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4709发布日期:2020-06-02 20:20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溶解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



背景技术:

氟化钾溶解槽,用于溶解氟化钾的装置,氟化钾是一种盐,化学式为kf,分子量为58.10,为白色单斜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咸,易吸湿,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呈碱性,能腐蚀玻璃和瓷器,现有的氟化钾溶解槽在使用时,氟化钾溶解速率慢,同时溶解好后氟化钾不便于排出,同时溶解槽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具有氟化钾溶解速率快,溶液在溶解槽内部流动杂乱,溶解均匀,同时溶解槽结构稳定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包括溶解槽本体,所述溶解槽本体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板,所述溶解槽本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在溶解槽本体的内部并固定有搅拌桨叶,所述溶解槽本体的下端通过压制设置有排液槽,且所述排液槽位于搅拌桨叶的正下方,所述排液槽的表面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内壁的内表面固定有阻液板,所述阻液板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溶解槽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碳棒,所述电加热碳棒的外部安装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的下端与内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加热碳棒为螺旋状结构,且所述电加热碳棒共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液板为四分之一圆的长管和长板的组合件,所述导流孔开设在阻液板的长板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液板等间距分布在内壁的内表面,且所述阻液板的两端均固定有端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孔为圆台状结构,且所述导流孔等间距分布在阻液板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壁、内壁和连板的厚度均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由外壁、内壁和连板组成的溶解槽本体,同时外壁、内壁和连板一体成型,降低溶解槽本体外表面受撞击时内表面受到的影响,提高了溶解槽本体结构的强度,增加了溶解槽本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溶解槽本体上表面安装的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着搅拌桨叶在溶解槽本体的内部转动,便于溶解槽本体内部氟化钾溶液的混合搅拌,位于搅拌桨叶正下方的排液槽,同时通过压制位于溶解槽本体的内表面,使得排液槽位于溶解槽本体内表面的最低处,便于溶解槽本体内部的液体通过排液槽和排液管向外排出,同时内壁内表面安装的阻液板,增加了氟化钾溶液在溶解槽本体内部混合搅拌时流动的无序性,增加了氟化钾混合的速率。

2、通过溶解槽本体内部安装的电加热碳棒,便于电加热碳棒对溶解槽本体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同时电加热碳棒外部安装的防护罩,增加了防护罩对电加热碳棒的防护性,增加了电加热碳棒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阻液板和端盖力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溶解槽本体;2、外壁;3、内壁;4、连板;5、驱动电机;6、搅拌桨叶;7、排液槽;8、排液管;9、阻液板;10、端盖;11、导流孔;12、电加热碳棒;13、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活性氟化钾溶解槽,包括溶解槽本体1,溶解槽本体1包括外壁2和内壁3,外壁2和内壁3之间一体成型有连板4,溶解槽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安装在溶解槽本体1的内部并固定有搅拌桨叶6,溶解槽本体1的下端通过压制设置有排液槽7,且排液槽7位于搅拌桨叶6的正下方,排液槽7的表面连通有排液管8,内壁3的内表面固定有阻液板9,阻液板9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11。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由外壁2、内壁3和连板4组成的溶解槽本体1,同时外壁2、内壁3和连板4一体成型,降低溶解槽本体1外表面受撞击时内表面受到的影响,提高了溶解槽本体1结构的强度,增加了溶解槽本体1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溶解槽本体1上表面安装的驱动电机5,使得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带着搅拌桨叶6在溶解槽本体1的内部转动,便于溶解槽本体1内部氟化钾溶液的混合搅拌,位于搅拌桨叶6正下方的排液槽7,同时通过压制位于溶解槽本体1的内表面,使得排液槽7位于溶解槽本体1内表面的最低处,便于溶解槽本体1内部的液体通过排液槽7和排液管8向外排出,同时内壁3内表面安装的阻液板9,增加了氟化钾溶液在溶解槽本体1内部混合搅拌时流动的无序性,增加了氟化钾混合的速率。

具体的,溶解槽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加热碳棒12,电加热碳棒12的外部安装有防护罩13,且防护罩13的下端与内壁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电加热碳棒12为螺旋状结构,且电加热碳棒12共设置有两个。

本实施例中,通过溶解槽本体1内部安装的电加热碳棒12,便于电加热碳棒12对溶解槽本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同时电加热碳棒12外部安装的防护罩13,增加了防护罩13对电加热碳棒12的防护性,增加了电加热碳棒12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的,阻液板9为四分之一圆的长管和长板的组合件,导流孔11开设在阻液板9的长板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由四分之一圆的长管和长板组合而成的阻液板9,便于阻液板9对溶解槽本体1内部流动的溶液进行阻挡,增加了溶液流动的无序性,提高了溶液混合搅拌的均匀程度。

具体的,阻液板9等间距分布在内壁3的内表面,且阻液板9的两端均固定有端盖10。

本实施例中,通过等间距分布在内壁3内表面的阻液板9,同时阻液板9的两端均固定有端盖10,便于阻液板9对流动的溶液进行阻挡。

具体的,导流孔11为圆台状结构,且导流孔11等间距分布在阻液板9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为圆台状结构的导流孔11,同时导流孔11等间距分布在阻液板9的表面,使得阻液板9对液体进行阻挡时,部分溶液通过导流孔11,一方面减缓阻液板9受到溶液的推力,另一方面提高了液体流动的杂乱程度。

具体的,外壁2、内壁3和连板4的厚度均相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厚度均相等的外壁2、内壁3和连板4,降低溶解槽本体1生产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电机5选用东莞市胜隆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esa-10s型,电加热碳棒12选用连云港东南石英石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s0001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在溶解槽本体1内部注入适量的氟化钾和溶剂,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带着搅拌桨叶6在溶解槽本体1的内部转动,搅拌桨叶6转动时使得溶解槽本体1内部的溶剂流动,同时溶剂撞击阻液板9并穿过导流孔11,使得溶解槽本体1内部溶液流动更加无序,电加热碳棒12通过外部安装的防护罩13进行防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