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9463发布日期:2020-02-08 00:0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灯模架。



背景技术:

目前,模架是指利用压制或复压生产特定粉末制品用的整套模具。另外模具的支撑也叫模架,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由推出机构、导向机构、预复位机构模脚垫块、座板组成。

如附图4所示的一种双色车灯,包括两侧的车灯罩和中间的连接板,连接板和车灯罩之间的连接多为可拆卸的连接,两侧的车灯罩上带有不同的颜色。双色车灯可以通过模具通过注塑成型,但是在成型之后还是半成品,还需要进行上色。

现有的技术中,对双色车灯进行上色多是通过手工喷漆或者涂抹颜料,也有使用注塑的方法注入颜料时实现上色。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手工上色会花费较多的时间,使用注塑的方法注入颜料时不能达到两侧车灯颜色不同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对双色车灯涂上不同颜色的车灯模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灯模架,包括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中模壳,中模壳朝向第一模壳和朝向第二模壳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朝向中模壳的侧面相互对称;中模壳一侧和第一模壳形成左模腔,中模壳另一侧和第二模壳形成右模腔,左模腔包括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右模腔包括第三模腔和第四模腔,第一模腔和第三模腔水平排列;第一模壳中设置有分隔产品的隔板一,第二模壳中设置有分隔产品的隔板二;第一模壳朝向第一模腔的一侧设置有注料孔一,第二模壳朝向第三模腔的一侧设置有注料孔二;第一模壳远离中模壳的内壁与左模腔内的产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模壳远离中模壳的内壁和右模腔的产品之间留有间隙;中模壳底部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盘和中模壳转动,转动中心线垂直转动盘端面并经过中模壳的重心;左模腔和右模腔位于中模壳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中模壳和两侧的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进行配合形成四处模腔,将半成品的车灯产品放置在左模腔和右模腔中,隔板一和隔板二进行模腔的分隔,使用注料孔一和注料孔二注入颜料,两处注料孔注入的颜色不同;对车灯半成品进行上色时,因为隔板的分隔作用,隔板抵接车灯的连接板,因此上色时只对车灯产品的一侧上色;第一模壳、第二模壳远离中模壳的侧壁与产品之间存在间隙,确保上色可以进行;之后移动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使用驱动机构驱动中模壳转动180度,中模壳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可以继续与中模壳进行配合,再次通过注料孔进行注料,车灯产品上未上色的一侧进行上色;二次上色完成后实现了对半成品的双色车灯两侧涂上不同颜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中模壳包括相互抵接的模壳一和模壳二,模壳一和模壳二在转动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模壳一和第一模壳形成左模腔,模壳二和第二模壳形成右模腔;模壳一和模壳二上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螺栓,模壳一和模壳二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螺纹连接;转动盘通过安装螺栓螺纹安装在模壳一和模壳二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中模壳设置为可以拆卸的两部分,中模壳与转盘通过安装螺栓进行螺纹安装,便于拆卸、拼装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座和安装在驱动座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盘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轴线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转动盘朝向转动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转动板配合的转动槽,转动槽底部向上开设有多处连接槽,转动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槽配合的连接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机构设置为驱动座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板和连接轴与转动盘进行配合,驱动转动盘进行转动,方便进行驱动座和转动盘的连接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座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设置在驱动电机四周,环形槽内安装有滚珠,滚珠沿环形槽进行圆周运动;滚珠上端与转动盘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座和转动盘之间的压力通过滚珠承载,减小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承受的压力;转动盘和驱动座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阻力,方便转动盘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伺服电机,在转动到180度之后,电机会停下,可以实现指定角度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和第四模腔内均设置有一处凸起,凸起设置为半球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四个模腔内均设置凸起,提升对车灯产品的定位效果,凸起设置为半球形,便于在加工完成后将产品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座内设置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竖直设置并位于驱动电机一侧,定位气缸的气缸杆朝向转动盘设置;转动盘上设置有与气缸杆配合的两处定位槽,两处定位槽水平排列并分别位于转动槽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定位气缸和气缸杆的设计,在完成转动之后,使定位气缸处于伸展状态,气缸杆和定位槽进行配合,使得转动盘和中模壳的位置更加稳定,不易发生位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气缸杆顶部自上而下设置有圆柱和下大上小的圆台,定位槽内壁与圆柱、圆台和气缸杆均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缸杆上增加圆柱和圆台的结构,圆柱的面积较小,方便气缸杆进入到定位槽中与定位槽进行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使用第一模壳、第二模壳以及左右对称的中模壳的结构,在中模壳两侧均安装半成品的车灯,使用注料孔可以对模腔内部分的车灯进行上色,转动180度之后可以再次进行注料,对车灯的另一部分进行上色,实现了对车灯涂上不同颜色的效果;

2.使用驱动座和驱动电机作为驱动机构,通过转动板和连接轴实现了驱动电机和转动盘的连接,便于进行转动盘和中模壳的转动并且转动盘和驱动座之间便于分离;

