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9559发布日期:2020-04-14 20:5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逆变器柜门上进风口处设有滤网,用于过滤掉外界空气进入到逆变器机体内的杂质。但是现有逆变器柜门上的滤网为内置式结构,安装在柜门内侧。由于逆变器处于长期运行状态,在对逆变器柜门上的滤网进行定期清理时,需要打开柜门,将滤网取下,容易造成有误操作或触电危险,安全性低。此外,滤网通过螺丝安装固定,拆装麻烦,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全性高的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组件、滤网插槽和压条组件,所述滤网插槽包括插槽本体、与所述插槽本体后部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固定在逆变器机体上,所述插槽本体的两端内侧设有导向槽,所述过滤组件竖向插设在导向槽内,所述过滤组件的四周通过压条组件磁吸固定在所述逆变器机体上,所述压条组件包括主体、磁条,所述主体整体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磁条粘接在主体下端,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向外凸伸的脊部,所述主体的中心设有横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向一端延伸的把手。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滤网,所述框架与导向槽配合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框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把手包括第一平行部、斜部和第二平行部,所述第一平行部与斜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平行部与斜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平行部固定在凹槽内。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磁条与主体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接固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插槽本体的底部中心设有漏灰孔,所述插槽本体的下方设有与漏灰孔位置对应的集灰箱,所述集灰箱插设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在逆变器机体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滤网插槽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主体、脊部与把手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过滤组件通过沿着导向槽插设在滤网插槽内,并通过压条组件与逆变器机体固定,便于过滤组件的拆装与更换,同时不需要将逆变器机体柜门打开进行更换,提高更换时的安全性能。通过设有导向槽,便于过滤组件快速沿导向槽插入或抽出,具有导向作用,提高拆装与更换效率,同时防止过滤组件抽插时左右晃动,影响安装效果。

2、压条组件通过粘接在主体下端的磁条与逆变器机体之间具有磁性吸力,从而将过滤组件与逆变器机体进行固定。通过在主体的两侧设有脊部,使脊部与主体之间形成可容纳使用者手指的空间,或者通过抓取主体中心的把手,便于压条组件的卸取,使使用者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将压条组件卸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中滤网插槽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中集灰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中压条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其中:1、逆变器机体;2、滤网插槽;21、插槽本体;22、安装板;23、漏灰孔;24、导向槽;3、过滤组件;31、滤网;32、框架;4、集灰箱;5、支撑架;6、压条组件;61、脊部;62、主体;63、磁条;64、把手;641、第一平行部;642、斜部;643、第二平行部;6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护的逆变器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组件3、滤网插槽2和压条组件6,滤网插槽2包括插槽本体21、与插槽本体21后部连接的安装板22,安装板22可拆卸固定在逆变器机体1上,插槽本体21的两端内侧设有导向槽24,过滤组件3竖向插设在导向槽24内,过滤组件3的四周通过压条组件6磁吸固定在逆变器机体1上。

过滤组件3通过沿着导向槽24插设在滤网插槽2内,并通过压条组件6与逆变器机体1固定,便于过滤组件3的拆装与更换,同时不需要将逆变器机体1柜门打开进行更换,提高更换时的安全性能。通过设有导向槽24,便于过滤组件3快速沿导向槽24插入或抽出,具有导向作用,提高拆装与更换效率,同时防止过滤组件3抽插时左右晃动,影响安装效果。

进一步的,过滤组件3包括框架32和设置在框架32内的滤网31,框架32与导向槽24配合连接,框架3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滤网插槽2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6、图7所示,压条组件6包括主体62、磁条63,主体62整体为倒梯形结构,磁条63粘接在主体62下端,主体62的两侧设有向外凸伸的脊部61,主体62的中心设有横向贯通的凹槽65,凹槽65内设有向一端延伸的把手64。

压条组件6通过粘接在主体62下端的磁条63与逆变器机体1之间具有磁性吸力,从而将过滤组件3与逆变器机体1进行固定。通过在主体62的两侧设有脊部61,使脊部61与主体62之间形成可容纳使用者手指的空间,或者通过抓取主体62中心的把手64,便于压条组件6的卸取,使使用者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将压条组件6卸下。

进一步的,把手64包括第一平行部641、斜部642和第二平行部643,第一平行部641与斜部642的下端连接第二平行部643与斜部642的上端连接,第一平行部641固定在凹槽65内。把手64通过采用向上延伸的结构形式,一方面便于使用者进行抓取,另一方面,通过抓取第二平行部643,并将力依次传递给斜部642、第一平行部641,由此实现对主体62的抓取,减小使用者卸取时所使用的作用力,使使用者仅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将压条组件6卸下。

进一步的,磁条63与主体62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接固定,环氧树脂胶粘接力强、力学性能稳定、稳定性好,能够保证磁条63与主体62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主体62、脊部61与把手64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1、图3、图4所示,插槽本体21的底部中心设有漏灰孔23,插槽本体21的下方设有与漏灰孔23位置对应的集灰箱4,集灰箱4插设在支撑架5上,支撑架5固定在逆变器机体1上。集灰箱4用于收集滤网插槽2上积压的灰尘,在清理时,通过将过滤组件3抽出,采用清理刷将滤网插槽2上的灰尘经漏灰孔23清扫至集灰箱4内,通过抽取集灰箱4,将其内的灰尘清理即可,不需要拆卸滤网插槽2就可以实现清理过程,方便快捷,降低清理成本。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