气口连接有连接管路,且连接管路一端连接有电控器,所述钢瓶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为中空结构,底座分为上下两层,且底座上层内部设置有内板,内板为凹槽结构,并且内板凹槽内放置有摆放皿,所述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条,且发条一端连接有发条轴,并且发条轴两端与底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层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两端通过弹簧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且弹簧均匀分布于底座下层。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滚轮,且滚轮为自锁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弹簧内部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与弹簧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分为内杆与外杆,且限位杆外杆内穿插有限位杆内杆。
优选的,所述内板与摆放皿尺寸相吻合,且摆放皿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的钢瓶下端设置的底座为上下两侧,内部为中空结构,底座上端摆放皿用来放置干燥剂,可以避免该装置受潮影响到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来增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摆放皿通过卡合在内板的凹槽内,使其在更换干燥剂时更为便捷,内板与底座通过发条连接,使内板在抽出与闭合时能够操作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摆放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瓶,2、连接管路,3、底座,4、滚轮,5、电控器,6、摆放皿,7、弹簧,8、限位杆,9、弹簧座,10、拉手,11、发条,12、发条轴,13、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阅图1-3,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包括钢瓶1,钢瓶1排气口连接有连接管路2,且连接管路2一端连接有电控器5,钢瓶1下端设置有底座3,底座3为中空结构,底座3分为上下两层,且底座3上层内部设置有内板13,内板13为凹槽结构,并且内板13凹槽内放置有摆放皿6,内板13与摆放皿6尺寸相吻合,且摆放皿6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此结构便于摆放皿6的安装与拆卸工作,便于摆放皿6内的干燥剂的更换工作,而且摆放皿6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可以使干燥剂摆放的更均匀,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防潮效果,内板13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条11,且发条11一端连接有发条轴12,并且发条轴12两端与底座3内壁固定连接,底座3下层设置有弹簧7,且弹簧7两端通过弹簧座9与底座3固定连接,并且弹簧7均匀分布于底座3下层,此结构使装置在移动时,底座3下端的弹簧7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当底座3受到震动后弹簧7会上下收缩,起到一定的消能作用,避免该装置受到剧烈震动而出现损坏的现象进而影响到该装置的使用,弹簧7内部设置有限位杆8,且限位杆8与弹簧7尺寸相吻合,此结构限位杆8可以限制弹簧7在收缩过程中发生偏移而影响该装置的减震工作,限位杆8分为内杆与外杆,且限位杆8外杆内穿插有限位杆8内杆,此结构的限位杆8为伸缩结构,可以更好的配合弹簧7上下伸缩,当弹簧7上下伸缩时,限位杆8的内杆会相应的在限位杆8外杆内上下伸缩,底座3下端设置有滚轮4,且滚轮4为自锁万向轮,此结构通过滚轮4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移动,使该装置在移动时更便捷。
工作原理:在对该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进行防潮时,首先将电控器5打开,使干气通过连接管路2进入钢瓶1内将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并定期做好该装置的防潮工作,在对该装置进行防潮时,可以先将底座3内部的内板13通过拉手10向外拉出,接着取出内板13凹槽内的摆放皿6,接着将干燥剂撒入摆放皿6表面均匀设置的凹槽内,然后再将摆放皿6放置在内板13的凹槽内,然后松开拉手10,内板13会通过发条11的弹性复位结构收缩至底座3内,当该装置需要移动时可以推动该装置,底座3下端的滚轮4使该装置在移动时可以更便捷,而且该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底座3下端的弹簧7使底座3在受到震动时可以上下收缩,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消能作用,能够一定程度减小该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剧烈震动,这就是该炼油厂干气中有机气体回收装置的防潮工作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