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废渣过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0291发布日期:2019-12-03 18:1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废渣过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废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废渣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化工废渣过滤装置中,在对化工废渣进行过滤的过程中,需要同时使用两个电机来分别驱动两个过滤槽进行转动,进而对两个过滤槽内的化工废渣进行过滤,这样就会增加电耗,而且在对化工废渣过滤完之后,由于两个过滤槽均固定于废液缸内,这样就不易对两个过滤槽内的废渣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废渣过滤处理装置,在对化工废渣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能减少电耗,且在对化工废渣过滤完之后,内罐体内的废渣容易清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工废渣过滤处理装置,包括竖直且顶端开口的外罐体,外罐体内设有水平底座,外罐体内底壁与底座底面之间设有使底座上下移动的驱动部件;底座底面中部固定有输出轴竖直向上的电机,底座正上方设有竖直且顶端开口的内罐体,输出轴贯穿底座的底面与顶面且输出轴与底座转动连接,输出轴顶端固定于内罐体外底壁中部位置处,内罐体外底壁与底座顶面之间设有平面轴承,且内罐体外底壁与平面轴承的上圈相固定,底座顶面与平面轴承的下圈相固定;内罐体内侧壁中上部固定连有水平的第一滤网,内罐体侧壁中下部呈滤网状结构,且内罐体侧壁中下部形成第二滤网,第二滤网外侧面上包覆有第一支撑框架,第一支撑框架顶端固定于第二滤网上端的内罐体外侧壁上,第一支撑框架底端固定于第二滤网下端的内罐体外侧壁上,且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外罐体底壁连有排液管。

进一步地,驱动部件包括对称固定于外罐体内底壁左、右部的左、右液压缸,左液压缸的左活塞杆与右液压缸的右活塞杆均竖直向上,左活塞杆顶端固定于底座底面左部位置处,右活塞杆顶端固定于底座底面右部位置处,左、右液压缸同时启动且同时关闭,并且左活塞杆顶端与右活塞杆顶端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左活塞杆竖直中心线的正投影、右活塞杆竖直中心线的正投影以及底座竖直中心线的正投影连成一条直线,并且连成的直线的方向为水平且横向方向。

进一步地,外罐体顶端设有外顶盖;内罐体顶端设有内顶盖。

进一步地,处于外罐体外的排液管末端连有集液箱,处于外罐体外的排液管上连有泵体,且处于外罐体内的排液管内设有第三滤网,第三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的孔径。

进一步地,电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底座底面相应位置处。

进一步地,外罐体与内罐体均呈圆筒形状,且外罐体的竖直中心线与内罐体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第一滤网下表面安装有对第一滤网起支撑作用的第二支撑框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外罐体内设有水平底座,底座底面中部固定有输出轴竖直向上的电机,底座正上方设有竖直且顶端开口的内罐体,输出轴贯穿底座的底面与顶面且输出轴与底座转动连接,输出轴顶端固定于内罐体外底壁中部位置处,内罐体外底壁与底座顶面之间设有平面轴承,且内罐体外底壁与平面轴承的上圈相固定,底座顶面与平面轴承的下圈相固定,内罐体内侧壁中上部固定连有水平的第一滤网,内罐体侧壁中下部呈滤网状结构,且内罐体侧壁中下部形成第二滤网,第二滤网外侧面上包覆有第一支撑框架,第一支撑框架顶端固定于第二滤网上端的内罐体外侧壁上,第一支撑框架底端固定于第二滤网下端的内罐体外侧壁上,这样启动电机后,电机带动内罐体相对底座转动,进而第一滤网以及第二滤网随同内罐体相对底座转动,这样只需一个电机就能使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同时转动,进而能减少电耗;

