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豆参生产专用磨浆机。
背景技术:
豆参,一种豆制品,是江西省地方传统特产,部分乡镇方言称之为“豆聪”,“参麸”。主产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选用优质大豆,精炼植物油,进口配料,经传统工艺加工,味鲜独特,富含人体所必需的13种氨基酸,被评为2000年中国九江首届农副产品精品奖。由于豆参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且熟食绵软,是老幼咸宜的佳品。营养丰富堪比人参海产当中有貌不惊人但以营养丰富著称的海参,在九江都昌县,一种名叫豆参的食品在当地家喻户晓。豆参的加工方法是先把豆子磨成豆瓣,除清豆壳,加水浸盖3-4个钟头。豆瓣浸发胀大即上磨,加水细磨成浆,然后冲入开水泡浆,并用棍在浆桶里将浆打匀,接着倒进布袋滤渣。滤出的浆汁再下锅烧开,烧开的浆汁又一次倒进浆桶。加入石膏浆打匀,成豆腐花,随即上轧筋,轧成豆干。将豆干切成阔约半寸,长约两寸余的豆条下油锅煎炸。目前在豆参生产过程中多采用手工磨制或者小型豆浆机磨制,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且磨浆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参生产专用磨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参生产专用磨浆机,包括固定基座、研磨腔、上磨压单元和下磨压单元;所述固定基座上设置有设备机体,设备机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外侧安装落豆漏斗;所述进料口处安装翻转轴,翻转轴两端安装翻转电机,翻转轴上安装拨豆侧板;所述设备机体内部为研磨腔,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弹性伸缩管,弹性伸缩管两侧设置有压缩套筒,压缩套筒内安装电动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管底部连接送料通管,送料通道下方设置有上磨压单元;所述上磨压单元下方对应设置有下磨压单元,下磨压单元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下磨压单元一侧设置有出浆缺口,研磨腔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层;所述研磨腔内侧设置有水平移动轨道,水平移动轨道上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一侧安装牵引电机,滑动块上设置抽吸泵,抽吸泵上连接抽吸管道;所述抽吸泵一侧设置有储料腔,储料腔内设置有加压泵,加压泵上连接送料管道。
优选的,所述落豆漏斗一侧设置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末端设置有自动供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翻转电机安装在设备机体内部,翻转轴侧板设置有均匀间隔分布的拨豆侧板,拨豆侧板的长度与进料口半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磨压单元上设置有对应于送料通管的导料口,送料通管末端设置有连接端,导料口外侧设置有对应于连接端的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抽吸管道末端设置有抽吸嘴,抽吸嘴对应于过滤网上端面设置,过滤网下方的设备机体一侧设置有研磨出口。
优选的,所述水平移动轨道上设置有垂直移动轨道,垂直移动轨道末端对应于上磨压单元顶端,送料管道对应于导料口;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至牵引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料口处翻转电机带动拨豆侧板不断翻转,控制豆子以稳定的速度和频率进入进料口;豆子通过送料通道进入上磨压单元后,驱动电机带动下磨压单元与上磨压单元对豆子进行磨压出浆,豆浆从出浆缺口漏出,经过过滤网过滤流入研磨腔底部,从出浆出口流出;过滤网上残留一部分为磨压不完全的豆渣,加压泵通过送料管道将收集的豆渣送入导料口中进行再次磨压;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可自动反复磨压,磨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基座;2、设备机体;3、进料口;4、落豆漏斗;5、翻转轴;6、翻转电机;7、拨豆侧板;8、研磨腔;9、弹性伸缩管;10、压缩套筒;11、电动伸缩杆;12、送料通管;13、上