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均匀的混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5889发布日期:2019-12-06 17:5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均匀的混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包装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均匀的混胶机。



背景技术:

在印刷包装行业中,无溶剂复合是一种环保型复合工艺,随着这一工艺在国内的大力提倡与推广,无溶剂复合设备大量应用于生产中。为了适应高速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双组份混胶机成为无溶剂复合工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由于胶料在进入混胶机时的流动性差,传统的混胶机混合的均匀度差,且在长期使用后胶料容易粘附在设备的内部,造成清洁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搅拌均匀的混胶机,它能够有效的确保胶料混合的均匀度,同时可以避免胶料粘附在设备的内部造成难以清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搅拌缸1、第二搅拌缸2、混合筒3、料嘴4、连接管道5、料斗6、搅拌装置7,所述的两个料斗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正上方,且两个料斗6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相通,所述的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均设有搅拌装置7,所述的搅拌装置7包含搅拌主轴71、搅拌叉72、搅拌电机73、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料斗刮板76、连接条77、轴承79、连接杆80,两个搅拌主轴71分别安装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中间位置,且两个搅拌主轴71的底部分别贯穿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底部,两个搅拌电机7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底部,并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底部外侧,若干搅拌叉7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左右两侧,且若干搅拌叉72均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的若干搅拌叉72靠近缸壁的一侧均安装有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分别固定连接在搅拌主轴71的底部左右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底部内侧,两个轴承79分别套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上部,且两个轴承79分别通过若干连接条77与两个料斗6的底部连接,两个料斗刮板76通过连接杆80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顶部,且两个料斗刮板76分别靠近两个料斗6的内壁,所述的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相对一侧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8,所述的连接管道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出料口8连接,所述的混合筒3固定连接在连接管道5的底部,所述的料嘴4固定连接在混合筒3的底部。

所述的混合筒3的内部安装有传送蜗杆9,混合筒3与料嘴4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出料孔31。

所述的连接管道5上连接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管身左右均安装有抽取泵10。

所述的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四周和底部均安装有加热管11。

所述的搅拌电机73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连接处设有隔热垫12,搅拌电机73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罩731,保护罩731的外侧四周设有若干透气孔7311。

所述的若干连接条77的顶部均设有斜角771。

所述的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和料斗刮板76远离连接端的一侧均设有软质刮条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够有效的确保胶料混合的均匀度,同时可以避免胶料粘附在设备的内部造成难以清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料斗6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角77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孔3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对应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软质刮条1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透气孔731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搅拌缸1、第二搅拌缸2、混合筒3、料嘴4、连接管道5、料斗6、搅拌装置7、搅拌主轴71、搅拌叉72、搅拌电机73、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料斗刮板76、连接条77、轴承79、连接杆80、出料口8、传送蜗杆9、出料孔31、抽取泵10、加热管11、隔热垫12、保护罩731、透气孔7311、斜角771、软质刮条1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搅拌缸1、第二搅拌缸2、混合筒3、料嘴4、连接管道5、料斗6、搅拌装置7,所述的两个料斗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正上方,且两个料斗6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相通,所述的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均设有搅拌装置7,所述的搅拌装置7包含搅拌主轴71、搅拌叉72、搅拌电机73、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料斗刮板76、连接条77、轴承79、连接杆80,两个搅拌主轴71分别安装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中间位置,且两个搅拌主轴71的底部分别贯穿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底部,两个搅拌电机7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底部,并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底部外侧,若干搅拌叉7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左右两侧,且若干搅拌叉72均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的若干搅拌叉72靠近缸壁的一侧均安装有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分别固定连接在搅拌主轴71的底部左右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底部内侧,两个轴承79分别套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上部,且两个轴承79分别通过若干连接条77与两个料斗6的底部连接,两个料斗刮板76通过连接杆80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顶部,且两个料斗刮板76分别靠近两个料斗6的内壁,所述的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相对一侧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8,所述的连接管道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出料口8连接,所述的混合筒3固定连接在连接管道5的底部,所述的料嘴4固定连接在混合筒3的底部。

所述的混合筒3的内部安装有传送蜗杆9,混合筒3与料嘴4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出料孔31。通过混合筒3内部的传送蜗杆9可以将待混合的胶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筒3与料嘴4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出料孔31,并通过若干出料孔31进行挤压,可以确保胶料混合的均匀度。

所述的连接管道5上连接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管身左右均安装有抽取泵10。两台抽取泵10通过连接管道5将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的胶料抽出送进混合筒3中。

所述的第一搅拌缸1、第二搅拌缸2的四周和底部均安装有加热管11。加热管11可以为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的胶进行加热,确保混合的均匀度。

所述的搅拌电机73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连接处设有隔热垫12,隔热垫12用于保护电机,杜绝热量传送至搅拌电机73上,搅拌电机73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罩731,保护罩731的外侧四周设有若干透气孔7311,透气孔7311可以将搅拌电机73的自身热量排出。

所述的若干连接条77的顶部均设有斜角771,斜角771用于在向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添加胶料时,胶料挂在连接条77上。

所述的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和料斗刮板76远离连接端的一侧均设有软质刮条13,软质刮条13用于将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壁和底部及料斗6的内壁进行实时清理,防止胶料长时间的粘附在设备上,长时间使用后造成清洁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待混合的胶料和原料通过料斗6加入,打开搅拌电机73,搅拌电机73旋转带动搅拌主轴71旋转,若干搅拌叉7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左右两侧,且若干搅拌叉72均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的若干搅拌叉72靠近缸壁的一侧均安装有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分别固定连接在搅拌主轴71的底部左右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底部内侧,两个料斗刮板76通过连接杆80固定连接在两个搅拌主轴71的顶部,且两个料斗刮板76分别靠近两个料斗6的内壁,搅拌主轴71旋转带动搅拌叉72、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料斗刮板76、连接条77和连接杆80旋转,使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胶料进行混合,内壁刮板74、底部刮板75和料斗刮板76远离连接端的一侧均设有软质刮条13,软质刮条13用于将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的内壁和底部及料斗6的内壁进行实时清理,防止胶料长时间的粘附在设备上,长时间使用后造成清洁困难,在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混合完成后,再由两台抽取泵10通过连接管道5将第一搅拌缸1和第二搅拌缸2内部的胶料抽出送进混合筒3中,混合筒3的内部安装有传送蜗杆9,混合筒3与料嘴4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出料孔31,通过混合筒3内部的传送蜗杆9可以将待混合的胶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筒3与料嘴4的连接处设有若干出料孔31,并通过若干出料孔31进行挤压,可以确保胶料混合的均匀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够有效的确保胶料混合的均匀度,同时可以避免胶料粘附在设备的内部造成难以清洁。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