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9542发布日期:2020-05-12 19:0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降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降尘范围大的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学研究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若干尘土,其严重污染空气,因此需要采用降尘设施降低空气中的尘土颗粒含量,但是现有的降尘装置普遍价格较为昂贵,且其水雾的喷射方位有限,在使用过程中,水雾喷射方向调整方向不够方便。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降尘范围大的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降尘装置普遍价格较为昂贵,且其水雾的喷射方位有限,在使用过程中,水雾喷射方向调整方向不够方便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座、水管支架、供水管、水旋转接头、连接管、从动齿轮、喷射管、雾化头、支撑管、移动轮支架、移动轮、电机、电机支架、主动齿轮、防护支架、套筒、罩壳;所述底板呈圆形板状结构,且底板的下侧焊接有固定座;所述水管支架设置在底板的上侧,且水管支架与底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供水管设置在水管支架的中部,且供水管的上部连接有水旋转接头;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水旋转接头的上部,且连接管与水旋转接头通过螺纹拧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连接管的中部,且从动齿轮与连接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喷射管设置在连接管的上部,且喷射管与连接管通过制铁接头相连接;所述雾化头设置在喷射管的侧部,且雾化头与喷射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管设置在喷射管的下部,且支撑管与喷射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移动轮支架设置在支撑管的下部,且移动轮支架与支撑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移动轮设置在移动轮支架的中部,且移动轮与移动轮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水旋转接头的一侧,且电机与底板通过电机支架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电机的上侧,且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防护支架设置在底板的上侧,且防护支架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防护支架的中部,且套筒与防护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罩壳设置在防护支架的下侧,且罩壳与防护支架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所述供水管呈l形状结构,且供水管贯穿水管支架的中部后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所述支撑管在喷射管的下部共焊接有两处,且两处支撑管与喷射管组成三角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所述电机支架呈l形板状结构,且电机支架的侧部焊接有两处三角状的加强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所述防护支架呈几形状,且防护支架下部的罩壳呈矩形框架状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通过将连接管利用水旋转接头与供水管进行连接,并设置一处电机带动连接管、喷射管及雾化头进行转动,其能够实现三百六十度的水雾喷射,有效的提升了去尘范围,提高了降尘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仅通过供水管道、支架及电机三部分组成,较传统的降尘装置相比,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降尘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喷射范围大、除尘效率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管、水旋转接头及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支架、套筒及罩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固定座2、水管支架3、供水管4、水旋转接头5、连接管6、从动齿轮7、喷射管8、雾化头9、支撑管10、移动轮支架11、移动轮12、电机13、电机支架14、主动齿轮15、防护支架16、套筒17、罩壳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包括:底板1、固定座2、水管支架3、供水管4、水旋转接头5、连接管6、从动齿轮7、喷射管8、雾化头9、支撑管10、移动轮支架11、移动轮12、电机13、电机支架14、主动齿轮15、防护支架16、套筒17、罩壳18;底板1呈圆形板状结构,且底板1的下侧焊接有固定座2;水管支架3设置在底板1的上侧,且水管支架3与底板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供水管4设置在水管支架3的中部,且供水管4的上部连接有水旋转接头5;连接管6设置在水旋转接头5的上部,且连接管6与水旋转接头5通过螺纹拧合方式相连接;从动齿轮7设置在连接管6的中部,且从动齿轮7与连接管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喷射管8设置在连接管6的上部,且喷射管8与连接管6通过制铁接头相连接;雾化头9设置在喷射管8的侧部,且雾化头9与喷射管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撑管10设置在喷射管8的下部,且支撑管10与喷射管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移动轮支架11设置在支撑管10的下部,且移动轮支架11与支撑管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移动轮12设置在移动轮支架11的中部,且移动轮12与移动轮支架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电机13设置在水旋转接头5的一侧,且电机13与底板1通过电机支架14相连接;主动齿轮15设置在电机13的上侧,且主动齿轮15与电机13的输出轴相连接;防护支架16设置在底板1的上侧,且防护支架16与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套筒17设置在防护支架16的中部,且套筒17与防护支架1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罩壳18设置在防护支架16的下侧,且罩壳18与防护支架1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5所示,供水管4呈l形状结构,且供水管4贯穿水管支架3的中部后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水管支架3用于支撑供水管道4,供水管道4用于通过水旋转接头5与连接管6进行连接,以用于本装置的水。

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撑管10在喷射管8的下部共焊接有两处,且两处支撑管10与喷射管8组成三角状结构,支撑管10下部安装有移动轮支架11及移动轮12,用于支撑喷射管8的重量,防止其因使用时间过长造成弯曲。

具体的,如图4所示,电机支架14呈l形板状结构,其用于固定电机13以带动喷射管8进行旋转,且电机支架14的侧部焊接有两处三角状的加强板,用于加强该支架的结构强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防护支架16呈几形状,且防护支架16下部的罩壳18呈矩形框架状结构,其用于放防止尘土及水雾沾染齿轮造成齿轮磨损过快。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将供水管4连接至水泵,将电机13连接至供电柜,启动水泵,水流经水泵、供水管4、水旋转接头5、连接管6后进入喷射管8内,最后经由雾化头9喷出,同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通过主动齿轮15带动从动齿轮7转动,从动齿轮7带动连接管6、喷射管8及雾化头9进行旋转,以进行360度的水雾喷洒,其具有除尘范围大且效率高的优点。

综上所述:该一种土木工程施工降尘装置,通过将连接管利用水旋转接头与供水管进行连接,并设置一处电机带动连接管、喷射管及雾化头进行转动,其能够实现三百六十度的水雾喷射,有效的提升了去尘范围,提高了降尘效果,该装置仅通过供水管道、支架及电机三部分组成,较传统的降尘装置相比,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降尘装置普遍价格较为昂贵,且其水雾的喷射方位有限,在使用过程中,水雾喷射方向调整方向不够方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