磨压单元;14、下磨压单元;15、驱动电机;16、出浆缺口;17、过滤网层;18、水平移动轨道;19、滑动块;20、牵引电机;21、抽吸泵;22、抽吸管道;23、储料腔;24、加压泵;25、送料管道;26、垂直移动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豆参生产专用磨浆机,包括固定基座1、研磨腔8、上磨压单元13和下磨压单元14;所述固定基座1上设置有设备机体2,设备机体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外侧安装落豆漏斗4;所述进料口3处安装翻转轴5,翻转轴5两端安装翻转电机6,翻转轴5上安装拨豆侧板7;所述设备机体2内部为研磨腔8,进料口3下方设置有弹性伸缩管9,弹性伸缩管9两侧设置有压缩套筒10,压缩套筒10内安装电动伸缩杆11;所述弹性伸缩管9底部连接送料通管12,送料通管12下方设置有上磨压单元13;所述上磨压单元13下方对应设置有下磨压单元14,下磨压单元14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5;所述下磨压单元14一侧设置有出浆缺口16,研磨腔8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7;所述研磨腔8内侧设置有水平移动轨道18,水平移动轨道18上设置有滑动块19,滑动块19一侧安装牵引电机20,滑动块19上抽吸泵21,抽吸泵21上连接抽吸管道22;所述抽吸泵21一侧设置有储料腔23,储料腔23内设置有加压泵24,加压泵24上连接送料管道25。
进一步的,所述落豆漏斗4一侧设置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末端设置有自动供料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电机6安装在设备机体2内部,翻转轴5侧板设置有均匀间隔分布的拨豆侧板7,拨豆侧板7的长度与进料口3半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上磨压单元13上设置有对应于送料通管12的导料口,送料通管12末端设置有连接端,导料口外侧设置有对应于连接端的卡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管道22末端设置有抽吸嘴,抽吸嘴对应于过滤网17上端面设置,过滤网17下方的设备机体2一侧设置有研磨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轨道18上设置有垂直移动轨道26,垂直移动轨道26末端对应于上磨压单元13顶端,送料管道25对应于导料口;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连接至牵引电机20。
工作原理:固定基座1上设置有设备机体2,设备机体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外侧安装落豆漏斗4;所述进料口3处安装翻转轴5,翻转轴5两端安装翻转电机6,翻转轴5上安装拨豆侧板7;所述设备机体2内部为研磨腔8,进料口3下方设置有弹性伸缩管9,弹性伸缩管9两侧设置有压缩套筒10,压缩套筒10内安装电动伸缩杆11;所述弹性伸缩管9底部连接送料通管12,送料通管12下方设置有上磨压单元13;待磨浆的豆子原料从落豆漏斗4进入研磨腔8,进料口3处翻转电机6带动拨豆侧板7不断翻转,控制豆子以稳定的速度和频率进入进料口3;
所述上磨压单元13下方对应设置有下磨压单元14,下磨压单元14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5;所述下磨压单元14一侧设置有出浆缺口16,研磨腔8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7,豆子通过送料通管12进入上磨压单元13后,驱动电机15带动下磨压单元14与上磨压单元13对豆子进行磨压出浆,豆浆从出浆缺口16漏出,经过过滤网17过滤流入研磨腔8底部,从出浆出口流出;
所述研磨腔8内侧设置有水平移动轨道18,水平移动轨道18上设置有滑动块19,滑动块19一侧安装牵引电机20,滑动块19上设置抽吸泵21,抽吸泵21上连接抽吸管道22;所述抽吸泵21一侧设置有储料腔23,储料腔23内设置有加压泵24,加压泵24上连接送料管道25,过滤网17上残留一部分为磨压不完全的豆渣,牵引电机20带动滑动块19在水平移动轨道18上沿着研磨腔8进行移动,通过抽吸21泵将过滤网17上的豆渣吸入储料腔23内,牵引电机20带动滑动块19在垂直移动轨道26上移动,将储料腔23移动至上磨压单元13顶端;伸缩电机控制伸缩电动杆11带动弹性伸缩管9回缩,送料通管12与导料口分离,加压泵24通过送料管道25将收集的豆渣送入导料口中进行再次磨压。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