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0856发布日期:2019-11-25 22:2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脱硫工艺设计的原氨法脱硫,采用双塔结构和塔外结晶工艺;浓缩塔的主要功能为降温,脱硫为辅助功能,对烟气进行粗脱硫;而脱硫塔主要功能为脱硫和除雾功能。通常的氨法脱硫工艺液汽比约为:6~10,原脱硫工艺设计的液气比约为:3.7,属于较低液气比;脱硫后的烟气除雾,采用两层平板除雾器进行除雾。

原脱硫装置为早期的脱硫工艺氨法脱硫,随着环境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存在所排放烟气的颗粒物浓度超标的缺陷。脱硫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滴,水滴中含有可溶性盐(硫酸铵等),造成烟气颗粒物超标,现有的脱硫烟气颗粒物含量为80~100mg/m3,远高允许标排值40mg/m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降低烟气中夹带的的氨气溶胶和浓盐液,从而降低烟气中的颗粒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喷淋系统和烟气换热系统;所述脱硫喷淋系统包括经管道连接的第一脱硫塔、除雾装置和第二脱硫塔,所述第一脱硫塔和第二脱硫塔上设置有第一喷淋系统,所述第二脱硫塔的顶部设置有丝网除雾器;所述烟气换热系统包括烟气管道、冷空气管道和安装在两者之间的烟气换热器,所述烟气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一脱硫塔的顶部,冷空气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二脱硫塔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淋管、第一循环泵和若干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淋管的第一端连接在塔体的底部,第二端由塔体的顶部伸入塔体内,第一喷嘴安装在第一喷淋管的第二端;所述塔体为第一脱硫塔或第二脱硫塔的塔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冷却管道、换热器和冷却循环泵;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的顶部和底部,冷却循环泵安装在冷却管道上,换热器安装在冷却管道与第二脱硫塔的第一喷淋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喷淋系统,包括第二喷淋管、第二循环泵和若干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淋管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脱硫塔或第二脱硫塔的底部,第二端伸入除雾装置内部,第二喷嘴安装在第二喷淋管的第二端。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装置朝向第二喷淋管的第一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脱硫液补给箱,所述脱硫液补给箱经管道连接至第二喷淋管。

进一步的,所述冷空气管道的入口端设置有加热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换热器的下游烟气管道内设置有衬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烟气换热器降低烟气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另一方面通过冷却系统对第二脱硫塔上的循环脱硫液进行降温,从而提高第二脱硫塔内烟气中氨气溶胶效率,大幅降低烟气中的饱和水,洗涤脱硫后降低烟气中所夹带的氨气溶胶和可溶性盐,从而降低烟气中的颗粒物。另外,将脱硫后的烟气与升温后的空气混合,提高脱硫烟气的温度,消除白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脱硫塔;11-第一喷淋管;12-第一喷嘴;13-第一循环泵;2-第二脱硫塔;21-第一喷淋管;22-第一循环泵;23-第一喷嘴;24-丝网除雾器;25-冲洗水喷嘴;3-烟气管道;31-衬胶;4-冷空气管道;41-加热风机;5-烟气换热器;6-除雾装置;61-第二喷淋管;62-第二循环泵;63-第二喷嘴;64-立式除雾器;7-冷却塔;71-冷却管道;72-冷却循环泵;8-换热器;9-脱硫液补给箱;91-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厂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喷淋系统和烟气换热系统。所述脱硫喷淋系统包括经管道连接的第一脱硫塔1、除雾装置6和第二脱硫塔2,第一脱硫塔1和第二脱硫塔2的底部装载有脱硫液,所述第一脱硫塔1和第二脱硫塔2上皆设置有第一喷淋系统。所述第二脱硫塔2的顶部设置有丝网除雾器24,除去烟气中1至5微米以上的小水滴和颗粒物,并在丝网除雾器2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冲洗水喷嘴25,用于对烟气进行冲洗。

具体的,第一脱硫塔1上,所述第一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淋管11、第一循环泵13和若干第一喷嘴12;所述第一喷淋管1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脱硫塔1塔体的底部,第二端由第一脱硫塔1塔体的顶部伸入塔体内,第一喷嘴12安装在第一喷淋管11的第二端。第二脱硫塔2上,所述第一喷淋系统包括第一喷淋管21、第一循环泵22和若干第一喷嘴23;所述第一喷淋管2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脱硫塔2塔体的底部,第二端由第二脱硫塔2塔体的顶部伸入塔体内,第一喷嘴23安装在第一喷淋管21的第二端。两个脱硫塔上的第一喷淋系统作用相同,都是将对应塔体内部的脱硫液抽到脱硫塔的顶部,由喷嘴喷出,实现对内部烟气的脱硫。另外虽然图中未标识,第二脱硫塔2的冲洗水喷嘴25同样连接在第一喷淋管21上,实现冲洗水的供给。

所述烟气换热系统包括烟气管道3、冷空气管道4和安装在两者之间的烟气换热器5,所述烟气管道3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一脱硫塔1的顶部,冷空气管道4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二脱硫塔2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冷空气管道的入口端设置有加热风机41。冷空气先经加热风机41初步加热后,经烟气换热器5与烟气管道3中的烟气进行热交换,空气实现二次加热,同时烟气管道3中的烟气实现了降温。在第二脱硫塔2的顶部,加热后的空气与脱硫后的烟气混合,提高了脱硫烟气的温度,消除了出口处的白烟现象。为了防止未脱硫烟气腐蚀管道,所述烟气换热器5的下游烟气管道内设置有衬胶31。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7、冷却管道71、换热器8和冷却循环泵72;冷却管道7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塔7的顶部和底部,冷却循环泵72安装在冷却管道71上,换热器8安装在冷却管道71与第二脱硫塔2的第一喷淋管21之间。通过换热器8对第一喷淋管21内脱硫液和冷却管道71中冷却液的换热,实现对脱硫液的降温。从而提高脱硫烟气中氨气溶胶效率,大幅降低烟气中的饱和水。经实际检测,温度每降低10℃,烟气中饱和水量下降约70%。

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除雾装置6内设置有立式除雾器64,除雾装置6上还设置有第二喷淋系统,包括第二喷淋管61、第二循环泵62和若干第二喷嘴63;所述第二喷淋管6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脱硫塔2的底部,第二端伸入除雾装置6内部,第二喷嘴63安装在第二喷淋管61的第二端。第二喷淋系统将脱硫液从第二脱硫塔2补充到除雾装置6内,为了使脱硫液留回第二脱硫塔2内,所述除雾装置6朝向第二喷淋管的第一端即第二脱硫塔2方向倾斜设置。请参照图3,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喷淋管6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脱硫塔1的底部,相应的,除雾装置6朝向第一脱硫塔1方向倾斜设置。

为了对除雾装置6及第一脱硫塔1/第二脱硫塔2内进行脱硫液的补充,还包括脱硫液补给箱9,所述脱硫液补给箱9经管道连接至第二喷淋管61,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9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