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028发布日期:2020-05-20 03:2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框,特别是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属于向含有蛋白质的料液添加酸味添加剂时所采用的辅助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食品饮料行业,包括调配型酸性乳饮料和乳制品的生产和酸性植物蛋百饮料生产,在生产调配过程中酸味添加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等)添加的工艺步骤。在饮料行业的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热水溶解后打入调配罐搅拌均匀后定容。

在实际的添加过程中,由于酸性乳制品或植物蛋白饮料中含蛋白质遇酸时发生凝聚、变性、起花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在目前生产中的解决方法:酸性乳制品或乳饮料调配加酸时,先将产品降温并初步定容,开启搅拌用常温水将柠檬酸稀释或不稀释直接从缸口缓慢加入。

但上述方法存在不足之处:产品的产量较大、柠檬酸较多时柠檬酸稀释添加不方便,添加时完全人工控制,容易出现波动(酸味添加剂的添加不均匀,添加速度波动大),添加速度过快也会出现蛋白变性起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酸味添加剂(比如柠檬酸、苹果酸等酸性添加剂)均匀的添加至调配罐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所述加料框具有框侧壁和框底壁,框底壁上均布的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使得酸味添加剂倒入加料框内时,酸味添加剂均匀的从通孔流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料框时,使调配罐内的搅拌机构对调配罐内的含有蛋白质的料液进行搅拌,然后将加料框插入调配罐的罐口,然后将配好的液态或细颗粒酸味添加剂(比如柠檬酸、苹果酸等酸性添加剂)逐渐不断的倒入加料框内,由于框底壁上均布的多个通孔,通孔的存在控制了酸性添加剂的下流速度,并使得酸味添加剂均匀的匀速的通过通孔进入调配罐的料液中,确保蛋白质不变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料框时,酸味添加剂添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控制的风险,提高了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框侧壁的上部外周设有卡位部,以使加料框可卡在调配罐的罐口。加料框插入调配罐的罐口时,加料框的卡位部卡在调配罐的罐口,能够避免加料框掉入调配罐内。如果没有卡位部的设计,那么需要人工抓住框侧壁的上部,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卡位部是框侧壁的顶端向外侧折弯而形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卡位部为卡位环,或者,所述卡位部为多个卡位条。

可供选择的,所述加料框的顶部设有提手。便于移动加料框,便于将加料框插入调配罐的罐口,也便于将加料框从调配罐的罐口拔出。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两端固定于加料框的顶部,或者,所述提手的两端铰接在加料框的顶部。提手的两端铰接在加料框的顶部时,提手可以升起或放下。

可供选择的,所述框侧壁的下部也均布的开设有多个通孔。使得酸味添加剂可以从框侧壁下部的通孔流下,扩大了酸味添加剂的流入面积,能够增加每秒钟进入调配罐的酸味添加剂的量,提高了酸味添加剂的添加速度。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密度为每平方厘米0.04个-10个。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2厘米-3厘米。

优选的,所述加料框的深度为10厘米-35厘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实用性强,使用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料框时,能够使得酸味添加剂均匀的匀速的通过通孔进入调配罐的料液中,确保蛋白质不变性,酸味添加剂添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控制的风险,提高了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加料框的正视图,其中,加料框呈圆柱状;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其中,卡位部为卡位环;

图4是图1的俯视图,其中,卡位部为多个卡位条;

图5是第二种加料框的正视图,其中,框侧壁的下部均布的开设有多个通孔;

图6是图5的剖面图;

图7是第三种加料框的正视图,其中,加料框呈圆锥台状;

图8是第四种加料框的正视图,其中,加料框的顶部设有提手5。

图中标记:1-框侧壁、2-框底壁、3-通孔、4-卡位部、41-卡位环、42-卡位条、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所述加料框具有框侧壁1和框底壁2,框底壁2上均布的开设有多个通孔3;以使得酸味添加剂倒入加料框内时,酸味添加剂均匀的从通孔流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料框时,使调配罐内的搅拌机构对调配罐内的含有蛋白质的料液进行搅拌,然后将加料框插入调配罐的罐口,然后将配好的液态或细颗粒酸味添加剂(比如柠檬酸、苹果酸等酸性添加剂)逐渐不断的倒入加料框内,由于框底壁2上均布的多个通孔3,通孔3的存在控制了酸性添加剂的下流速度,并使得酸味添加剂均匀的匀速的通过通孔3进入调配罐的料液中,确保蛋白质不变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料框时,酸味添加剂添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控制的风险,提高了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加料框为一体结构。可供选的,所述加料框呈圆柱状,如图1所示;或者,加料框呈圆锥台状,如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加料框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如加料框采用不锈钢制成。优选的,每个通孔3的规格相等;可供选择的,所述通孔3可以为圆孔、椭圆孔、多边形孔或梅花形孔等。

优选的,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框侧壁1的上部外周设有卡位部4,以使加料框可卡在调配罐的罐口。加料框插入调配罐的罐口时,加料框的卡位部4卡在调配罐的罐口,能够避免加料框掉入调配罐内。如果没有卡位部4的设计,那么需要人工抓住框侧壁1的上部,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4是框侧壁1的顶端向外侧折弯而形成的。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卡位部4为卡位环41。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卡位部4为多个卡位条42。

可供选择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加料框的顶部设有提手5。便于移动加料框,便于将加料框插入调配罐的罐口,也便于将加料框从调配罐的罐口拔出。结合卡位部4的设计时,优选的,提手5设置于卡位部4上。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提手5的两端固定于加料框的顶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提手5的两端铰接在加料框的顶部。提手5的两端铰接在加料框的顶部时,提手5可以升起或放下。

可供选择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框侧壁1的下部也均布的开设有多个通孔3。使得酸味添加剂可以从框侧壁1下部的通孔3流下,扩大了酸味添加剂的流入面积,能够增加每秒钟进入调配罐的酸味添加剂的量,提高了酸味添加剂的添加速度。

优选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的孔密度为每平方厘米0.04个-10个。所述通孔3的孔径为0.2厘米-3厘米。所述加料框的深度为10厘米-35厘米。通孔的孔密度、孔径的设计能够按需求控制酸味添加剂的下流速度。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制造出多种规格的加料框,以备使用。比如,酸味添加剂为液态时,可选择较大孔密度,较小孔径的加料框,如通孔3的孔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0个,孔径为0.2厘米。比如,酸味添加剂为细颗粒时,可选择较小孔密度,较大孔径的加料框,如通孔3的孔密度为每平方厘米0.04个,孔径为3厘米。在实际应用中,作为最佳的选择,所述通孔3的孔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4个,孔径为0.8厘米。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向调配罐内添加酸味添加剂的加料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实用性强,使用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料框时,能够使得酸味添加剂均匀的匀速的通过通孔进入调配罐的料液中,确保蛋白质不变性,酸味添加剂添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控制的风险,提高了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