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3007发布日期:2020-02-14 16:3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实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国内外的杏鲍菇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保龄球形,棍棒形、鼓槌状形、短柄形和菇盖灰黑色形,其中保龄球形和棍棒形在国内栽培种较为广泛。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在国内,杏鲍菇也越来越受到菌类养殖户的青睐。

公开号为cn2052135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杏鲍菇养殖的自动拌料抛料设备,包括沿原料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搅拌机构、抛料机构,其中:搅拌机构包括顶部为半封闭结构的搅拌箱,搅拌箱远离抛料机构的一侧顶部为开口即形成第一进料口,在搅拌箱靠近第一进料口的一侧通过气缸连接有送料筒,在搅拌箱顶部位于封闭部的箱顶上表面设有第一减速电机,搅拌箱内水平设有一垂直于原料传送方向的转轴且转轴的外表面延其长度方向环绕有若干圈螺旋拌料叶,螺旋拌料叶沿转轴的长度方向分为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即第一螺旋拌料叶和第二螺旋拌料叶,转轴与第一减速电机上的电机转轴相互平行且通过设置在箱外的齿轮组传动连接。

该用于杏鲍菇养殖的自动拌料抛料设备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拌料器的拌料方式仅仅是通过旋转来完成,拌料方式较为单一会导致拌料效果不够均匀和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由于拌料器的拌料方式仅仅是通过旋转来完成,拌料方式较为单一会导致拌料效果不够均匀和充分。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包括送料筒、拌抛料箱以及设于拌抛料箱上的出料口,拌抛料箱内设置有用于拌料和抛料的拌抛料装置,拌抛料装置包括转轴沿水平方向垂直于拌抛料箱内壁上的第一转动盘,拌抛料箱另一侧的对应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转动盘相对称的第二转动盘,拌抛料箱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转动盘相互连接的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盘靠第一转动盘的一侧沿自身周长方向设置有连续的波浪形弧面,第一转动盘靠第二转动盘的一侧沿自身周长方向设置有若干与波浪形弧面相抵触的搅拌柱,第二转动盘背离第一转动盘的一侧同轴固定有穿过拌抛料箱内壁的转动柱,转动柱背离第二转动盘的一端固定有用于与拌抛料箱外壁相抵触的限位板,限位板与拌抛料箱之间设有套设于转动柱上的拉伸弹簧,第一转动盘圆周方向的侧壁上等间距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抛料的橡胶刮板。

技术效果:在原料进入到拌抛料箱内后,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盘就行转动,第一转动盘的转动也带动自身上的所有搅拌柱和橡胶刮板进行转动,橡胶刮板的转动可以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抛料作用;而由于所有的搅拌柱均与波浪形弧面相抵触,所以在搅拌柱转动时会推动整个波浪形弧面向第二转动盘的方向进行位移,此时整个第二转动盘也随之向背离第一转动盘的方向进行滑移,又由于限位板和拉伸弹簧的设置,拉伸弹簧始终对第二转动盘施加复位的力,所以当搅拌柱转动至波浪形弧面上的凹面时,第二转动盘会靠第一转动盘的方向进行滑移,所以第二转动盘进行持续的往复运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而所有搅拌柱自身的转动也能对物料进行搅拌,所以使得搅拌效果更加充分,使得整个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同时具有推动和转动两种拌料方式,保证了拌料效果既均匀又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波浪形弧面包括沿自身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任意相邻两弧形凸起之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弧形凹陷,弧形凹陷沿波浪形弧面的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搅拌柱沿第一转动盘的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且与弧形凹陷的位置一一对应。

