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零件防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7594发布日期:2020-04-03 14:5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零件防锈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装配零件防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变速箱内的零件在装配前一般需采用先用脱水防锈油清洗干净,再涂抹防锈油的方式进行防锈处理。其中,涂抹防锈油通常采用的是手工涂抹或使用喷壶喷洒防锈油等方式。然而,这种涂抹方式在涂抹时油量不易掌控且用量多;涂抹不均匀且无法保证100%涂抹到位;涂抹过程中滴落的防锈油会严重污染作业环境,无法满足生产现场的安全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涂抹均匀、节省防锈油且不会污染作业环境的装配零件防锈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零件防锈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密闭舱、密闭门、液压泵、油路导管、压缩空气气源、压缩空气导管、滑台结构、油喷头和气喷头,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密闭舱,所述密闭舱内设置有活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滑台结构,所述滑台结构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油喷头和气喷头,所述密闭舱上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所述密闭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液压泵和压缩空气气源,所述液压泵可通过所述油路导管与所述油喷头连接,所述压缩空气气源可通过所述压缩空气导管与所述气喷头连接。

更优的,所述工作台包括支座、分别固定安装在支座的顶部两端的滑台支架和轨道支架、固定安装在轨道支架上的无动力轨道、安装在支座底部的第二接油盘。

更优的,所述滑台结构包括滑台连接块、滑台导轨、气缸安装板、第一气缸、推框组件和滑台本体,所述滑台本体包括底板、与底板平行设置的顶板以及连接底板和顶板同一端的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台支架相匹配的滑台导轨,所述滑台支架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所述气缸安装板,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气缸安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滑台连接块,所述气缸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可与所述滑台连接块连接的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底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所述推框组件,所述底板和顶板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所述油喷头和气喷头。

更优的,所述推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直线轴承、贯穿直线轴承的导柱、固定安装在导柱底端的过桥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底面上的扁形气缸,所述扁形气缸的伸缩端可与所述过桥板连接。

更优的,所述密闭舱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四根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的五块封闭钢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且可与五块封闭钢板形成封闭空间的第一接油盘,所述密闭舱的右侧封闭钢板上活动安装有所述密闭门。

更优的,所述支座靠近所述滑台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密闭舱的顶部通过滑轮安装有拉绳,所述第二气缸可通过所述拉绳驱动所述密闭门开启或关闭。

更优的,所述密闭舱内还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台支架上的接近开关。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液压泵、油路导管及油喷头,这样可在喷涂防锈油时控制油量及油速,防止喷涂过量而造成浪费;同时通过设置压缩空气气源、压缩空气导管及气喷头,这样可对喷涂防锈油后的零件进行高压气动切油处理,使之喷涂均匀、到位且油量适宜。

2、通过设置密闭舱、第一接油盘及第二接油盘,这样不仅可以收集喷涂后滴落的防锈油,防止污染作业环境,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喷涂后的防锈油,节约成本。

3、通过设置可左右滑动的滑台结构和可上下移动的推框组件,同时配合液压泵和压缩空气气源,这样可实现喷涂均匀、到位且油量适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零件防锈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密闭舱未完全示意出);

图2为图1中滑台支架、液压泵、压缩空气气源及滑台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滑台结构及滑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滑台、推框组件及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工作台,11-滑台支架,12-轨道支架,13-支座,14-无动力轨道,15-第二接油盘,16-接近开关,2-密闭舱,21-支撑架,22-封闭钢板,221-密闭门,23-第一接油盘,3-液压泵,31-油路导管,4-压缩空气气源,41-压缩空气导管,5-滑台结构,51-油喷头,52-气喷头,53-滑台连接块,54-滑台导轨,55-气缸安装板,56-第一气缸,57-推框组件,571-直线轴承,572-导柱,573-过桥板,574-扁形气缸,58-滑台本体,581-底板,582-顶板,6-拉绳,7-第二气缸,8-料框,9-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零件防锈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工作台1、密闭舱2、密闭门221、液压泵3、油路导管31、压缩空气气源4、压缩空气导管41、滑台结构5、油喷头51、气喷头52、拉绳6、第二气缸7和接近开关16。

