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浆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670发布日期:2020-05-12 19:3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浆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碎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浆粉碎机。



背景技术:

粉碎机是将大尺寸的固体物料粉碎至要求尺寸的机械,粉碎时一般固液混合,在化工、冶金、塑料、食品、制药、建筑等领域应用广泛。粗碎机主要用于各行业的粉碎预处理作业,其作用主要是将直径较大的物料加工至直径较小的颗粒状物料。

我国是产煤与煤化工大国,原煤作为煤化工原料时,先要对其粉碎预处理作业。粉碎时原煤需与水混合,称之为煤浆,也称之为水煤浆。理想的状态是粉碎成颗粒外径为0.5mm左右均匀的煤颗粒。现有煤浆粉碎机主要是冲击式粉碎方法,如早先的利用自由滚动的金属球撞击物料粉碎,或利用高速运转的活动锤体和四周固定齿圈的相对运动,使物料经锤齿冲撞、摩擦,彼此间冲击而获得粉碎。由于冲击式粉碎方法需要对撞击物料反复冲击,所以粉碎效率低下,如要应对大量的物料粉碎作业,就需要制造大型粉碎机。由于其冲击对象不能选择,目标是随机性的,经过多次冲击的物料变成了远小于目标颗粒度的细粉,被冲击次数少的远大于目标颗粒度,而没有被冲击到有依旧。所以,现有技术粉碎机一直存在如下缺陷:一是粉碎后的物料大小不一,很不均匀,细粉含量较高;缺陷二是设备占地大而粉碎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粉碎后的物料颗粒均匀,粉碎效率高的粉碎机的煤浆粉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煤浆粉碎机,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口(31)、送料部件、粉碎部件、出料口(36),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件包括由第一电机(27)驱动的螺旋输送器(29)与套装在其外面第一外套筒(30),第一外套筒(30)上设置开口朝上的进料口(31);所述粉碎部件包括筒体(1)与位于筒体(1)内由第二电机(28)驱动的转子(2),所述筒体(1)在转子(2)底面所在端设置底盘(15),底盘(15)外侧设置轴密封装置(16);所述筒体(1)筒壁的下侧区域为用于排出粉碎后物料的筛网区(5),筛网区(5)布满孔径适于排出粉碎后物料的网孔(6),除了筛网区(5)以外部分的筒体(1)内壁设置多个凸起定齿(7),所述凸起定齿(7)沿筒体(1)内壁圆周间隔布置为多排,每排包括沿筒体(1)内壁竖向排列的多个凸起定齿(7),相邻2排凸起定齿(7)之间设置空缺段(8)作为物料移动所需空间;所述转子(2)外周设置多个凸起转齿(9),所述凸起转齿(9)沿转子(2)外周设置至少2排,每排包括沿转子(2)外周竖向排列的多个凸起转齿(9),相邻2排凸起转齿(9)之间设置空缺槽(23)作为物料移动所需空间;所述转子(2)外周的多个凸起转齿(9)与筒体(1)内壁设置的多个凸起定齿(7)之间相互啮合,每2个凸起定齿(7)或每2个凸起转齿(9)之间形成相互供对方嵌入的凹槽(22),相互啮合的所述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之间保留物料目标颗粒大小所需要的间距。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螺旋输送器(29)包括套筒(33)与螺旋环绕在套筒(33)外面的螺旋筋(34),套筒(33)固定套装在第一电机(27)轴外。

所述第二电机(28)固定安装在机台(35)上,所述第二电机(28)轴经连轴器(18)连接转轴(4),所述转轴(4)至少设置一道轴承(17),所述转轴(4)穿过轴密封装置(16)及底盘(15)连接转子(2);所述转子(2)开设轴孔(3),经连接键固定套装在转轴(4)上;所述轴密封装置(16)外侧开设通水口,接入通水管(37);所述筒体(1)外面套装第二外套筒(24),第二外套筒(24)在筛网区(5)下方开设口子朝下的出料口(36)。

所述凸起定齿(7)、凸起转齿(9)的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每2个凸起定齿(7)或每2个凸起转齿(9)之间相互供对应对方嵌入的凹槽(22)的截面也呈对应的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

所有相互啮合的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之间的啮合间距一致,均为物料目标颗粒大小所需要的间距。

所述网孔(6)内侧孔径小而外侧孔径大。

所述筒体(1)包括对半2个半圆周部分,其中1个半圆周部分的内壁全部设置凸起定齿(7),另1个半圆周部分设置所述筛网区(5)。

所述转子(2)包括圆柱体与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3个或4个外侧为同心圆弧面的凸起块(11),每2个相邻螺旋凸起块(11)之间形成物料移动所需空间,每个凸起块(11)的外侧圆弧面分别设置1排凸起转齿(9),沿凸起块(11)竖直方向排列。

