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5111发布日期:2020-02-14 16:4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泥生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其中干法生产是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中将辊压粉碎后物料直接进行干燥,其粉碎、干燥效果并不好,所以需要在辊压粉碎之前对物料进行预处理,在对物料进行后续处理,以实现好的粉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粉碎效果好、干燥效果好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单元、第一粉碎单元、第一烘干单元、第二粉碎单元、第二烘干单元和出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供料腔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料腔的原料进口和原料出口,所述第一粉碎单元包括挤压腔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挤压腔内的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液压缸以及与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相连接的加压部,所述加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挤压腔的内周面相匹配,所述加压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挤压腔上设置有挤压料入口和若干挤压料出口,若干所述挤压料出口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所述挤压料入口之间,当两所述加压部相向移动时,所述加压部的外周面封堵所述挤压料入口,所述挤压料入口停止向所述挤压腔进料,当两所述加压部反向移动时,所述加压部的外周面脱离所述挤压料入口,所述挤压料入口开始向所述挤压腔进料;所述第一烘干单元包括烘干传输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烘干腔室以及设置在所述烘干腔室内壁上的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烘干传输机构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物料挤压出口的下方,所述烘干传输机构的落料端穿过所述烘干腔室,所述第二粉碎单元包括对称且间隔设置的左挤压辊和右挤压辊,所述左挤压辊和所述右挤压辊之间的挤压间隙位于所述烘干传输机构的落料端的下方,所述第二烘干单元包括两端开口的加热腔室以及与所述加热腔室的侧壁相连通的热风生成腔室,所述加热腔室的上端开口位于所述左挤压辊和所述右挤压辊之间的挤压间隙下方,所述热风生成腔室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吹风机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腔室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腔室内带有螺旋叶片的输出轴,所述出料腔室的进料口与所述加热腔室的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腔室上,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输出驱动电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料腔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供料腔的壳体外侧,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的一端位于所述供料腔内,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优选的,若干所述物料挤压出口均匀设置在所述挤压腔的下部周面上。

优选的,所述烘干传输机构包括传输驱动电机、主动辊、从动辊和传送带,所述传输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辊相连接,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干单元和所述第二粉碎单元之间设置有振动筛分单元,所述振动筛分单元包括筛分组件和振动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筛面以及供所述筛面滑动且对称设置的滑槽,所述筛面位于所述烘干传输机构的落料端的下方,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筛面相连接,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动电机以及与所述振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的凸轮,所述凸轮和所述复位弹性件共同推动所述筛面在所述滑槽内进行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筛面的下方设置有倒锥形集料斗,所述倒锥形集料斗的锥形底部设置有集料出口,所述集料出口位于所述左挤压辊和所述右挤压辊之间挤压间隙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左挤压辊和/或所述右挤压辊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当单侧驱动挤压时,所述左挤压辊或所述右挤压辊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当双侧驱动挤压时,所述左挤压辊和所述右挤压辊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室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热风生成腔室,所述热风生成腔室的出气端倾斜向上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室内设置有v型分料板,所述v型分料板的位置高于所述热风生成腔室与所述加热腔室的连接处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供料腔与一增湿机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