上述工作台1包括支座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座13的顶部左端的滑台支架11、焊接在支座13的顶部右端的轨道支架12、固定安装在轨道支架12上的无动力轨道14以及固定安装在支座13底部的第二接油盘15。在第二接油盘15内还放置有油箱(图中未标识),在油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泵3,该液压泵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油箱和油路导管31连接。在轨道支架12的底部设置有压缩空气气源4,该压缩空气气源4可以是工作车间的管道高压空气,也可以是空气压缩机提供的高压空气。

在上述工作台1的顶部左端固定安装有上述密闭舱2。具体来说,该密闭舱2包括焊接在支座13上的四根支撑架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上的五块封闭钢板22以及固定安装在支座13上且可与五块封闭钢板22形成封闭空间的第一接油盘23。其中,五块封闭钢板22分别设置在密闭舱2的顶面、左右两面和前后两面,而第一接油盘23设置在密闭舱2的底面,而且第一接油盘23还设置在滑台支架11的正下方。还有,在密闭舱2的右侧封闭钢板22上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上述密闭门221,在支座13的左端且在密闭舱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7,在密闭舱2的顶部通过滑轮安装有拉绳6,该拉绳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气缸7的伸缩杆和密闭门221固定连接,这样第二气缸7可根据需要通过拉绳6驱动密闭门221开启或关闭。在密闭舱2内还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滑台支架11的顶部左端的接近开关16,该接近开关16可以设置为红外感应器。

在上述密闭舱2内还设置有活动安装在滑台支架11上的滑台结构5。具体来说,该滑台结构5包括滑台连接块53、滑台导轨54、气缸安装板55、第一气缸56、推框组件57和滑台本体58。其中,滑台本体58包括底板581、与底板581平行设置的顶板582以及与底板581和顶板582的同一端焊接在一起的侧板(图中未标识)。在底板581和顶板582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地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上述油喷头51和气喷头52,该油喷头51和气喷头52分别与油路导管31和压缩空气导管41的一端连接,而油路导管31和压缩空气导管41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液压泵3和压缩空气气源4连接。在底板581的两端固定安装滑台导轨54,该滑台导轨54可与上述滑台支架11相匹配,同时在滑台支架1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上述气缸安装板55,在底板581上靠近气缸安装板55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上述滑台连接块53,在气缸安装板5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可与滑台连接块53连接的上述第一气缸56,即第一气缸56的伸缩杆通过滑台连接块53与滑台本体58连接,这样第一气缸56可根据需要驱动滑台本体58沿滑台支架11左右滑移。在上述底板581上还固定安装有上述推框组件57,该推框组件57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581上的两个直线轴承571、贯穿直线轴承571的导柱572、固定安装在导柱572底端的过桥板573以及固定安装在底板581底面上的扁形气缸574,而且该扁形气缸574的伸缩端可与过桥板573固定连接,这样扁形气缸574可根据需要驱动过桥板573及导柱572上下移动。

上述接近开关16、液压泵3、压缩空气气源4、第一气缸56、扁形气缸574及第二气缸7可设置为通过数控单元集成控制其开启或关闭,实现自动化作业;也可设置为通过单独的开关分别控制其开启或关闭,实现半自动化作业,具体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将装满零件9的料框8通过无动力轨道14推送至密闭门221前,接近开关16识别到料框8位置后,启动第二气缸7使密闭门221开启;将料框8推送至密闭舱2内后,启动第二气缸7使密闭门221关闭;

2、启动液压泵3及第一气缸56使滑台本体58沿滑台支架11左右来回滑移一次,同时通过油喷头51对零件9喷涂防锈油;接着关闭液压泵3、启动压缩空气气源4使滑台本体58左右来回滑移两次,同时通过气喷头52对零件9进行切油,关闭压缩空气气源4及第一气缸56;

3、启动扁形气缸574使过桥板573及导柱572上升,启动第一气缸56使滑台本体58向右滑移,启动第二气缸7使密闭门221开启,最终将料框8推出密闭舱2后,使滑台本体5返回至起始点,密闭门221关闭,过桥板573下降,此时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