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树脂点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6545发布日期:2020-05-12 19:4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树脂点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树脂点涂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在一些工件的粘连过程中,会用到一些特殊的工程树脂,一般通过点涂机对工件进行点涂操作。

一般的点涂机对工件进行点涂,一次只能点涂一个点,操作较为麻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工程树脂点涂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一次性对工件进行多次点涂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的工程树脂点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树脂点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上;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机构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机构上;点涂机构,所述点涂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下端,所述点涂机构包括过渡管、点涂管、固定杆、固定块、弹簧、密封塞和顶杆,所述过渡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多个所述点涂管排列连通于所述过渡管下方,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渡管的内,所述密封塞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顶杆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塞下端,且所述顶杆贯穿所述点涂管并延伸至所述点涂管外。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板横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箱、储料腔和进料口,所述储料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且所述储料腔开设于所述储料箱中,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储料箱的上端并与所述储料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泵体、吸料管、输料管,所述泵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且所述泵体通过所述吸料管与所述储料腔连通,所述泵体还通过所述输料管与所述过渡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电机、转槽、螺纹杆、螺母、连接块、滑块和条形开口,所述固定板横向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固定板中,所述转槽横向开设于所述固定板中,且所述螺纹杆横向转动连接于所述转槽中,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上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母的侧壁上,所述条形开口开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下侧侧壁上,且所述连接块贯穿所述条形开口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杆,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侧壁上,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过渡管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垫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树脂点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特殊工程树脂通过输料机构从储料机构中送至过渡管中,在对工件进行点涂过程中,升降机构控制点涂机构向下移动靠近工件,在顶杆抵住工件时,会对密封塞和弹簧进行挤压,在密封塞离开最初位置时,特殊工程树脂会从点涂管中流出,与工件接触对工件进行点涂操作,没有接触到工件的顶杆没有收到外力的作用,不会进行点涂操作,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一次性对工件进行多次点涂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树脂点涂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点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机构,21、连接板,22、安装板,3、储料机构,31、储料箱,32、储料腔,33、进料口,4、输料机构,41、泵体,42、吸料管,43、输料管,5、调节机构,51、固定板,52、电机,53、转槽,54、螺纹杆,55、螺母,56、连接块,57、滑块,58、条形开口,6、升降机构,61、气缸,62、活塞杆,7、点涂机构,71、过渡管,72、点涂管,73、固定杆,74、固定块,75、弹簧,76、密封塞,77、顶杆,8、垫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树脂点涂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的点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示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工程树脂点涂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2、储料机构3、输料机构4、调节机构5、升降机构6、点涂机构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示,支撑机构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支撑机构2包括连接板21和安装板22,安装板22通过两个连接板21横向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方,通过两个连接板21对安装板22进行支撑,并对其进行固定,通过安装板22对多个机构进行支撑。

参考图1示,储料机构3位于支撑机构2上,储料机构3包括储料箱31、储料腔32和进料口33,储料箱3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2的上端,且储料腔32开设于储料箱31中,进料口33开设于储料箱31的上端并与储料腔32连通,通过进料口33向储料腔32中添加特殊工程树脂,通过储料箱31对物料进行存储,便于取用。

参考图1示,输料机构4位于支撑机构2上,输料机构4包括泵体41、吸料管42、输料管43,泵体4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2的上端,且泵体41通过吸料管42与储料腔32连通,泵体41还通过输料管43与过渡管71连通,泵体41通过吸料管42将储料腔32中的特殊工程树脂进行吸取,再通过输料管33将其送至点涂机构7中。

参考图1和图3示,调节机构5位于支撑机构2上,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板51、电机52、转槽53、螺纹杆54、螺母55、连接块56、滑块57和条形开口58,固定板51横向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板21之间,电机52位于固定板51中,转槽53横向开设于固定板51中,且螺纹杆54横向转动连接于转槽53中,螺纹杆5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52的输出端连接,螺母55套设于螺纹杆54上并与其螺纹连接,连接块56固定连接于螺母55的侧壁上,条形开口58开设于固定板51的下侧侧壁上,且连接块56贯穿条形开口58并与滑块57固定连接,电机52带动螺纹杆54转动,由于连接块56卡在条形开口58中,连接块56只能沿着条形开口58滑动,对螺母55进行限制,在螺纹杆54转动时,螺母55在转槽53中移动,从而使连接块56带动滑块57滑动,通过升降机构6带动点涂机构7横向移动,对工件进行均匀点涂操作。

参考图1示,升降机构6固定连接于调节机构5上,升降机构6包括气缸61和活塞杆62,气缸61固定连接于滑块57的侧壁上,且活塞杆62的一端连接于气缸61的输出端上,活塞杆62远离气缸61的一端与过渡管71的侧壁固定连接,气缸61控制活塞杆62的伸缩,从而控制点涂机构7靠近或者远离工件。

参考图1、图2和图4示,点涂机构7固定连接于升降机构6下端,点涂机构7包括过渡管71、点涂管72、固定杆73、固定块74、弹簧75、密封塞76和顶杆77,过渡管71固定连接于升降机构6的下端,多个点涂管72排列连通于过渡管71下方,固定块74通过固定杆73固定连接于过渡管71的内,密封塞76通过弹簧75与固定块74连接,顶杆77竖直固定连接于密封塞76下端,且顶杆77贯穿点涂管72并延伸至点涂管72外,特殊工程树脂通过输料机构4从储料机构3中送至过渡管71中,在对工件进行点涂过程中,升降机构6控制点涂机构7向下移动靠近工件,在顶杆77抵住工件时,会对密封塞76和弹簧75进行挤压,在密封塞76离开最初位置时,特殊工程树脂会从点涂管72中流出,与工件接触对工件进行点涂操作,没有接触到工件的顶杆77没有收到外力的作用,不会进行点涂操作,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一次性对工件进行多次点涂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参考图1示,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垫脚8,通过设置垫脚8,对装置进行垫高,可防止地面回潮给装置带来损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