本实用新型中,外罐体内底壁与底座底面之间设有使底座上下移动的驱动部件,这样启动驱动部件后,底座能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作用下向上移动,进而内罐体随同底座向上移动,当内罐体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关闭驱动部件,然后对第一滤网上的大粒径废渣进行清理,之后再将第一滤网从内罐体内侧壁上拆卸下来,再对第二滤网内侧面上的小粒径废渣进行清理,这样内罐体内的废渣更容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中,处于外罐体外的排液管末端连有集液箱,处于外罐体外的排液管上连有泵体,且处于外罐体内的排液管内设有第三滤网,第三滤网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的孔径,这样下落到大罐体底部内的第二混合物中的废液在泵体的作用下更易通过排液管排入集液箱内,且第三滤网能防止第二混合物中的微小粒径废渣进入排液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座向上移动一定距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内罐体中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分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外罐体,2、底座,3、电机,4、输出轴,5、内罐体,6、平面轴承,7、第一滤网,8、第二滤网,9、第一支撑框架,10、排液管,11、左液压缸,12、右液压缸,13、左活塞杆,14、右活塞杆,15、外顶盖,16、内顶盖,17、集液箱,18、泵体,19、第三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化工废渣过滤处理装置,包括竖直且顶端开口的外罐体1,外罐体1内设有水平底座2,外罐体1内底壁与底座2底面之间设有使底座2上下移动的驱动部件;底座2底面中部固定有输出轴4竖直向上的电机3,电机3通过支架固定于底座2底面相应位置处,底座2正上方设有竖直且顶端开口的内罐体5,输出轴4贯穿底座2的底面与顶面且输出轴4与底座2转动连接,输出轴4顶端固定于内罐体5外底壁中部位置处,内罐体5外底壁与底座2顶面之间设有平面轴承6,且内罐体5外底壁与平面轴承6的上圈相固定,底座2顶面与平面轴承6的下圈相固定;内罐体5内侧壁中上部固定连有水平的第一滤网7,第一滤网7下表面安装有对第一滤网7起支撑作用的第二支撑框架,内罐体5侧壁中下部呈滤网状结构,且内罐体5侧壁中下部形成第二滤网8,第二滤网8外侧面上包覆有第一支撑框架9,第一支撑框架9顶端固定于第二滤网8上端的内罐体5外侧壁上,第一支撑框架9底端固定于第二滤网8下端的内罐体5外侧壁上,且第一滤网7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8的孔径;外罐体1底壁连有排液管10,处于外罐体1外的排液管10末端连有集液箱17,处于外罐体1外的排液管10上连有泵体18,且处于外罐体1内的排液管10内设有第三滤网19,第三滤网19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8的孔径。

其中,驱动部件包括对称固定于外罐体1内底壁左、右部的左液压缸11、右液压缸12,左液压缸11的左活塞杆13与右液压缸12的右活塞杆14均竖直向上,左活塞杆13顶端固定于底座2底面左部位置处,右活塞杆14顶端固定于底座2底面右部位置处,左液压缸11、右液压缸12同时启动且同时关闭,并且左活塞杆13顶端与右活塞杆14顶端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左活塞杆13竖直中心线的正投影、右活塞杆14竖直中心线的正投影以及底座2竖直中心线的正投影连成一条直线,并且连成的直线的方向为水平且横向方向。

其中,外罐体1顶端设有外顶盖15,内罐体5顶端设有内顶盖16,这样在对待过滤化工废渣进行过滤的过程中,外罐体1与内罐体5均相对密闭,这样废液不易溅到外罐体1外。

其中,处于外罐体1外的排液管10末端连有集液箱17,处于外罐体1外的排液管10上连有泵体18,且处于外罐体1内的排液管10内设有第三滤网19,第三滤网19的孔径小于第二滤网8的孔径。

其中,外罐体1与内罐体5均呈圆筒形状,且外罐体1的竖直中心线与内罐体5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工作过程:打开外顶盖15与内顶盖16,将待过滤化工废渣倒入内罐体5内,待过滤化工废渣进而下落到第一滤网7上,然后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内罐体5相对底座2转动,进而第一滤网7以及第二滤网8随同内罐体5相对底座2转动,第一滤网7上的待过滤化工废渣随同第一滤网7相对底座2转动,转动过程中的待过滤化工废渣中的废液以及小粒径废渣透过第一滤网7下落到内罐体5底部内,转动过程中的待过滤化工废渣中的大粒径废渣留在第一滤网7上,下落到内罐体5底部内的废液与小粒径废渣形成第一混合物,转动过程中的第一混合物中的废液与微小粒径废渣透过第二滤网8下落到大罐体底部内,转动过程中的第一混合物中的小粒径废渣留在第二滤网8内侧面上,下落到大罐体底部内的废液与微小粒径废渣形成第二混合物,第二混合物通过排液管10向外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机3,然后同时启动左液压缸11、右液压缸12,左、右活塞杆14带动底座2向上移动,内罐体5随同底座2向上移动,当内罐体5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同时关闭左液压缸11、右液压缸12,然后对第一滤网7上的大粒径废渣进行清理,之后再将第一滤网7从内罐体5内侧壁上拆卸下来,再对第二滤网8内侧面上的小粒径废渣进行清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