装置中采用在第二粉碎单元前设置有第一粉碎单元的方式,使得含水的水泥物料在第一粉碎单元中进行挤压粉碎预处理,避免了仅在第二粉碎单元中进行辊压粉碎存在粉碎效果差的问题;进一步的,采用在第一粉碎单元的挤压腔内相对设置有加压组件的方式,使得挤压腔进料工作和挤压出料工作分开,即通过单独进料、单独粉碎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双向高压力粉碎的技术目的,提高了挤压粉碎效果;更进一步的,采用在挤压腔的周面侧壁上设置若干物料挤压出口,且物料挤压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烘干传输机构进料端的方式,使得挤压腔内的物料呈条形分别从不同的物料挤压出口中挤出,落至烘干传输机构上的物料不会形成大面积的混合体,避免了大面积混合体不易彻底烘干的问题,提高了一次烘干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装置中采用在供料腔内设置有搅拌组件的方式,使得物料在供料腔内就可以完成一次搅拌,避免了物料在挤压腔内混合不彻底的问题,提高了物料混合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装置中采用在第一烘干单元和第二粉碎单元之间设置有振动筛分单元的方式,使得烘干后的物料在振动分散的同时完成筛分工作,不仅使得进入第二粉碎单元的物料更加均匀,还避免了物料中存在较大杂质影响挤压辊使用寿命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装置中采用在筛面下方设置有倒锥形集料斗的方式,避免了由于筛面较大时导致物料不能准确落入挤压间隙的问题,使得筛分后的物料能够以汇集的方式落入挤压间隙内,提高了物料的粉碎有效性和粉碎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装置中采用在加热腔室内设置有v型分料板的方式,使得物料在加热腔室内分流干燥,避免了物料汇集导致干燥效果差的问题,同时v型分料板的扇形表面,使得物料下落的过程中更加的分散,进一步提高了干燥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装置中采用将供料腔与一增湿机构相连接的方式,使得供料腔内物料的湿度得以保证,也可避免人工加湿导致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装置中采用将物料挤压出口均匀设置在挤压腔的下部周面上的方式,使得物料的出料方向仅仅面对烘干传输机构的进料端,这样不仅保证了物料的有效收集,还使得物料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落,保证了物料的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供料腔、2-原料进口、3-原料出口、4-挤压腔、5-液压缸、6-加压部、7-挤压料入口、8-挤压料出口、9-烘干传输机构、10-烘干腔室、11-第一加热装置、12-左挤压辊、13-右挤压辊、14-加热腔室、15-热风生成腔室、16-吹风机、17-第二加热装置、18-出料腔室、19-输出轴、20-输出驱动电机、21-搅拌组件、22-振动筛分单元、23-倒锥形集料斗、24-v型分料板、25-增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粉碎效果好、干燥效果好的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挤压式水泥物料粉碎干燥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单元、第一粉碎单元、第一烘干单元、第二粉碎单元、第二烘干单元和出料单元,进料单元包括供料腔1以及设置在供料腔1的原料进口2和原料出口3,第一粉碎单元包括挤压腔4以及相对设置在挤压腔4内的加压组件,加压组件包括液压缸5以及与液压缸5的伸缩杆相连接的加压部6,加压部6的外周面与挤压腔4的内周面相匹配,加压部6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挤压腔4上设置有挤压料入口7和若干挤压料出口8,若干挤压料出口8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挤压料入口7之间,当两加压部6相向移动时,加压部6的外周面封堵挤压料入口7,挤压料入口7停止向挤压腔4进料,当两加压部6反向移动时,加压部6的外周面脱离挤压料入口7,挤压料入口7开始向挤压腔4进料;第一烘干单元包括烘干传输机构9和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腔室10以及设置在烘干腔室10内壁上的第一加热装置11,烘干传输机构9的进料端位于物料挤压出口的下方,烘干传输机构9的落料端穿过烘干腔室10,第二粉碎单元包括对称且间隔设置的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之间的挤压间隙位于烘干传输机构9的落料端的下方,第二烘干单元包括两端开口的加热腔室14以及与加热腔室14的侧壁相连通的热风生成腔室15,加热腔室14的上端开口位于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之间的挤压间隙下方,热风生成腔室15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吹风机16和第二加热装置17,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腔室18以及设置在出料腔室18内带有螺旋叶片的输出轴19,出料腔室18的进料口与加热腔室14的下端开口相连通,输出轴19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出料腔室18上,输出轴19的一端与输出驱动电机20相连接。

