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乳糜血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4290发布日期:2019-12-17 21:55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乳糜血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乳糜血浆的装置。



背景技术:

血浆颜色呈乳白色或混浊状,那就是乳糜血,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脂质对人体而言,就如同汽油之於汽车是重要的能量来源,脂质在体内经由脂蛋白携带至身体各个部位,提供能量需求或储存备用。脂质的种类很多,其中以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较为一般人所熟知。胆固醇是体内最丰富的固醇类化合物,它不但是细胞生物膜及脂蛋白的成分,并可合成胆酸及维生素d,同时也是类固醇类激素的前趋物质,因此对於大多数的组织来说,胆固醇的供给及维持代谢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而人体的固醇类来源包括体内合成及由食物中摄取,但植物性食品不含胆固醇,而是植物固醇,它们不易被人体吸收,摄取过量时反而会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三酸甘油酯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脂质类,大部分的组织都可以利用三酸甘油酯所分解的产物提高热量。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低温倒置离心装置和低温倒置静置装置去除血浆中的乳糜微粒,但传统过滤装置无法将重度乳糜血浆中乳糜微粒与血浆进行分离,过滤后的血浆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实现乳糜微粒与血浆分离的乳糜血浆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滤乳糜血浆的装置,包括外过滤筒、滤芯和缓冲组件,外过滤筒上端螺纹连接有端盖,端盖中心位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上设置有内螺纹,外过滤筒内部底端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位置与安装孔的位置上下对应,外过滤筒侧面下端设置有血浆收集管;

滤芯包括固定套筒和过滤膜,固定套筒底端设置有卡台,固定套筒上端周向设置有螺纹台,固定套筒贯穿安装孔后,螺纹台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卡台与卡槽卡接固定,固定套筒侧面设置有滤槽,固定套筒顶端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注液管和排气管,过滤膜镶嵌设置在滤槽上;

缓冲组件包括扇形缓冲板、套管和调节拉杆;套管位于固定套筒内部,套管的上端与密封盖固定连接,套管侧面设置有滑动槽,调节拉杆活动套设在套管内部,且调节拉杆的上端贯穿密封盖,扇形缓冲板与套管铰接,扇形缓冲板下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滑动槽后与调节拉杆铰接。

进一步地,扇形缓冲板设置有4组,每组设置有4个,每组4个扇形缓冲板均匀铰接在套管的周向,4个扇形缓冲板与套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设置扇形缓冲板能够有效控制进入固定套筒内的乳糜血浆落入固定套筒底部的速率,避免血浆堆积在固定套筒底部,有利于乳糜微粒与血浆的分离。

进一步地,扇形缓冲板上沿着扇形缓冲板直径方向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对乳糜血浆起到导流方向,使乳糜血浆快速流向过滤膜进行过滤分离。

进一步地,套管底端设置有废液盘,废液盘上设置有排液管,排液管贯穿固定套筒和外过滤筒,分离出来的乳糜微粒落入废液盘中,通过排液管排出装置,使得整个装置能够连续工作,避免因清理乳糜微粒而停止过滤工作的进行,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过滤膜采用聚醚砜滤膜,聚醚砜滤膜具有性能稳定、相容性好的优势,而且具有系列的孔径、孔隙率高、纳污量大、可反冲和高温消毒、耐压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外过滤筒、滤芯和缓冲组件进行组装;将待过滤乳糜血浆通过注液管注入固定套筒内,乳糜血浆在扇形缓冲板的作用下,逐渐向固定套筒底部流动,同时经过过滤膜过滤,血浆进入外过滤筒中进行收集;通过向下按压调节拉杆调节扇形缓冲板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乳糜血浆向固定套筒底部流动的速率,同时通过调节扇形缓冲板的倾斜角度能够使得堆积在扇形缓冲板上的乳糜微粒落入废液盘,通过排液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滤筒、滤芯和缓冲组件采用可拆卸连接,减少了装置的维护成本,同时便于对装置进行清理,避免过滤血浆受到细菌污染;设置废液盘和排液管,能够对落入废液盘的乳糜微粒及时排出,使得整个装置能够连续工作,避免因清理乳糜微粒而停止过滤工作的进行,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固定套筒上设置多个滤槽,过滤膜镶嵌设置在多个滤槽内,有效减少了过滤膜所承受的压力,避免过滤膜因压力过大而损坏,延长了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形缓冲板的分布图;