所述转子(2)呈螺旋状,包括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3个或4个螺旋凸起块(11),每个螺旋凸起块(11)的外侧圆弧面分别设置1排凸起转齿(9),沿其螺旋凸起块(11)螺旋竖直方向排列,按照转轴(4)的旋转方向,每1排凸起转齿(9)的前侧为切削侧(12),后侧为非切削侧(13),每2个相邻螺旋凸起块(11)之间形成螺旋凹槽作为物料移动所需空间,凸起转齿(9)切削侧(12)与螺旋凹槽之间形成小于90度的锐角,凸起转齿(9)非切削侧(13)与螺旋凹槽之间形成大于90度的钝角。

所述转子(2)底面设置多条用于拨动落底物料的凸起筋(14);所述凸起筋(14)沿其半径方向设置,并沿其圆周均布。

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主要是利用转子外周的凸起转齿的切削侧与筒体内壁的凸起定齿对物料进行切削深度恒定的有效的剪切,相互啮合的凸起转齿与凸起定齿之间的间距就成为经剪切后物料所保留的目标颗粒大小。由于凸起定齿沿筒体内壁圆周间隔布置为多排,每排包括多个沿筒体内壁竖向排列的多个凸起定齿,相邻2排凸起定齿之间设置空缺段作为物料向前移动所需空间;所述转子外周设置多个凸起转齿,所述凸起转齿沿转子外周设置至少2排,每排包括多个沿转子外周竖向排列的多个凸起转齿,相邻2排凸起转齿之间设置空缺槽作为物料向前移动所需空间;上面未被切成目标颗粒度的物料经空缺空间移动至后面的凸起转齿与凸起定齿所在位置继续被剪切,而已经未被切成目标颗粒度的物料会经空缺空间向前移动,或直接从筛网区的网孔落下,很少会被反复剪切;本实用新型粉碎部件装置物料除了受剪切外,很少受有压轧、冲击(打击)、研磨力的作用;所以,经本实用新型粉碎部件装置粉碎的物料颗粒均匀。由于本实用新型粉碎部件装置内部结构合理,设备小而效率高,粉碎效率远远高于现有技术的冲击式的煤浆粉碎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主要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隐藏了外套筒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2个电机各自驱动的部分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5为粉碎部件立体示意图。

图6为螺旋输送器立体示意图。

图7为筒体立体示意图。

图8为内壁全部设置凸起定齿的筒体半圆周部分示意图。

图9为设置筛网区的筒体半圆周部分示意图。

图10为转子、底盘、轴密封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转子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式转子仰视示意图。

图13为设置有3个同心圆弧面凸起块的圆柱体式转子俯视示意图。

图14为设置有4个同心圆弧面凸起块的圆柱体式转子俯视示意图。

图15为矩形齿的筒体半圆周部分示意图。

图16为矩形齿的螺旋式转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图1至图16所示的一种卧式煤浆粉碎机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卧式煤浆粉碎机,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口31、送料部件、粉碎部件、出料口36,送料部件包括由第一电机27驱动的螺旋输送器29与套装在其外面第一外套筒30,第一外套筒30上设置开口朝上的进料口31;粉碎部件包括筒体1与位于筒体1内由第二电机28驱动的转子2,筒体1在转子2底面所在端设置底盘15,底盘15外侧设置轴密封装置16。

如图2、图5、图7所示,筒体1筒壁的下侧区域为用于排出粉碎后物料的筛网区5,筛网区5布满孔径适于排出粉碎后物料的网孔6。如图7、图8、图9所示,除了筛网区5以外部分的筒体1内壁设置多个凸起定齿7,凸起定齿7沿筒体1内壁圆周间隔布置为多排,每排包括沿筒体1内壁竖向排列的多个凸起定齿7,相邻2排凸起定齿7之间设置空缺段8作为物料移动所需空间。

如图11、图12所示,转子2外周设置多个凸起转齿9,凸起转齿9沿转子2外周设置至少2排,从实际效果与可制作性综合考虑,以设置3排或4排为为合适,尤其以设置3排为最合适。每排包括沿转子2外周竖向排列的多个凸起转齿9,相邻2排凸起转齿9之间设置空缺槽23作为物料移动所需空间。如图2、图4、图5所示,转子2外周的多个凸起转齿9与筒体1内壁设置的多个凸起定齿7之间相互啮合,每2个凸起定齿7或每2个凸起转齿9之间形成相互供对方嵌入的凹槽22,相互啮合的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之间保留物料目标颗粒大小所需要的间距。

如图6所示,螺旋输送器29包括套筒33与螺旋环绕在套筒33外面的螺旋筋34,套筒33固定套装在第一电机27轴外。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可设置机台35,第二电机28固定安装在机台35上,第二电机28轴经连轴器18连接转轴4,转轴4至少设置一道轴承17,转轴4穿过轴密封装置16及底盘15连接转子2。