其中,液压缸5、输出驱动电机20、第一加热装置11、第二加热装置17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器件,因此无需对其进行具体限定,并且启动关闭的具体操作,均可以在现有技术中找到相应的成熟技术,如自动开启或手动开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轻松的进行了解,所以无需进行具体的公开;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各部件之间的设置、连接等词,并不对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只要是能够起连接目的以及连接后能够运转既可,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的方式,所以不做具体公开与限定;物料挤压出口的大小根据实际工况做具体的限定即可,形状可以为方形、菱形或圆形,优选的为圆形;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可以都布置在一个机架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不同的机架固定在地面上,具体固定位置和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加压部6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柱板;工作过程:含水物料(在物料中洒水)通过人工或物料提升机的方式,通过原料进口2填入供料腔1中,物料通过两个原料出口3流出供料腔1并通过相应的物料挤压入口进入挤压腔4中,物料在相对设置的两液压缸5和两加压部6的推动下向物料挤压出口移动,物料在推力的作用下呈条形挤出挤压腔4,其中,当两加压部6相向移动时,加压部6的外周面封堵挤压料入口7,挤压料入口7停止向挤压腔4进料,当两加压部6反向移动时,加压部6的外周面脱离挤压料入口7,挤压料入口7开始向挤压腔4进料;条形物料落在烘干传输机构9上,烘干传输机构9带动物料进入烘干腔室10内,烘干腔室10内的第一加热装置11(第一加热装置11为现有技术中的热风加热或电磁感应加热或热辐射加热,第一加热装置11的设置位置及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对条形物料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物料落到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之间的挤压间隙中,运动中的左右挤压辊13对物料进行二次挤压粉碎,随后粉碎后的物料进入加热腔室14内,热风生成腔室15输入加热腔室14内的热风对物料进行二次干燥,随后物料进入出料腔室18,并在带有螺旋叶片的输出轴19的作用下送出出料腔室18,完成物料的粉碎、干燥、输出工作。

为了提高物料的混合均匀性,本实用新型中供料腔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21,搅拌组件21包括相连接的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搅拌电机固定设置在供料腔1的壳体外侧,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的一端位于供料腔1内,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19相连接;即采用在供料腔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21的方式,使得物料在供料腔1内就可以完成一次搅拌,避免了物料在挤压腔4内混合不彻底的问题,提高了物料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物料挤压出口均匀设置在挤压腔4的下部周面上;即采用将物料挤压出口均匀设置在挤压腔4的下部周面上的方式,使得物料的出料方向仅仅面对烘干传输机构9的进料端,这样不仅保证了物料的有效收集,还使得物料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落,保证了物料的收集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烘干传输机构9包括传输驱动电机、主动辊、从动辊和传送带,传输驱动电机与主动辊相连接,传送带设置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其中,烘干传输机构9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传输装置,只是对其结构体积做适应性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烘干单元和第二粉碎单元之间设置有振动筛分单元22,振动筛分单元22包括筛分组件和振动组件,筛分组件包括筛面以及供筛面滑动且对称设置的滑槽,筛面位于烘干传输机构9的落料端的下方,滑槽内设置有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滑槽相连接,另一端与筛面相连接,振动组件包括振动电机以及与振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接的凸轮,凸轮和复位弹性件共同推动筛面在滑槽内进行往复运动;即采用在第一烘干单元和第二粉碎单元之间设置有振动筛分单元22的方式,使得烘干后的物料在振动分散的同时完成筛分工作,不仅使得进入第二粉碎单元的物料更加均匀,还避免了物料中存在较大杂质影响挤压辊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筛面的下方设置有倒锥形集料斗23,所述倒锥形集料23斗的锥形底部设置有集料出口,所述集料出口位于所述左挤压辊和所述右挤压辊之间挤压间隙的上方;即采用在筛面下方设置有倒锥形集料斗23的方式,避免了由于筛面较大时导致物料不能准确落入挤压间隙的问题,使得筛分后的物料能够以汇集的方式落入挤压间隙内,提高了物料的粉碎有效性和粉碎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左挤压辊12和/或右挤压辊13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当单侧驱动挤压时,左挤压辊12或右挤压辊13与驱动电机相连接,当双侧驱动挤压时,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分别与驱动电机相连接。

为了提高加热腔室14内热风对物料的干燥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腔室14的两侧均设置有热风生成腔室15,进一步的,热风生成腔室15的出气端倾斜向上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腔室14内设置有v型分料板24,v型分料板的位置高于热风生成腔室15与加热腔室14的连接处的位置;即采用在加热腔室14内设置有v型分料板的方式,使得物料在加热腔室14内分流干燥,避免了物料汇集导致干燥效果差的问题,同时v型分料板24的扇形表面,使得物料下落的过程中更加的分散,进一步提高了干燥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供料腔1与一增湿机构25相连接;即采用将供料腔1与一增湿机构25相连接的方式,使得供料腔1内物料的湿度得以保证,也可避免人工加湿导致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其中增湿机构25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比如给水泵与喷头的抽水、洒水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