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0352发布日期:2020-03-17 15:2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时对需要过滤的液体进行过滤所使用的过滤装置通常都是单层过滤的,过滤程序较为单一,存在着过滤不充分的缺点;例如加工3c产品电子视窗玻璃等超硬材料会使用磨削液,磨削液中会有较多直径小于50微米的磨削粉末,若不将此部分颗粒去除,则这些细小的粉末将会填充至磨削刀具的缝隙中,缩短刀具寿命,同时对加工工件表面质量有影响,这种粉末无法使用常用的不锈钢滤网进行过滤,若使用含滤芯的滤罐进行过滤成本较高,导致磨削液供应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沉淀装置,控制过滤成本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对磨削液中直径小于50微米的磨削粉末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包括用于初步过滤的第一沉淀池、应用浅池沉淀原理的第二沉淀池和应用斜板沉淀原理的第三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深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深度和所述第三沉淀池的深度,所述第三沉淀池中设置有规则排布的斜板,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沉淀池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沉淀池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覆盖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上部开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侧面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管道。

进一步,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在竖直方向上从上到下分层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沉淀池包括两块以上相互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所述斜板。

进一步,所述斜板与所述第三沉淀池底部的夹角为60度。

进一步,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三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三块,分别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斜板倾斜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之间的斜板倾斜的方向不一致。

进一步,所述第三沉淀池的内底部设置有用于沉淀沉淀物的v形的沉淀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三沉淀池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水经过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初步过滤后,在第二沉淀池中进行浅池沉淀,最后在第三沉淀池中进行斜板沉淀,通过三个沉淀池结合,能够有效去除磨削液中直径小于50微米的磨削粉末,同时减少滤芯的使用从而控制过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过滤沉淀装置进行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包括用于初步过滤的第一沉淀池100、应用浅池沉淀原理的第二沉淀池200和应用斜板沉淀原理的第三沉淀池300,第二沉淀池200的深度分别小于第一沉淀池100的深度和第三沉淀池300的深度,第三沉淀池300中设置有规则排布的斜板320,第一沉淀池100、第二沉淀池200和第三沉淀池300依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沉淀装置由三个沉淀池组成,每个沉淀池依次相互连接,第一沉淀池100应用了普通过滤的原理,第二沉淀池200为浅层沉淀池,其应用了浅池沉淀原理,第三沉淀池300应用了斜板沉淀原理,经过三个沉淀池的层层过滤,使液体能被过滤得足够充分;例如加工3c产品电子视窗玻璃等超硬材料会使用磨削液,磨削液中会有较多直径小于50微米的磨削粉末,若不将此部分颗粒去除,则这些细小的粉末将会填充至磨削刀具的缝隙中,缩短刀具寿命,同时对加工工件表面质量有影响,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沉淀装置对磨削液进行多层过滤,能够充分过滤掉磨削液里的微小颗粒,且也能控制过滤成本。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第一沉淀池10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沉淀池100包括滤网110,滤网110覆盖第一沉淀池100的上部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池100设置为两个能增强过滤的效果,第一沉淀池100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滤网110,磨削液先经过滤网110的初次过滤,滤网110能过滤掉磨削液中可能存在的较大的颗粒或异物,如开模时的加工废屑、破损的加工工件或意外掉落入磨削液中的物品等,完成对磨削液的初步过滤;滤网110覆盖第一沉淀池100的上部开口能防止未经过滤的磨削液进入到第一沉淀池100内,保证过滤的可靠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第一沉淀池100的侧面设置有连通第一沉淀池100与第二沉淀池200的管道400。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沉淀池100的侧面设置有一个管道400,经过第一沉淀池100过滤后的磨削液通过管道400流入第二沉淀池200,这样可使磨削液不以过快的速度进行流动,保证了过滤的效果,同时也提高过滤的效率。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第一沉淀池100、第二沉淀池200和第三沉淀池300在竖直方向上从上到下分层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池100、第二沉淀池200和第三沉淀池300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分层设置,一方面节省空间,另一方面能够增大液体流经的行程,达到较好的沉淀过滤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第三沉淀池300包括两块以上相互平行的挡板310,挡板310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斜板320。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10将第三沉淀池300分为不同的沉淀区域,每个沉淀区域中设置有多块倾斜且相互平行的斜板320,每个沉淀区域主要应用斜板理论,能使磨削液中的小颗粒得到进一步的沉淀过滤,能更加增强过滤的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斜板320与第三沉淀池300底部的夹角为60度。