前所述的一种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搅拌柱的外壁上均匀阵列有若干搅拌凸起,所述搅拌凸起的形状设置为锥尖背离搅拌柱的圆锥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弧形凸起等间距间隔设置可以使得第二转动盘在向背离第一转动盘的方向滑移时,每次的滑移距离都是一致的,而将弧形凹陷等间距间隔设置可以使得第二转动盘在向靠第一转动盘的方向滑移时,每次的滑移距离也都是一致,从而使得整个第二转动盘的往复运动可以保持固定的行程,使得第二转动盘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时更加均匀且充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搅拌柱等间距间隔设置,来使得所有的搅拌柱均与所有的弧形凹陷相互对应,从而使得搅拌柱与整个波浪形弧面之间的连接更加契合,使得第二转动盘的往复运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时由于搅拌柱也与物料相抵触,所以等间距间隔设置的搅拌柱也可以对物料进行均匀充分的拌,加强了整个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的拌料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凸起的设置可以使得搅拌柱对于物料的搅拌效果更好,而将搅拌凸起设置为圆锥体可以通过搅拌凸起的锥尖部分对没有搅拌开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更加便捷且有效的将物料搅打碎,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拌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送料筒;2、拌抛料箱;21、出料口;3、拌抛料装置;4、第一转动盘;41、搅拌柱;411、搅拌凸起;42、橡胶刮板;5、第二转动盘;51、波浪形弧面;511、弧形凸起;512、弧形凹陷;52、转动柱;53、限位板;54、拉伸弹簧;6、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送料筒1和拌抛料箱2,拌抛料箱2上还设置有出料口21;拌抛料箱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拌料和抛料的拌抛料装置3,拌抛料装置3包括设于拌抛料箱2一侧内壁上的第一转动盘4,且第一转动盘4的转轴沿水平方向与拌抛料箱2内壁相互垂直设置,拌抛料箱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转动盘4连接的转动电机6,拌抛料箱2的另一侧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转动盘4对称的第二转动盘5。

第一转动盘4靠第二转动盘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搅拌柱41,搅拌柱41的轴线与第一转动盘4的转轴相互平行设置,同时搅拌柱41沿第一转动盘4的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搅拌柱41的外壁上均匀阵列有若干搅拌凸起411,且搅拌凸起411的形状设置为锥尖背离搅拌柱41的圆锥体,第一转动盘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抛料的橡胶刮板42,且所有的橡胶刮板42均沿第一转动盘4的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

第二转动盘5靠第一转动盘4的一侧设置有连续的波浪形弧面51,波浪形弧面51沿第一转动盘4的圆周方向设置,同时波浪形弧面51与所有的搅拌柱41相互抵触,波浪形弧面51包括分别相互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511和弧形凹陷512,弧形凸起511和弧形凹陷512均沿波浪形弧面51的圆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且弧形凹陷512的位置与搅拌柱41的位置相互一一对应;第二转动盘5背离第一转动盘4的一侧固定有穿过拌抛料箱2内壁的转动柱52,转动柱52与第二转动盘5同轴设置,转动柱52背离第二转动盘5的一端固定有用于与拌抛料箱2外壁相抵触的限位板53,限位板53与拌抛料箱2之间设有套设于转动柱52上的拉伸弹簧54。

在进行拌抛料操作时,首先通过送料筒1将物料送至拌抛料箱2内,转动电机6带动第一转动盘4进行转动,第一转动盘4的转动同时带动所有的橡胶刮板42和搅拌柱41进行转动,橡胶刮板42的转动可以有效的起到抛料作用,而搅拌柱41的转动可以有效的起到拌料作用,又由于搅拌柱41上的搅拌凸起411,将搅拌凸起411设置为圆锥体可以通过搅拌凸起411的锥尖部分对没有搅拌开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更加便捷有效的将物料打碎,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搅拌效果。

搅拌柱41在转动的同时,由于所有的搅拌柱41均与波浪形弧面51相抵触,所以在搅拌柱41转动时会推动整个波浪形弧面51进行位移,此时整个第二转动盘5也随之进行滑移,当搅拌柱41转动至波浪形弧面51上的弧形凸起511时,第二转动盘5会向背离第一转动盘4的方向进行滑移,又由于限位板53和拉伸弹簧54的设置,拉伸弹簧54始终对第二转动盘5施加复位的力,所以当搅拌柱41转动至波浪形弧面51上的弧形凹陷512时,第二转动盘5会向靠第一转动盘4的方向进行滑移,所以第二转动盘5进行持续的往复运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再加上搅拌柱41和搅拌凸起411的搅拌作用,且在拌料和抛料之后,物料可以方便的从出料口21中出来,整个自动输送拌抛料设备同时具有推动和转动两种拌料方式,保证了拌料效果既均匀又充分。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