其中,1-外过滤筒、10-端盖、100-安装孔、11-卡槽、12-血浆收集管、2-滤芯、20-固定套筒、200-卡台、201-螺纹台、202-滤槽、203-密封盖、204-注液管、205-排气管、21-过滤膜、3-缓冲组件、30-扇形缓冲板、300-导流槽、31-套管、310-滑动槽、32-调节拉杆、33-连接杆、34-废液盘、34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过滤乳糜血浆的装置,包括外过滤筒1、滤芯2和缓冲组件3,外过滤筒1上端螺纹连接有端盖10,端盖10中心位置有安装孔100,安装孔100上设置有内螺纹,外过滤筒1内部底端设置有卡槽11,卡槽11的位置与安装孔100的位置上下对应,外过滤筒1侧面下端设置有血浆收集管12;

如图1、2所示,滤芯2包括固定套筒20和过滤膜21,固定套筒20底端设置有卡台200,固定套筒20上端周向设置有螺纹台201,固定套筒20贯穿安装孔100后,螺纹台201与安装孔100螺纹连接,卡台200与卡槽11卡接固定,固定套筒20侧面设置有滤槽202,固定套筒20顶端设置有密封盖203,密封盖203上设置有注液管204和排气管205,过滤膜21镶嵌设置在滤槽202上,过滤膜21采用聚醚砜滤膜,聚醚砜滤膜具有性能稳定、相容性好的优势,而且具有系列的孔径、孔隙率高、纳污量大、可反冲和高温消毒、耐压性好;

如图1、3、4所示,缓冲组件3包括扇形缓冲板30、套管31和调节拉杆32;套管31位于固定套筒20内部,套管31的上端与密封盖203固定连接,套管31侧面设置有滑动槽310,调节拉杆32活动套设在套管31内部,且调节拉杆32的上端贯穿密封盖203,扇形缓冲板30设置有4组,每组设置有4个,每组4个扇形缓冲板30均匀铰接在套管31的周向,4个扇形缓冲板30与套管3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4个扇形缓冲板30下端均铰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穿过滑动槽310后与调节拉杆32铰接,设置扇形缓冲板30能够有效控制进入固定套筒20内的乳糜血浆落入固定套筒20底部的速率,避免血浆堆积在固定套筒20底部,有利于乳糜微粒与血浆的分离;扇形缓冲板30上沿着扇形缓冲板30直径方向设置有导流槽300,导流槽300对乳糜血浆起到导流方向,使乳糜血浆快速流向过滤膜21进行过滤分离;套管31底端设置有废液盘34,废液盘33上设置有排液管340,排液管340贯穿固定套筒20和外过滤筒1,分离出来的乳糜微粒落入废液盘34中,通过排液管340排出装置,使得整个装置能够连续工作,避免因清理乳糜微粒而停止过滤工作的进行,有效提高了过滤效率。

使用时,将外过滤筒1、滤芯2和缓冲组件3进行组装;将待过滤乳糜血浆通过注液管204注入固定套筒20内,乳糜血浆在扇形缓冲板30的作用下,逐渐向固定套筒20底部流动,同时经过过滤膜21过滤,血浆进入外过滤筒1中进行收集;通过向下按压调节拉杆32调节扇形缓冲板30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乳糜血浆向固定套筒20底部流动的速率,同时通过调节扇形缓冲板30的倾斜角度能够使得堆积在扇形缓冲板30上的乳糜微粒落入废液盘34,通过排液管340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