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液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4311发布日期:2020-05-08 14:2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液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溶液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溶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选用a、b两种药液(药剂)进行混合,制备一定浓度的混合液,实际使用时,需要比例接近1:1的混合液,且根据不同需求其接近度不一样,例如偏向以a药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或者偏向以b药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且这些混合液均不要求浓度百分比十分准确,目前采用的高精度的自动化配制仪,虽然能够制备出浓度准确度较高的混合液,且配制效率也较高,但是使用成本较高,尤其是采购设备的成本以及日常养护,对于该种情形的混合液制备其实并不适用,例如配制呈酸性或者碱性或者趋于中性的混合液时,并不要求极高的配制浓度精度,这种情况下,高精度的自动化配制仪器更加不适用,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溶液调配装置,该溶液调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可灵活地根据混合液的浓度进行粗放式的快速配制,经济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溶液调配装置,包括主体,在主体上设有一个出液口,主体内部还左右对称地布置有两个流道,两个流道的出液口汇交于所述出液口处,每个流道的进液口处分别连接有相同的送液管,且每个送液管的入口端连通于主体上对应的连接腔,并通过连接腔底连接的进液管与相应的药剂桶相连,以将两药剂桶内的药剂分别通过一个流道经所述出液口同时注入到调配罐内;

其中,在靠每个所述流道处还设有一个截流塞,两截流塞相连且同步移动,在非工作状态下两截流塞所处的初始位置使得其控制的相应流道具有相同的打开程度,所述截流塞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可在主体内部的滑动腔内以动密封的形式滑动,每个滑动腔均与其对应的连接腔连通,以使得药剂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负压能推动所述活塞在滑动腔内滑动并带动所述截流塞封堵/打开所述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截流塞呈∟型且通过一根水平设置在主体内的可滑动的滑杆连接而形成“π”字型的结构,所述连杆、活塞、滑动腔以及连接腔均位于两截流塞之间。

进一步地,泵送需要逐渐加量的药剂的动力泵安装在该药剂的送液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与滑动腔靠截流塞一侧的腔底之间的连杆上套有限定截流塞初始位置的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塞端面和截流塞腔底相连,以使得在非工作状态下两截流塞所处的初始位置使得其控制的相应流道具有相同的打开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制装置可以实现粗放式的某种主要成分的选择配制,其溶液浓度的精度虽然不能与高精度的配备仪器相比,但是,对于一般的粗放式配制,无疑是经济且适用的。本配制装置能避免主观地依靠手工增加某类药剂来配制以该药剂为主的混合液品质不稳定的问题,尤其适用于那些配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注入速度的药剂添加,以克服人工一次性或者分多次注入时,每次瞬间注入大量药液而造成混合不均甚至剧烈反应的情况;例如,适合需要一边加量添加一边搅拌的混合液,由此可见,该溶液调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非常灵活地根据混合液的浓度进行粗放式的快速配制,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溶液调配装置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溶液调配装置一侧流道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主体1、出液口2、流道3、送液管4、进液管5、滑杆6、活塞7、圆柱弹簧8、连杆9、截流塞10、连接腔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溶液调配装置,包括主体1,在主体1上设有一个出液口2,出液口2上可设置阀门,主体1内部还左右对称地布置有两个流道3,两个流道3的出液口2汇交于所述出液口2处,实际制作时可直接连通后汇交,也可以两流道3的出液口2分别通过一个独立的管路与出液口2相连。在每个流道3的进液口处分别连接有相同的送液管4,可制成开口朝上的半圆形,且每个送液管4的入口端连通于主体1上对应的连接腔11,并通过连接腔11底连接的进液管5与相应的药剂桶相连,以将两药剂桶(图中未示出)内的药剂分别通过一个流道3经所述出液口2同时注入到调配罐内。

本实施例在靠每个流道3处还设有一个截流塞10,两截流塞10相连且同步移动,在非工作状态下两截流塞10所处的初始位置使得其控制的相应流道3具有相同的打开程度,以便初始状态药剂能以相同的流量开始灌注,所述截流塞10通过连杆9与活塞7相连,所述活塞7可在主体1内部的滑动腔内以动密封的形式滑动,每个滑动腔均与其对应的连接腔11连通,以使得药剂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负压能推动所述活塞7在滑动腔内滑动并带动所述截流塞10封堵/打开所述流道3,即活塞7在药剂流动时因为流道3或者管道内部的负压而被吸引移动。

在使用时,若两药剂的注入速度相同则配制出配比为或者接近1:1的比例的混合溶液。在配制调节液之一时,将a药剂和b药剂预先放置在相应的药剂桶内,然后通过两药剂的输送管路上的泵(图中未示出)将药剂朝调配罐内注入,起初注入流量相同,随着灌注的进行,逐步调节增加a药剂的注入量,a药剂所在的管路因为流速加快负压值越大,使得其所在侧的活塞7被吸引移动,带动该侧的截流塞10移动而将其所在流道3进一步打开,由于两截流塞10是连为一体同步移动的,因此另一截流塞10朝逐渐关闭其所在流道3的方向移动,使得与a药剂相对的另一侧的流道3流量减小并最后关闭(如图2所示),从而实现a药剂在逐步增加流量的同时而b药剂相应地逐步减小,使得以a药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溶液形成。同理,制备出以b药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溶液。此时,要获得某一浓度的溶液就比较便利,若需要更加快速而经济地配制出趋于1:1的混合液,则朝两药剂注入速度相同配制出的混合液中加入相应的变速注入形成的混合液则可得到。当然,更加可以快速地配制出分别以a或者b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本实施例提供的配制装置可以实现粗放式的主要成分选择配制,其精度虽不能与高精度的配备仪器相比,但是,对于一般的粗放式配制,经济,适用;避免采用主观地依靠手工增加某类药剂来配制以该药剂为主的混合液,尤其适用于那些配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注入速度的药剂,以克服人工一次性或者分多次注入时,每次瞬间注入大量药液而造成混合不均甚至剧烈反应的情况;例如,适合需要一边逐渐加量添加一边搅拌的混合液。

进一步地,为实现两截流塞10的同步移动,所述截流塞10呈∟型且通过一根水平设置在主体1内的可滑动的滑杆6连接而形成“π”字型的结构,所述连杆9、活塞7、滑动腔以及连接腔11均位于两截流塞10之间。

进一步地,泵送需要逐渐加量的药剂的动力泵(图中未示出)安装在该药剂的送液管4上,以使得连接腔11处的滑动腔内的活塞7更好地利用负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7与滑动腔靠截流塞10一侧的腔底之间的连杆9上套有限定截流塞10初始位置的圆柱弹簧8,所述圆柱弹簧8两端分别与活塞7端面和截流塞10腔底相连,以使得在非工作状态下两截流塞10所处的初始位置使得其控制的相应流道3具有相同的打开程度,而停止工作后截流塞10能很好地复位。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