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生产用闪蒸炉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3637发布日期:2020-08-25 18:4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石墨生产用闪蒸炉的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闪蒸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生产用闪蒸炉的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闪蒸干燥机是集干燥、粉碎、筛分于一体的新型连续式干燥设备,特别适用于滤饼状、膏糊状、稀泥浆状石墨的烘干。

目前,公告号为cn2050489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二次闪蒸干燥机,包括热风分配装置、螺旋给料器、空气分配器、干燥塔、搅拌器、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还包括二次干燥塔,二次干燥塔的进风口与干燥塔的出风口连接,二次干燥塔的出风口依次与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连接,二次干燥塔内设有若干个气流分布环,热风分配装置的副管与二次干燥塔连接。该干燥机二次干燥塔底部引入一股高温低湿新风与干燥主机出来的高温高湿气料混合气流混合,可有效防止石墨二次干燥不充分,能进一步提高成品收集率。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石墨一部分会从旋风分离器的下端排出,另一部分会从布袋除尘器内的下端排出,两种石墨由于粒径不同,因此会通过两个装置分别进行排出。但是最终的成品石墨需要将两者进行混合,现有的混合方式都是人工手动进行混合,石墨经过烘干后,温度较高,人工混合后,石墨的温度仍然较高,不便于及时运输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生产用闪蒸炉的混料装置,具有石墨冷却较快,便于及时运输与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石墨生产用闪蒸炉的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和内箱之间设有冷却腔,所述内箱外壁上螺旋缠绕有位于冷却腔内的冷却水管,所述内箱上设有伸出外箱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内箱中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端部伸出外箱连有搅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两种石墨从进料管倒入内箱中,搅拌电机启动,搅拌电机对石墨进行搅拌。冷却水通入冷却水管中,冷却水管对内箱进行吸热,从而对内箱中石墨的温度进行降低,对石墨进行一边搅拌一边冷却,待石墨混合均匀后,石墨的温度得到大幅度降低,可直接进行运输和使用,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内箱外壁上设有向内隆起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水管嵌于冷却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管与冷却槽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提高冷却水管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设有冷却风机,所述外箱设有若干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机启动对冷却腔进行风冷,散热风机与冷却水管相互配合,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内设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对散热孔进行遮挡防护,防止落灰。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靠近搅拌电机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有连接水管,所述搅拌轴的端部伸进连接水管内与连接水管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中空设置,所述搅拌轴朝向连接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伸出外箱的出水管,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驱动口,所述搅拌电机连有皮带,所述皮带穿过驱动口与搅拌轴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的端部在连接水管内转动,操作人员通过连接水管向搅拌轴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出水管排出。冷却水对搅拌轴进行冷却。搅拌轴和冷却水管相互配合,内外同时冷却降温,提高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中空设置与搅拌轴内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内的冷却水注入搅拌叶片内,搅拌叶片对石墨进行搅拌的同时对石墨进行冷却,冷却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外箱内壁上开设有若干条状的支撑槽,所述内箱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与支撑槽相配合的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嵌入支撑槽内,支撑块位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增强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箱的底部设为锥形,所述出料管位于内箱底部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箱中的石墨从出料管集中排出,残留量较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冷却水管的设置,冷却水通入冷却水管中,冷却水管对内箱进行吸热,从而对内箱中石墨的温度进行降低,对石墨进行一边搅拌一边冷却,待石墨混合均匀后,石墨的温度得到大幅度降低,可直接进行运输和使用,使用方便;

2.通过连接水管的设置,操作人员通过连接水管向搅拌轴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对搅拌轴进行冷却,搅拌轴和冷却水管相互配合,内外同时冷却降温,提高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冷却腔;12、进料管;13、出料管;2、外箱;21、外壳;211、散热孔;212、防尘网;213、支撑槽;22、挡板;3、内箱;31、内壳;311、冷却槽;312、支撑块;32、安装板;4、冷却水管;51、搅拌轴;511、进水口;512、出水管;52、搅拌叶片;53、搅拌电机;531、皮带;6、冷却风机;71、连接架;72、连接水管;73、驱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石墨生产用闪蒸炉的混料装置,如图1,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内箱3和外箱2,内箱3与外箱2之间留有冷却腔11,石墨在内箱3中进行搅拌冷却。

如图1和图2,外箱2包括筒状的外壳21,外壳21两端开口,外壳21一端螺栓连接有挡板22,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冷却风机6,外壳2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11,散热孔211内设有防尘网212,防尘网212对散热孔211进行防护,防止落灰。冷却风机6启动,对内箱3进行冷却降温。

如图1,内箱3包括筒状的内壳31,内壳31一端封堵,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安装板32,安装板32中心开设有穿设孔,穿设孔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51,搅拌轴51一端穿过穿设孔位于内壳31中且固定若干搅拌叶片52,搅拌轴51另一端穿过挡板22通过皮带531连有搅拌电机53,搅拌电机53安装于挡板22。搅拌电机53启动,搅拌轴51转动,搅拌叶片52对内箱3中的石墨进行搅拌。

如图1,外壳21的内壁中开设有若干内凹的条状的支撑槽213,支撑槽213与外壳2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内壳31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与支撑槽213相配合的支撑块312。内壳31通过滑动的方式插接于外壳21中,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且支撑块312可增强外壳21与内壳31之间的稳定性。

如图1,内壳31顶部和外壳21顶部开设有正对的进料口,进料口内穿设有进料管12。进料管12一端深入内壳31中,另一端伸出外壳21。内壳31底部呈锥形设置,内壳31底部和外壳21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穿设有出料管13,出料管13一端伸出内壳31中,另一端伸出外壳21。石墨从进料管12进入内壳31中,搅拌轴51和搅拌叶片52对石墨进行搅拌,最终从出料管13排出。

如图1,内壳31的外壁上开设有向内隆起的螺旋形的冷却槽311,冷却槽311内嵌有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的两端伸出外壳21。石墨在内箱3中进行搅拌时,冷却水进入冷却水管4中,冷却水管4对内箱3进行冷却,与散热风机相互配合,提高冷却效果。

如图1,搅拌轴51中空设置,搅拌叶片52中空设置与搅拌轴51内部相连通。搅拌轴51在进行搅拌时,冷却水注入搅拌轴51内,搅拌叶片52和搅拌轴51转动对石墨进行冷却搅拌。搅拌轴51从内箱3内部对石墨进行降温冷却,冷却水管4和散热风机从内箱3外部对石墨进行冷却,三者相互配合,提高冷却效果。

如图1和图2,挡板22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架71,连接架71的端部固定有连接水管72,搅拌轴51的端部穿过连接架71插入连接水管72内并与连接水管72转动连接。连接架71上开设有驱动口73,皮带531穿过驱动口73内与搅拌轴51相连。搅拌电机53启动,皮带531带动搅拌轴51转动。

如图1,搅拌轴51朝向连接水管72的一端设有进水口511,内壳31的底部固定有出水管512,出水管512一端与搅拌轴51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外壳21。冷却水从连接水管72进入搅拌轴51内,并从出水管512排出。

具体实施过程:操作人员将石墨从进料管12倒入内箱3中,搅拌电机53和散热风机启动,冷却水分别进入冷却水管4和连接水管72内。搅拌轴51一边转动一边对石墨进行冷却,并与冷却水管4和散热风机相配合,提高石墨的冷却速度。最终石墨从出料管13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