如图2、图10所示,转子2底面设置底盘15,底盘15外侧设置轴密封装置16,轴密封装置16外侧开设通水口,接入通水管37。转轴4穿过底盘15、轴密封装置16。如图11、图12所示,转子2开设轴孔3,经连接键固定套装在转轴4上。如图1、图2所示,筒体1外面套装第二外套筒24,第二外套筒24在筛网区5下方开设口子朝下的出料口36。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工作时利用转子2转动的离心力将物料抛至周边区域,经剪切粉碎至符合目标颗粒大小的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从筛网片众多的网孔6中被抛出,并经出料口36至物料收集器具;不符合目标颗粒大小的物料在其后续物料的推动下移动,由后续的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继续剪切粉碎。物料在移动过程中直至全部被剪切粉碎成符合目标颗粒大小,并在离心力从筛网片众多的网孔6中被抛出,并经出料口36至物料收集器具。

综上,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可从结构上分拆为功能各自独立的送料部件、粉碎部件两部分,送料部件设置有进料口31,粉碎部件设置有出料口36,送料部件由第一电机27驱动,粉碎部件由第二电机28驱动。物料从进料口31送入后即由送料部件输送至粉碎部件内,粉碎部件粉碎后经出料口36排出。此卧式煤浆粉碎机2个电机各自驱动的部分分离状态如图4所示。另外,转轴4从轴密封装置16至轴承17的外露段可加设第三外套筒20,第三外套筒20下方还可设置托脚21与机台35固定连接。

凸起定齿7、凸起转齿9的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每2个凸起定齿7或每2个凸起转齿9之间相互供对应对方嵌入的凹槽22的截面也呈对应的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所有相互啮合的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之间的啮合间距一致,均为物料目标颗粒大小所需要的间距。

凸起定齿7、凸起转齿9的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以三角形为佳。每2个凸起定齿7或每2个凸起转齿9之间相互供对应对方嵌入的凹槽22的截面也呈对应的三角形或梯形或矩形。所有相互啮合的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之间的啮合间距一致,均为物料目标颗粒大小所需要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优选三角形截面方式。图15、图16显示了矩形截面方式,其它图均显示了三角形截面方式,梯形截面方式也可想而知。

如图7、图8、图9所示,筒体1包括对半2个半圆周部分,其中1个半圆周部分的内壁全部设置凸起定齿7,另1个半圆周部分设置筛网区5。网孔6内侧孔径小而外侧孔径大。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物料堵塞在网孔6,保持网孔6出料通畅。

如图13、图14所示,转子2包括圆柱体与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3个或4个外侧为同心圆弧面的凸起块11,每2个相邻螺旋凸起块11之间形成物料移动所需空间8,每个凸起块11的外侧圆弧面分别设置1排凸起转齿9,沿凸起块11竖直方向排列。

如图11、图12所示,转子2以螺旋状为佳,包括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3个或4个螺旋凸起块11,每个螺旋凸起块11的外侧圆弧面分别设置1排凸起转齿9,沿其螺旋凸起块11螺旋竖直方向排列,按照转轴4的旋转方向,每1排凸起转齿9的前侧为切削侧12,后侧为非切削侧13,每2个相邻螺旋凸起块11之间形成螺旋凹槽作为物料移动所需空间8,凸起转齿9切削侧12与螺旋凹槽之间形成小于90度的锐角,凸起转齿9非切削侧13与螺旋凹槽之间形成大于90度的钝角。如13所示,转子2底面设置多条用于拨动落底物料的凸起筋14;凸起筋14沿其半径方向设置,并沿其圆周均布。凸起筋14用于清扫落到底盘15上面的物料,利用转子2转动的离心力将其抛至周边区域,经剪切粉碎至符合目标颗粒大小的物料在离心力从筛网片众多的网孔6中被抛出至物料收集器具;不符合目标颗粒大小的物料由靠近底盘15的下端部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继续剪切粉碎,并在离心力从筛网片众多的网孔6中被抛出,并经出料口36至物料收集器具。

本实用新型卧式煤浆粉碎机工作时,第一电机27经变速箱19驱动螺旋输送器29转动,物料不断地从进料口31送入、由螺旋输送器29向筒体1内输送。第二电机28驱动转轴4转动,被送入筒体1内的物料,被转子2的凸起转齿9与筒体1内壁的凸起定齿7剪切粉碎,经剪切粉碎至符合目标颗粒大小的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从筛网片众多的网孔6中被抛出,并经出料口36至物料收集器具;不符合目标颗粒大小的物料在其后续物料的推动下继续移动,由后续的凸起转齿9与凸起定齿7继续剪切粉碎。物料在移动过程中直至全部被剪切粉碎成符合目标颗粒大小,并在离心力从筛网片众多的网孔6中被抛出,并经出料口36至物料收集器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