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0157发布日期:2019-12-03 18:1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剂过滤器。



背景技术:

纺丝,又称化学纤维成形,制造化学纤维的一道工序,将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制成胶体溶液或熔化成熔体后由喷丝头细孔压出形成化学纤维的过程。

纺丝fdy/poy第一、二道上油原装的油剂过滤器滤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日常生产中容易造成整条生产线因上油过滤器堵塞断油而跳车,严重影响生产产量及品质降等,现有的油剂过滤器存在了大量的缺点,比如现有的油剂过滤器不能很好的对油剂进行过滤,而且现有的过滤器不便于拆卸,费时费力,以至于不能方便的对过滤器内部的过滤设施进行清洗和维修,严重的降低了油剂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油剂过滤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剂过滤器,解决了现有的过滤器不便于拆卸,费时费力,以至于不能方便的对过滤器内部的过滤设施进行清洗和维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剂过滤器包括:安装套和u型槽;进油结构,所述进油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的内壁的顶部,所述进油结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套的内壁的顶部;密封接触结构,所述密封接触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箱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密封接触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箱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套筒的底部贯穿所述安装箱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的底部;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u型槽的内壁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与所述u型槽的内壁的底部;第一过滤筒,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第二过滤筒,所述第二过滤筒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筒的内表面;第三过滤筒,所述第三过滤筒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筒的内表面;两个卡紧装置,两个卡紧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的底部的两侧,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卡紧槽,所述卡紧槽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套的底部;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槽的两侧,所述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顶部贯穿所述卡紧槽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槽的内部,所述顶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设置于所述卡紧槽的内壁的一侧,所述推出装置包括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动板;u型顶板,所述u型顶板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卡紧槽的内壁的顶部;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外表面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安装套的内壁的底部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壁的一侧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套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套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套,所述弹性挤压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的顶部贯穿所述安装套和所述安装箱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槽并延伸至所述u型槽的内部,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套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套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槽的内壁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卡紧槽的内壁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卡紧槽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槽的外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u型顶板的另一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剂过滤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剂过滤器,通过进油管将油剂排至安装箱的内部,而安装箱的内部的油剂排至再第三过滤筒的内部,再通过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和第三过滤筒对油剂进行多次过滤,大大的提高了油剂的过滤效果,而且过滤后的油剂通过第一过滤筒的周围进行溢出,然后通过出油管进行排放,通过弹性挤压套和防滑垫的设置,保证了套筒与过滤装置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油剂的泄漏,进一步加大油剂过滤的完整性,而且当丝杆旋转时,通过与卡紧槽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丝杆再旋转的过程中,左右运动,而丝杆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u型顶板左右运动,而u型顶板向左的运动,就会失去与限位块的卡接,当限位块失去与u型顶板的卡接时,这时通过推动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推动板进行挤压,而推动板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处于卡槽内部的限位块进行挤压,而限位块收到推动板的挤压时,限位块就会从卡槽的内部运动出去,当完全运动出去后,再用力拔动u型槽,就可以将u型槽与安装套进行分离,以便于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和维修,以便于提高后续的过滤效果,而且过滤器的拆卸和安装非常方便,不需要借用其他辅助器械,大大的提高了拆卸和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剂过滤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过滤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套筒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卡紧槽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套,2、u型槽,3、进油结构,31、安装箱,32、进油管,4、密封接触结构,41、套筒,42、弹性挤压套,43、防滑垫,5、过滤装置,51、固定板,52、第一过滤筒,53、第二过滤筒,54、第三过滤筒,6、卡紧装置,61、卡紧槽,62、卡板,63、顶块,64、限位块,65、u型顶板,66、丝杆,7、推出装置,71、卡槽,72、推动板,73、推动弹簧,8、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剂过滤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过滤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套筒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卡紧槽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油剂过滤器包括:安装套1和u型槽2;进油结构3,所述进油结构3设置于所述安装套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进油结构3包括安装箱31,所述安装箱31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套1的内壁的顶部;密封接触结构4,所述密封接触结构4设置于所述安装箱31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密封接触结构4包括套筒41,所述套筒4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箱31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套筒41的底部贯穿所述安装箱31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31的底部;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设置于所述u型槽2的内壁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的底部固定与所述u型槽2的内壁的底部;第一过滤筒52,所述第一过滤筒5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1的顶部;第二过滤筒53,所述第二过滤筒5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筒52的内表面;第三过滤筒54,所述第三过滤筒54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筒53的内表面;两个卡紧装置6,两个卡紧装置6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套1的底部的两侧,所述卡紧装置6包括卡紧槽61,所述卡紧槽61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套1的底部;两个卡板62,两个所述卡板62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槽2的两侧,所述卡板6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块63,所述顶块63的顶部贯穿所述卡紧槽61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槽61的内部,所述顶块6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64,在这里限位块6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卡槽71相适配的卡块,主要是便于更好的与卡槽71进行卡接,而且限位块64的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u型顶板65相适配的连接槽,主要是便于更好的将限位块64进行卡接;推出装置7,所述推出装置7设置于所述卡紧槽61的内壁的一侧,所述推出装置7包括卡槽71,所述卡槽71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动板72;u型顶板65,所述u型顶板65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卡紧槽61的内壁的顶部,在这里u型顶板65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与限位块64相适配的插块,便于更好的对限位块64进行卡接;出油管8,所述出油管8的外表面通过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安装套1的内壁的底部的另一侧。