在本实施例中,斜板320与第三沉淀池300底部的夹角为60度时,斜板320沉淀的效果为最佳。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挡板310垂直于第三沉淀池300的底部,挡板310的数量为三块,分别为第一挡板311、第二挡板312和第三挡板313。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10的数量为三块,分别为第一挡板311、第二挡板312和第三挡板313,将第三沉淀池300分为两个沉淀区域,磨削液依次经过不同的沉淀区域进行过滤,合理利用第三沉淀池300的空间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沉淀过滤的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之间的斜板320倾斜的方向与第二挡板312和第三挡板313之间的斜板320倾斜的方向不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11、第二挡板312和第三挡板313将第三沉淀池300分为两个沉淀区域,两个沉淀区域中斜板320倾斜的方向不一致,同时也可在不同的沉淀区域中应用不用材料的斜板320,能使磨削液在不同的沉淀区域中得到不同的沉淀效果,整体上可提高第三沉淀池300的沉淀过滤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第三沉淀池300的内底部设置有用于沉淀沉淀物的v形的沉淀组件33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沉淀池300内底部的v形沉淀组件330可减少斜板320的工作负荷,避免已沉淀到底部的杂质重新混入到上升水流中;同时,v形沉淀组件330遍布第三沉淀池300的底部,当沉淀物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将v形沉淀组件330拿出来进行清洗,保证其循环利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其中,第三沉淀池300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水泵340。

在本实施例中,水泵340用于泵出经过滤沉淀后的磨削液,完成对磨削液的整个过滤沉淀过程。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滤沉淀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初步过滤的第一沉淀池100、一个应用浅池沉淀原理的第二沉淀池200和一个应用斜板沉淀原理的第三沉淀池300,第一沉淀池100、第二沉淀池200、第三沉淀池300在竖直方向上从上而下分层设置且依次连接,其中,两个第一沉淀池100分别设置在第二沉淀池200上方不同的两侧,第二沉淀池200的长度小于第三沉淀池300的长度;每个第一沉淀池100的上部开口覆盖有滤网110,每个第一沉淀池100的侧面设置有连通第一沉淀池100与第二沉淀池200的管道400;第二沉淀池200的深度分别小于第一沉淀池100的深度和第三沉淀池300的深度;第三沉淀池300中设置有垂直于底部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311、第二挡板312和第三挡板313,第一挡板311位于第三沉淀池300的前面;第一挡板311与第二挡板312之间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斜板320,该斜板320往第三沉淀池300的侧面方向倾斜且该斜板320与第三沉淀池300底部的夹角为60度;第二挡板312与第三挡板313之间也设置有多块相互平行的斜板320,该斜板320往第三沉淀池300的前面方向倾斜且该斜板320与第三沉淀池300底部的夹角为60度;另外,第三沉淀池300的内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沉淀沉淀物的v形的沉淀组件330,第三沉淀池300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水泵3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池100、第二沉淀池200和第三沉淀池300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分层设置,一方面节省空间,另一方面能够增大液体流经的行程,达到较好的沉淀过滤效果;第一沉淀池100设置为两个,能增强过滤的效果,第一沉淀池100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滤网110,磨削液先经过滤网110的初次过滤,滤网110能过滤掉磨削液中可能存在的较大的颗粒或异物,如开模时的加工废屑、破损的加工工件或意外掉落入磨削液中的物品等,完成对磨削液的初步过滤,滤网110覆盖第一沉淀池100的上部开口能防止未经过滤的磨削液进入到第一沉淀池100内,保证过滤的可靠性;每个第一沉淀池100的侧面设置有一个管道400,经过第一沉淀池100过滤后的磨削液通过管道400流入第二沉淀池200,这样可使磨削液不以过快的速度进行流动,保证了过滤的效果,同时也提高过滤的效率;由于第二沉淀池200为浅层沉淀池,应用浅层理论,减小液面的深度,并增大液体流经的行程,能使经过第二沉淀池200过滤后的磨削液达到较好的沉淀过滤效果;第三沉淀池300的形状为长方体,第一挡板311、第二挡板312、第三挡板313将第三沉淀池300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第一沉淀区域、第二沉淀区域和抽水区域,斜板320与第三沉淀池300底部夹角为60度时,斜板320对磨削液的过滤效果为最佳;磨削液依次经过第一沉淀区域和第二沉淀区域进行过滤,一方面合理利用第三沉淀池300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在不同的沉淀区域中应用不用材料的斜板320,结合斜板320的材料和斜板320的倾斜方向使第一沉淀区域和第二沉淀区域分别达到不同的过滤效果;第三沉淀池300内底部的v形沉淀组件330可减少斜板320的工作负荷,避免已沉淀到底部的杂质重新混入到上升水流中;同时,v形沉淀组件330遍布第三沉淀池300的底部,当沉淀物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将v形沉淀组件330拿出来进行清洗,保证其循环利用;对磨削液进行过滤时,磨削液首先经过第一沉淀池100上的滤网110过滤后进入到第一沉淀池100的内部,然后沿着第一沉淀池100侧面的管道400进入到第二沉淀池200,经过第二沉淀池200的浅层过滤后沿第二沉淀池200的内侧边缘进入到第三沉淀池300,磨削液在第三沉淀池300里依次经过第一沉淀区域、第二沉淀区域,最后到达抽水区域,抽水区域的水泵340将磨削液泵出过滤沉淀装置,为加工提供清洁的磨削液;磨削液经过多层沉淀池的过滤沉淀,能充分过滤掉磨削液里的微小颗粒,达到较为理想的过滤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