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553发布日期:2020-01-31 14:24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厢式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厢式压滤机。



背景技术:

压滤机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压滤机由多块滤板和滤框叠合组成滤室,并以压力为过滤推动力的过滤机。压滤机为间歇操作,有板框压滤机、厢式压滤机和立式压滤机类。厢式压滤机滤板两侧凹进,每两块滤板组合成一厢形滤室,省去滤框,滤板中心有一圆孔。悬浮液由此流入各滤室。这种过滤机适用于需要在较高压力下过滤而滤渣不需要洗涤的悬浮液。厢式压滤机是悬浮液固、液两相分离的理想设备,厢式压滤机过滤面积大;流量大,适用范围大,所以在制药、化工、食品、建材等行业有广泛用途,在建筑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能实现滤液回用,滤渣干堆,适应环保要求。

在滤板形成的腔室中残留的过滤物形成滤饼,当过滤物积攒到一定量时,需要及时的将过滤物清除出去,不然会影响过滤的效果,先解除滤板的机械压紧力,单块逐步拉开滤板,滤饼之间掉落到压滤机的下部,需要将滤饼及时运输到制定的位置,现有的一般直接采用收集箱收集,造成运输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厢式压滤机,能够及时间歇的运输过滤物,快捷高效,节约能源。

其解决方案是,厢式压滤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主梁,两主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止推滤板,两主梁之间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主推滤板,两主梁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滤板,滤板位于止推滤板和主推滤板之间,止推滤板背离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在两滤板之间的液压缸,所述滤板下部设有翻板卸料装置,翻板卸料装置包括位于滤板下方的翻板,翻板后侧与机架转动连接,翻板的前侧连接有驱动翻板前侧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与翻板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的固定块、竖向设置驱动油缸、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横向杆,横向杆的两端均设有的固定在机架上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与横向杆运动轨迹一直的滑槽,横向杆两端伸入到对应侧的滑槽内与对应侧的导向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机架的后侧设有运输带,滤板的后侧向外延伸至运输带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能够对过滤物进行很好的聚集,对过滤物的运输方便;节省人工成本;运输带和驱动油缸根据过滤物的量,间歇性的进行工作,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板卸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和图2给出,厢式压滤机,包括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主梁2,两主梁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止推滤板3,两主梁2之间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主推滤板4,两主梁2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滤板5,滤板5位于止推滤板3和主推滤板4之间,止推滤板3背离滤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在两滤板5之间的液压缸6,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5下部设有翻板7卸料装置,翻板7卸料装置包括位于滤板5下方的翻板7,翻板7后侧与机架1转动连接,翻板7的前侧连接有驱动翻板7前侧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翻板7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的固定块8、竖向设置驱动油缸9、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一端与固定块8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驱动油缸9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块8固定连接有横向杆11,横向杆11的两端均设有的固定在机架1上导向板12,导向板12上设有与横向杆11运动轨迹一直的滑槽13,横向杆11两端伸入到对应侧的滑槽13内与对应侧的导向板12滑动连接。

所述机架1的后侧设有运输带14,滤板5的后侧向外延伸至运输带14的上部。

滤板5的表面有沟槽,其凸出部位用以支撑滤布。滤板5的边角上有通孔,组装后构成完整的通道,能通入悬浮液、洗涤水和引出滤液。由液压缸6压紧滤板5。滤板5之间的滤布起密封垫片的作用。由供料泵将悬浮液压入滤室,在滤布上形成滤渣,直至充满滤室。滤液穿过滤布并沿滤板5沟槽流至板框边角通道,集中排出。过滤完毕,可通入清洗涤水洗涤滤渣。洗涤后,有时还通入压缩空气,除去剩余的洗涤液。随后打开压滤机卸除滤渣,清洗滤布,重新压紧滤板5,开始下一工作循环。

当打开压滤机卸除滤渣后,滤渣积攒到翻板7上,当翻板7上的滤渣积累到一定量后,驱动油缸9工作带动连接杆10向上运动,连接杆10通过固定块8带动翻板7转动,翻板7则前侧高后侧低,过滤物流入到过滤带上,驱动油缸9工作的同时运输带14也开始工作,将过滤物运输到需要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能够对过滤物进行很好的聚集,对过滤物的运输方便;节省人工成本;运输带14和驱动油缸9根据过滤物的量,间歇性的进行工作,节省能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