3.增加了定位气缸和定位槽的结构,在完成了中模壳的转动之后,可以使用定位气缸进行定位,使得中模壳的结构更加稳定,进行上色时不易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车灯产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模壳;11、注料孔一;12、隔板一;2、第二模壳;21、注料孔二;22、隔板二;3、中模壳;31、模壳一;32、模壳二;33、安装槽;34、第一模腔;35、第二模腔;36、第三模腔;37、第四模腔;38、凸起;4、转动盘;41、转动槽;42、连接槽;43、定位槽;5、驱动机构;51、驱动座;52、驱动电机;53、转动板;54、连接轴;55、环形槽;56、滚珠;6、定位气缸;61、气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灯模架,包括沿x轴方向两侧设置的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设置在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之间的中模壳3。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朝向中模壳3的一侧相互对称,中模壳3由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组成,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的结构相同并相互对称。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相向的一侧边缘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内设置有连接螺栓,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螺纹连接。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沿x轴方向移动。

参照图1、图2,为进行半成品双色车灯的上色,模壳一31朝向第一模壳1的一侧与第一模壳1形成左模腔,左模腔包括对称的第一模腔34和第二模腔35。模壳二32朝和第二模壳2组合形成右模腔,右模腔包括对称的第三模腔36和第四模腔37。四处模腔的结构相同,均用于放置双色车灯的半成品。第一模腔34与第三模腔36沿x轴排列,第二模腔35与第四模腔37沿x轴方向排列。左模腔和右模腔用于放置半成品的车灯产品,车灯的连接板位于第一模腔34和第二模腔35之间的位置,以及第三模腔36和第四模腔37之间的位置。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底部均设置有两处半球形的凸起38,用于增强车灯与中模壳3之间的连接,使其不易从模腔中脱离。第一模壳1远离模壳一31的一侧内壁与左模腔内的车灯产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模壳1外侧壁开设注料孔一11,注料孔一11与第一模腔34导通。第二模壳2远离模壳二32的一侧内壁与右模腔内的车灯产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模壳2外侧开设注料孔二21(注料孔二21结构与注料孔一11相同图1中标号为虚指),注料孔二21与第三模腔36导通。第一模壳1内设置有分隔产品的隔板一12,隔板一12与车灯的连接架进行抵接,并将第一模腔34和第二模腔35分隔开来。同理在第二模腔35上设置隔板二22,隔板二22将第三模腔36和第四模腔37分隔开来。

参照图1、图3,为调整中模壳3的方向,便于换向后形成不同的颜色,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底部通过安装螺栓螺纹安装有转动盘4,转动盘4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转盘和中模壳3进行转动。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座51和竖直安装在驱动座51内的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转动板53,转动板53水平设置并且轴线和输出轴的轴线重合。转动盘4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转动板53配合的连接槽42,连接槽42底部竖直向上延伸。在转动板53上端面设置有多根与连接槽42配合的连接轴54,通过连接轴54和连接槽42实现了驱动机构5和转动盘4的连接,驱动电机52驱动转动盘4和中模壳3转动。模壳一31和模壳二32连接面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与转动板53轴线重合。

参照图3,为减小中模壳3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在驱动座51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55,环形槽55环绕在驱动电机52四周,环形槽55内活动设置有滚珠56,滚珠56沿环形槽55进行圆周运动,转动盘4下端面与滚珠56抵接。驱动座51和转动盘4之间的压力通过滚珠56承载,减小了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承受的压力,并减小转动盘4转动时产生的摩擦。

参照图3,为增强中模壳3转动后的定位效果,在驱动座51内竖直安装有定位气缸6,定位气缸6位于驱动电机52沿x轴方向的一侧,定位气缸6的气缸杆61朝向转动盘4设置,转动盘4上设置有两处与气缸杆61进行配合的定位槽43,定位槽43位于转动槽41两侧。气缸杆61处于伸张状态时与定位槽43进行卡合,固定转动盘4的位置,定位槽43与气缸杆61配合时,中模壳3两侧朝向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

参照图3,为便于气缸杆61和定位槽43进行配合,气缸杆61顶部自上向下设置有圆柱和圆台的结构,圆台设置为上小下大,圆柱和气缸杆61通过圆台平滑过度,定位槽43与气缸杆61配合并且内壁与圆台、圆台和气缸杆61均抵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将半成品的车灯放置在左模腔和右模腔中,左模腔中的双色车灯两部分位于第一模腔34和第二模腔35中,右模腔的双色车灯两部分位于第三模腔36和第四模腔37中。隔板一12与隔板二22与车灯的连接板抵接并且将左模腔和右模腔中的两个模腔分隔开来。通过注料孔一11注入颜料,对第一模腔34中的部分车灯产品进行上色,同时通过注料孔二21对第三模腔36的部分车灯产品进行上色。注料孔一11和注料孔二21注入的颜料颜色不同。第一次上色完成之后,两处车灯各有一部分被涂上颜色。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向两侧移动,车灯产品依旧放置在模腔内,驱动电机52驱动中模壳3转动180度,定位气缸6进入伸展状态,气缸杆61与定位槽43抵接,增强了转动盘4和中模壳3结构定位。再次进行第一模壳1和第二模壳2的移动,使得二者再次与中模壳3进行配合。使用两处注料孔注入颜料,在转动中模壳3之前位于第二模腔35和第四模腔37内的车灯产品被涂上颜色,并且同一个车灯产品上的两部分车灯颜色不同,实现了双色车灯上色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