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5430发布日期:2019-12-17 22:0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状物料分级碾磨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动态选粉碾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原料及粉磨系统中,由辊压机或立磨、球磨机、v型选粉机和精细选粉机组成的高效节能工艺系统,有着能耗低、操作方便等特点,在水泥行业越来越普及。但在目前工艺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安装场地较大,选粉效率低从而造成粉磨系统无法达产达标等问题,且成本很高。尤其针对老线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可用空间、资金都有限,且业主要求苛刻等,往往传统的工艺系统及设备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磨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其结构更为紧凑合理,占用场地更小,选粉效率高,成本更低,可以与磨机装配为一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其包括,选粉单元,其包括一级选粉部和二级选粉部,所述一级选粉部沿所述二级选粉部的周向等距分布有四组,所述一级选粉部的顶端具有进料口和进风口,所述二级选粉部的上端具有细粉出料口,下端具有粗粉出料口;以及,粉磨单元,固定于所述选粉单元的下端,所述粗粉出料口向下插入所述粉磨单元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一级选粉部包括外部的第一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被隔板划分为进料区和进风区,两者的底部互相连通,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区的外端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区的外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料区内排列有打散分级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二级选粉部包括外部的第二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分别与所述细粉出料口和粗粉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粉磨单元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二级选粉部的第二空间内还设置有转子笼。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粉磨单元包括研磨腔室、承载组件以及磨辊组件,所述承载组件水平设置于所述研磨腔室内的底部,并能够进行水平旋转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磨辊组件包括外部的摇臂以及固定于所述摇臂上端的磨辊,所述磨辊伸入所述研磨腔室内,并与所述承载组件的上表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粉磨单元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承载组件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大多数磨机结构相比,其特点在于:磨内没有风环,设备阻力较低,节能效果明显;同时立磨和选粉机组合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所需安装空间更小;四个侧进风口沿周向360°均布,使通过转子笼的含细粉风量更为均匀,选粉效率高,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所述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进风带内置组合高效选粉的新型立式磨机。所述新型立式磨机包括选粉单元100和粉磨单元200,两者装配为一体,能够同步实现选粉和磨粉功能,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所需安装空间更小。

具体的,选粉单元100,其包括一级选粉部101和二级选粉部102,两者分别用于初步选粉和二次选粉,能够将物料中的细粉初步筛选分离出来。一级选粉部101沿二级选粉部102的周向等距分布有四组。其中,一级选粉部101包括外部的第一壳体101c以及位于第一壳体101c内的第一空间101d,第一空间101d被隔板101e划分为进料区101d-1和进风区101d-2,两者的底部互相连通。

一级选粉部101的顶端具有进料口101a和进风口101b,进料口101a位于进料区101d-1的外端口,进风口101b位于进风区101d-2的外端口。物料能够从四个进料口101a投入对应的进料区101d-1,同时,进风区101d-2能够外接风机、风道,并向进风区101d-2内鼓入气流,气流进入进料区101d-1后能够有助于一级选粉部101的初步选粉,并将物料吹入二级选粉部102内。

进一步的,进料区101d-1内排列有打散分级叶片101d-11,其可以为折板状,且由上而下排列分布有多层,自进料口101a落下的物料经过多个打散分级叶片101d-11的层层筛分之后,较大粒径的物料能够直接滑入粉磨单元200内,剩余的物料随风进入二级选粉部102内,实现初步选粉。

在本实用新型中,二级选粉部102包括外部的第二壳体102c以及位于第二壳体102c内的第二空间102d。此外,二级选粉部102的上端具有细粉出料口102a,下端具有粗粉出料口102b,第二空间102d分别与细粉出料口102a和粗粉出料口102b连通,第二壳体102c固定于粉磨单元200的顶部。

进一步的,二级选粉部102的第二空间102d内还设置有转子笼102e。转子笼102e为笼状的结构,竖直固定于第二空间102d内,来自一级选粉部101的内的物料能够通过转子笼102e进行二次选粉,最终,细粉能够从上端的细粉出料口102a带出,而粗粉则由于重力作用经过下端的细粉出料口102a进入粉磨单元200内进行进一步的研磨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粉磨单元200固定于选粉单元100的下端,粗粉出料口102b向下插入粉磨单元200的内部。粉磨单元200包括研磨腔室201、承载组件202以及磨辊组件203。

具体的,研磨腔室201为柱状的空心腔室,承载组件202为水平设置的磨盘,其水平安装于研磨腔室201内的底部,并能够进行水平旋转运动。磨辊组件203包括外部的摇臂203a以及固定于摇臂203a上端的磨辊203b,磨辊203b伸入研磨腔室201内,并与承载组件202的上表面接触。磨辊203b为滚轮状,且能够发生旋转。来自粗粉出料口102b的粗粉进入研磨腔室201后直接落于承载组件202上,若此时启动承载组件202和磨辊203b,使得两者均发生各自的旋转,起到研磨粗粉的作用。当粗粉被碾磨成细粉,细粉由于磨盘离心力作用被甩出,随之进入后续系统。

进一步的,粉磨单元200还包括传动组件204,传动组件204能够驱动承载组件202进行旋转。传动组件204可以采用电机,其可以通过减速机与承载组件202的底部进行连接并传动,控制其水平旋转。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大多数磨机结构相比,创新点在于:磨内没有风环,设备阻力较低,节能效果明显;设备组合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所需安装空间更小;四个侧进风口沿周向360°均布,使通过转子笼的含细粉风量更为均匀,选粉效率高,成本更低。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