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客车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766发布日期:2019-11-27 18:4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客车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客车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蓄电量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因而装载有蓄电池的电动客车续航里程不断增加,电动客车还可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因而,电动客车在中短途的旅客运输路线中逐渐替换了传统的以汽油为燃料的客车。在电动客车的生产加工环节的最后一道工序为车体喷漆,由于电动客车体积较大,因而现有的喷漆装置大多结构复杂,而且一套喷漆装置大多只适用于一种车型的喷漆,对于不同规格和不同乘载人数的电动客车的适用性不强,因而增加了电动客车喷漆环节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多种车型且喷漆范围可调的电动客车喷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客车喷漆装置,其包括储漆罐、柔性的输漆管、若干喷漆嘴、支撑架体和可移动喷漆管和移动单元,所述支撑架体设置于待喷漆的电动客车的外部,所述移动单元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体上,所述可移动喷漆管与所述移动单元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移动单元的带动下相对所述支撑架体移动,所述储漆罐和所述喷漆嘴通过输漆管相连接,所述可移动喷漆管的管壁上沿着其轴向中心线的方向在靠近电动客车一侧设置有若干突出于管壁的带有外螺纹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喷漆嘴相匹配连接,所述可移动喷漆管与所述输漆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喷漆装置在移动单元的带动下对可移动喷漆管进行移动,与此同时,设置于可移动喷漆管上的喷漆嘴实现对车体的喷漆。本实用新型的喷漆装置结构较简单,而且喷漆嘴移动灵活,便于对车体不同位置的喷漆,给电动客车的车体的喷漆工艺提供极大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单元包括丝杆滑台、丝杆、与所述丝杆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根滑轨、连接块和伺服电机,所述丝杆滑台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体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体上,所述丝杆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所述丝杆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轨相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于靠近电动客车一侧。因而,连接块在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丝杆的带动下旋转并沿着滑轨移动,从而实现移动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并在所述移动单元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滑动,所述可移动喷漆管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以,可移动喷漆管在固定架的带动下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可移动喷漆管包括沿着与水平面相平行的方向设置的横向可移动喷漆管和沿着垂直于水平面方向设置的纵向可移动喷漆管,所述横向可移动喷漆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上部对应于电动客车车顶上方的位置,所述纵向可移动喷漆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两侧对应于电动客车两侧的位置。通过在电动客车的车顶和车两侧均设置有可移动喷漆管,因而能够确保对电动客车的更佳的喷漆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呈倒“u”形,所述固定架的上横梁部位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可移动喷漆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上横梁部位,所述纵向可移动喷漆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架的垂直梁部位,所述横向可移动喷漆管和所述纵向可移动喷漆管分别与所述输漆管相连通。固定架的倒“u”型的结构能够实现对可移动喷漆管的更好的固定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喷漆嘴包括横向喷漆嘴和纵向喷漆嘴,所述横向喷漆嘴固定于所述横向可移动喷漆管上且其开口朝向电动客车的顶部,所述纵向喷漆嘴固定于所述纵向可移动喷漆管上且其开口朝向电动客车的侧壁。

更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喷漆嘴的喷漆孔设置于所述纵向喷漆嘴的上半部分。由此,避免了在对车侧壁进行喷漆时喷出的漆液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而对喷漆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喷漆装置的储漆罐为两个,并且分别与所述横向可移动喷漆管和所述纵向可移动喷漆管连接。通过将横向可移动喷漆管和纵向可移动喷漆管分别与输漆管相连通实现了对车顶和车两侧喷漆过程的独立控制,因而能够实现更佳的喷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喷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储漆罐相连通的压力泵。因而使得储漆罐内的漆液能够更快速而均匀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客车喷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口相匹配的带有内螺纹的盖体。因此,在需要缩小喷漆装置的喷漆范围时,将盖体与连接口连接即可,由此能够满足多种不同规格的电动客车的喷漆需求以及对车体不同部位的喷漆需求,极大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喷漆装置的适用范围,为实际应用带来极大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于横向可移动喷漆管上的横向喷漆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于纵向可移动喷漆管上的纵向喷漆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漆罐、2-输漆管、31-横向喷漆嘴、32-纵向喷漆嘴、4-支撑架体、51-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2-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3-连接口、61-丝杆滑台、62-丝杆、63-滑轨、64-连接块、65-伺服电机、7-固定架、8-压力泵、9-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动客车喷漆装置包括储漆罐1、柔性的输漆管2、横向喷漆嘴31、纵向喷漆嘴32、支撑架体4、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2、移动单元、固定架7和压力泵8。储漆罐1与输漆管2相连接,压力泵8与储漆罐1相连接,因而便于储漆罐1内的漆液快速喷出。

待喷漆的电动客车停放于支撑架体4内,移动单元固定于支撑架体4的上部,固定架7与移动单元固定连接,并在移动单元的带动下移动。本实施例的横向喷漆嘴31固定于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上,其开口朝向电动客车的顶部,如图3所示,横向喷漆嘴31为均匀设置有若干喷漆孔的圆形。纵向喷漆嘴32固定于纵向可移动喷漆管32上且其开口朝向电动客车的侧壁,如图4所示,纵向喷漆嘴32的喷漆孔仅设置于纵向喷漆嘴32的上半部分,由于对车侧壁进行喷漆时,喷出的漆液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因而仅在纵向喷漆嘴32的上半部分设置喷漆孔能够确保更均匀的喷漆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7为呈倒“u”形的架体,固定架7的上横梁部位与移动单元固定连接,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固定于固定架7的上横梁部位,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2固定于固定架7的垂直梁部位,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和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2分别与柔性的输漆管2相连通,输漆管2与储漆罐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储漆罐1的数量为一个,并且与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和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2连接。在对电动客车进行喷漆时,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在车顶平移并完成对车顶的喷漆,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2在电动客车两侧平移以完成对车身两侧的喷漆。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将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和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2分别单独连接一个储漆罐1(图中未画出),因而可以实现对车顶和车侧壁喷漆压力的单独控制以达到更佳的喷漆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单元包括丝杆滑台61、丝杆62、用于与丝杆62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根滑轨63、连接块64和伺服电机65,丝杆滑台61固定于支撑架体4的顶部的下侧面,伺服电机65固定于支撑架体4上,丝杆62与伺服电机65的输出轴连接,伺服电机65与丝杆62同轴连接,连接块64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丝杆62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连接块64与滑轨63相连接,连接块64设置于靠近电动客车一侧,固定架7的横梁部位与连接块64固定连接。在对电动客车进行喷漆时,丝杆62在伺服电机65的带动下旋转并带动连接块64沿着滑轨63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架7在电动客车的车头和车尾之间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对电动客车车体的喷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在横向可移动喷漆管51和纵向可移动喷漆管52的管壁上在靠近电动客车一侧沿着其轴向中心线的方向设置有若干突出于管壁的带有外螺纹的连接口53,横向喷漆嘴31和纵向喷漆嘴32与连接口53相匹配连接。本实施例的喷漆装置还包括与连接口53相匹配的带有内螺纹的盖体9,因而,在不需要进行喷漆时将盖体9与连接口53连接,因而,能够喷射漆液的喷漆嘴的喷射范围可控制,从而可匹配不同规格的电动客车以及对车体不同喷漆范围的喷漆。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