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3525发布日期:2020-04-10 16:5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属于烟气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烟气净化领域的管束式除雾器由于能耗低、除尘除雾效果好、装卸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运行时尤其在高负荷下存在浆液二次夹带抑制不佳等缺点,易造成出口烟尘浓度超标,挡水环是抑制浆液或冲洗水二次夹带的重要结构,现有管束式除雾器所采用的环形挡水机构存在结构简单,大多采用凸形环的结构(一次挡水板),该种结构挡水效果不佳,在浆液二次夹带抑制效果上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811104379.5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n炉一塔条件下高效气动管束除尘除雾并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连接在一起的高效气动管束除尘除雾并联装置,在使用时,所述高效气动管束除尘除雾并联装置能够与废气处理装置的内壁密封连接在一起。

此外,传统的管束式除雾器六方板为对齐的两块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存在相邻密封板模块结合面密封不严的缺点,同时,在机组检修时,工人站立于管束使除雾器上方,容易将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踩坏或者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变形,导致密封面被破坏,形成烟气走廊(具体参见图7-图1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包括呈六边形结构的密封板本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密封板本体上的三个凸形密封边和三个凹形密封边,以及环形挡水机构、筒体和筒体卡槽;相邻的凸形密封边与凹形密封边交错排布,所述筒体卡槽设置在密封板本体的底部,所述筒体安装在筒体卡槽内,所述环形挡水机构安装在密封板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凸形密封边和三个凹形密封边均固定在密封板本体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挡水机构与筒体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挡水机构包括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所述一次挡板与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二次挡板与一次挡板之间存在5mm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挡板的高度的是一次挡板的高度2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六方密封板的数量为多个,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凸形密封边与相邻另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凹形密封边接触,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密封面。

进一步地,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凸形密封边与相邻另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凹形密封边在竖直方向上存在5mm用于高温下受热膨胀补偿、以防六方密封板产生热应力发生变形的伸缩缝。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的材质均为加强pp。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的工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的工作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如下:在机组正常下运行时,脱硫后夹带有液滴及细粒子的饱和湿烟气自管束式除雾单元的中空筒进入,通过第三级离心式旋流模块时,残存的脱硫浆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除雾器四周的筒壁上形成稳定的液膜,液膜沿着除雾器的筒体内壁向上流动,流动至环形挡水机构的位置时,在环形挡水机构的一次挡板拦截作用下发生停滞,后又在环形挡水机构的二次挡板二次阻挡作用下,避免了液膜被阻挡后产生的二次飞溅现象,烟气中二次夹带的液滴经过二次挡板的二次阻挡作用后,部分液滴重新进入筒体内壁稳定下降的液膜中,在重力作用下随液膜下降,同时在液膜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筒体壁向下流动。

进一步地,每个六方密封板含有三个凸形密封边和三个凹形密封边,六方密封板的三个凸形密封边和三个凹形密封边边分别与相邻六方密封板的三个凹形密封边和三个凸形密封边相结合,凸形密封边压在凹形密封边上形成上下压紧式的密封面,在烟气的冲击作用下,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采用了压紧式密封结构,提高了管束式除雾器相邻密封板之间的密封性及六方密封板的支撑力,同时相邻两个密封六方板相交处形成的密封面留有一定尺寸的伸缩缝,受热时可以提供应力补偿,防止热应力变形。

