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喷涂用吊挂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2545发布日期:2020-01-10 15:4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喷涂用吊挂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工件喷涂用吊挂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工件的喷涂工序的布局主要为:在喷涂室和烘干室之间设置环状的连续式轨道,轨道内限定有可沿轨道移动的链条,链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载点,然后根据工件的大小将其挂在合适的挂载点上,如图4所示,然后链条沿着轨道携带工件顺次进入喷涂室和烘干室内,进而实现工件的喷涂与烘干。

但是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链条或者钢绳等作为工件与挂载点之间的连接件,当工件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使用链条或者钢绳分别固定工件的两个点并绑缚在两个挂载点上,但是在该种固定方式下,工件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尤其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轨道内容易沉积杂物,或者轨道与链条产生变形等。工件在喷涂或者烘干工序中,如果产生晃动或者振动,容易影响产品质量,喷涂过程中容易产生喷涂不均,烘干过程中容易导致涂层出现局部裂纹或者局部剥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工件喷涂用吊挂治具,致力于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工件喷涂用吊挂治具,包括

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顶端与链条上的挂载点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下连接杆;

弹性连接组件,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和所述下连接杆的顶端;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下连接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横向滑轨;所述支撑杆套设于所述横向滑轨内,且支撑杆的两端位于所述横向滑轨的外部,所述支撑杆可沿所述横向滑轨限定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在所述开口处向内收缩形成第一凸起;

内杆,所述内杆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开口且与所述下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的顶端向外扩张形成第二凸起;

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套接于所述内杆的外侧,且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杆位于壳体外侧的部分与壳体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波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面包覆有减震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减震层的材质是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向上凸出形成防滑脱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所述弹性减震层和所述支撑杆的材质均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之间设置弹性连接组件,作为工件与链条之间存在减震机构,使得弹性连接组件能够吸收链条移动过程产生的晃动或者振动,从而避免或者减轻工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或者振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喷涂效果与烘干效果,降低喷涂不均或者局部裂纹或者局部剥落情况的发生。另外,通过将支撑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点,即使用过程中,支撑杆两端的支撑点均能够用于承载工件,从而能够将两个或者多个工件连接为一体,从而使工件抵抗晃动或者振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撑杆的局部详图;

图3为图1的a部详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杆,2-下连接杆,21-横向滑轨,3-弹性连接组件,31-壳体,31a-第一凸起,32-内杆,32a-第二凸起,33-减震弹簧,34-波纹管,4-支撑杆,41-减震层,42-防滑脱部,100-轨道,200-挂载点,30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工件喷涂用吊挂治具,包括

上连接杆1,所述上连接杆1的顶端与链条上的挂载点20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下连接杆2;

弹性连接组件3,所述弹性连接组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上连接杆1的底端和所述下连接杆2的顶端;

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与所述下连接杆2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点。

工作时,上连接杆1与轨道100上的挂载点20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然后将工件300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对于小型工件300,可以是一个工件300与一个支撑杆4固定连接,对于较大的工件300,可以是一个工件300与两个支撑杆4连接。通过该吊挂治具的设置,实现工件300与链条上的挂载点200之间的连接,进而能够使链条携带工件300沿着轨道100限定的方向移动,使工件300顺次进入喷涂工序以及烘干工序内进行喷涂与烘干,另外,通过在上连接杆1与下连接杆2之间设置弹性连接组件3,作为工件300与链条之间存在减震机构,使得弹性连接组件3能够吸收链条移动过程产生的晃动或者振动,从而避免或者减轻工件300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或者振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喷涂效果与烘干效果,降低喷涂不均或者局部裂纹或者局部剥落情况的发生。另外,通过将支撑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点,即使用过程中,支撑杆4两端的支撑点均能够用于承载工件300,从而能够将至少两个(一个工件300挂在一个支撑杆4上)或者多个(一个工件300挂在两个支撑杆4上)工件300连接为一体,从而使工件300抵抗晃动或者振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连接杆2的底端设置有横向滑轨21;所述支撑杆4套设于所述横向滑轨21内,且支撑杆4的两端位于所述横向滑轨21的外部,所述支撑杆4可沿所述横向滑轨21限定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将工件300挂在支撑杆4的支撑点上时,先将支撑杆4向着远离工件300的方向移动,以避免支撑杆4对工件300产生干涉,待工件300上升至适宜高度时(此时工件300的挂点与支撑杆4的高度相对应),反向移动支撑杆4,使支撑杆4的支撑点进入工件300的挂点内,从而实现支撑杆4对工件300的支撑。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横向滑轨21的设置,能够使支撑杆4沿着横向滑轨21限定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便捷的在准备阶段将工件300挂在支撑杆4的支撑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连接组件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的顶端与所述上连接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1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31在所述开口处向内收缩形成第一凸起31a;内杆32,所述内杆32套设于所述壳体31内,所述内杆32的底端穿过所述开口且与所述下连接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杆32的顶端向外扩张形成第二凸起32a;减震弹簧33,所述减震弹簧33套接于所述内杆32的外侧,且所述减震弹簧33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一凸起31a和所述第二凸起32a。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壳体31与内杆32分别与上连接杆1与下连接杆2固定连接,然后在壳体31与内杆32之间设置减震弹簧33,从而能够吸收链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有效的降低工件300移动过程中的晃动或者振动。进一步的,所述内杆32位于壳体31外侧的部分与壳体3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波纹管34,通过波纹管34的设计能够使壳体31的内部的空间与外界隔绝,防止粉尘进入壳体31内部,影响弹性连接组件3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4的外侧面包覆有减震层41。优选的,所述减震层41的材质是橡胶。通过在支撑杆4的外侧面包覆减震层41,能够缓冲工件300与支撑杆4,有效的降低噪音的产生,尤其是安装或者拆卸工件300的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均向上凸出形成防滑脱部42,避免工件30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滑脱等意外情况。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杆1、所述下连接杆2、所述弹性减震层41和所述支撑杆4的材质均为金属。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