所述安装箱31的内壁的一侧连通有进油管32,所述进油管32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套1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套1的外部,进油管32的设置,主要是便于油剂通过进油管32排进安装箱31的内部。

所述套筒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套42,所述弹性挤压套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43,在这里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套42和防滑垫43的设置,主要是保证了套筒41与过滤装置5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加大油剂过滤的完整性。

所述过滤装置5的顶部贯穿所述安装套1和所述安装箱31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31的内部,过滤装置5通过套筒41贯穿安装箱31并延伸至安装箱31的内部,使得过滤装置5与套筒41的内表面进行贴合。

所述出油管8的一端贯穿所述u型槽2并延伸至所述u型槽2的内部,所述出油管8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套1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套1的外部,出油管8的设置,主要是可以将u型槽2内部过滤后的油剂排出,且安装套1与的底部与u型槽2的顶部通过密封圈接触。

所述推动板72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73,所述推动弹簧7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槽71的内壁的一侧,通过推动弹簧73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推动板72进行挤压,推动板72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发生相对的运动,再通过推动板72对处于卡槽71内部的限位块64进行挤压。

所述卡紧槽61的内壁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66,所述丝杆66的一端贯穿所述卡紧槽61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槽61的外部,所述丝杆6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u型顶板65的另一侧,当丝杆66的旋转时,通过与卡紧槽61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丝杆66在旋转的过程中,左右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剂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进油管32将油剂排至安装箱31的内部,而安装箱31的内部的油剂排至再第三过滤筒54的内部,再通过第一过滤筒52、第二过滤筒53和第三过滤筒54对油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油剂通过第一过滤筒52的周围进行溢出,然后通过出油管8进行排放,通过弹性挤压套42和防滑垫43的设置,保证了套筒41与过滤装置5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油剂的泄漏,进一步加大油剂过滤的完整性,而且当丝杆66旋转时,通过与卡紧槽61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丝杆66再旋转的过程中,左右运动,而丝杆66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u型顶板65左右运动,而u型顶板65向左的运动,就会失去与限位块64的卡接,当限位块64失去与u型顶板65的卡接时,这时通过推动弹簧73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推动板72进行挤压,而推动板72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处于卡槽71内部的限位块64进行挤压,而限位块64收到推动板72的挤压时,限位块64就会从卡槽71的内部运动出去,当完全运动出去后,再用力拔动u型槽2,就可以将u型槽2与安装套1进行分离。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剂过滤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进油管32将油剂排至安装箱31的内部,而安装箱31的内部的油剂排至再第三过滤筒54的内部,再通过第一过滤筒52、第二过滤筒53和第三过滤筒54对油剂进行多次过滤,大大的提高了油剂的过滤效果,而且过滤后的油剂通过第一过滤筒52的周围进行溢出,然后通过出油管8进行排放,通过弹性挤压套42和防滑垫43的设置,保证了套筒41与过滤装置5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油剂的泄漏,进一步加大油剂过滤的完整性,而且当丝杆66旋转时,通过与卡紧槽61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丝杆66再旋转的过程中,左右运动,而丝杆66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u型顶板65左右运动,而u型顶板65向左的运动,就会失去与限位块64的卡接,当限位块64失去与u型顶板65的卡接时,这时通过推动弹簧73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推动板72进行挤压,而推动板72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处于卡槽71内部的限位块64进行挤压,而限位块64收到推动板72的挤压时,限位块64就会从卡槽71的内部运动出去,当完全运动出去后,再用力拔动u型槽2,就可以将u型槽2与安装套1进行分离,以便于对过滤装置5进行清洗和维修,以便于提高后续的过滤效果,而且过滤器的拆卸和安装非常方便,不需要借用其他辅助器械,大大的提高了拆卸和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