2、挡水效果更好;该六方密封板由凹凸面共同构成,比常规的密封面性能更加优良,密封效果更佳。

3、抑制浆液或冲洗水二次夹带效果更佳的环形挡水机构,同时压板式的密封结构提高了管束式除雾器的密封性,设计了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伸缩缝,可以防止高温下六方密封板应力变形,同时环形挡水机构与管束式除雾器上六方密封板为一体化设计,方便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六方密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六方密封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个六方密封板组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个六方密封板组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六方密封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的两个六方密封板组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密封板本体1、凸形密封边2、凹形密封边3、环形挡水机构4、筒体5、一次挡板6、二次挡板7、筒体卡槽8、密封面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包括呈六边形结构的密封板本体1,固定在密封板本体1上的三个凸形密封边2和三个凹形密封边3,以及环形挡水机构4、筒体5和筒体卡槽8;相邻的凸形密封边2与凹形密封边3交错排布,三个凸形密封边2和三个凹形密封边3均固定在密封板本体1的边缘;筒体卡槽8设置在密封板本体1的底部,筒体5安装在筒体卡槽8内,环形挡水机构4安装在密封板本体1的底部;环形挡水机构4与筒体5的内壁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环形挡水机构4包括一次挡板6和二次挡板7,一次挡板6与筒体5的内壁接触,二次挡板7与一次挡板6之间存在5mm的缝隙;二次挡板7的高度的是一次挡板6的高度2倍以上;一次挡板6和二次挡板7的材质均为加强pp。

本实施例中的六方密封板的数量为多个,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凸形密封边2与相邻另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凹形密封边3接触,并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密封面9;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凸形密封边2与相邻另一个六方密封板的凹形密封边3在竖直方向上存在5mm用于高温下受热膨胀补偿、以防六方密封板产生热应力发生变形的伸缩缝。

安装时,位于中间的密封板本体1的三个凸形密封边2和三个凹形密封边3与相邻的六块密封板本体1的三个凹形密封边3和三个凸形密封边2相结合,密封板本体1的凸形密封边2压在密封板本体1的凹形密封边3之上,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六道上下压紧式密封面9,提高了密封板本体1的密封性;吸收塔检修时,检修人员站立于管束式除雾器六方密封板上方时,密封面在重力作用下,越压越紧,密封面9不会被破坏。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带挡水机构的管束式除雾器的六方密封板的工作方法,如下:在机组正常尤其高负荷下下运行时,脱硫后夹带有液滴及细粒子的饱和湿烟气自管束式除雾单元的中空筒进入,通过第三级离心式旋流模块时,残存的脱硫浆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到除雾器四周的筒壁上形成稳定的液膜,液膜沿着除雾器的筒体5内壁向上流动,流动至环形挡水机构4的位置时,在环形挡水机构4的一次挡板6拦截作用下发生停滞,后又在环形挡水机构4的二次挡板7二次阻挡作用下,避免了液膜被阻挡后产生的二次飞溅现象,烟气中二次夹带的液滴经过二次挡板7的二次阻挡作用后,部分液滴重新进入筒体5内壁稳定下降的液膜中,在重力作用下随液膜下降,同时在液膜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筒体5壁向下流动。

本实施例中,另外每个六方密封板含有三个凸形密封边2和三个凹形密封边3,六方密封板的三个凸形密封边2和三个凹形密封边3边分别与相邻六方密封板的三个凹形密封边3和三个凸形密封边2相结合,凸形密封边2压在凹形密封边3上形成上下压紧式的密封面9,在烟气的冲击作用下,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尤其在机组高负荷运行条件下,脱硫原烟气量增大时,烟气流速提高,通过管束式除雾器最上级旋流叶片间的烟气流速加大,接近或超过除雾器的临界流速,导致管束式除雾器筒体5内壁表面形成的稳定液膜的流速变高,造成液膜受到环形挡水机构4的阻挡作用后发生撕裂,产生液滴飞溅现象,飞溅后的液滴进入烟气中,造成二次夹带,该装置相比常规管束式除雾器挡水环增加了二次挡板7,液膜被环形挡水机构4的一次挡板6阻挡撕裂后,烟气中二次夹带的液滴经过二次挡板7的二次阻挡作用后,部分液滴重新进入筒壁稳定下降的液膜,在重力作用下,随液膜下降,可以显著地减少管束式除雾器出口烟气中雾滴的二次夹带,降低燃煤机组外排口烟气中的烟尘含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