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4948发布日期:2020-06-09 21:3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从而对垃圾处理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而垃圾的破碎处理是垃圾处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垃圾的破碎处理可使垃圾在原始状态下得以减容并提高堆积密度。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破碎机种类很多,结构也都比较相似,单一,特别是刀具上大部分采用的是对称式齿合转动方式,在破碎表面相对平滑曲面圆润的垃圾,或者垃圾袋时,非常容易造成类似打滑或卡死的状态。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破碎程度。同时,现有技术所揭示的垃圾破碎装置只能对干式垃圾进行破碎处理,无法对含有水分的生活垃圾进行破碎或者粉碎处理,因此传统的垃圾破碎装置在使用时具由一定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垃圾破碎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垃圾,尤其是对具圆润形状的垃圾进行高效的破碎或者粉碎处理,提高对各种垃圾进行破碎处理的适应性,并实现对破碎后的垃圾进行沥水处理,降低垃圾中的含水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破碎装置,包括:

破碎仓,平行设置于破碎仓底部并对向转动的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

所述第一辊轴套设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破碎刀,所述第二辊轴套设多个平行设置并与第一破碎刀依次咬合的第二破碎刀;

多个第一破碎刀沿第一辊轴的轴向螺旋布置,多个第二破碎刀沿第二辊轴的轴向螺旋布置,并通过第一破碎刀与第二破碎刀形成渐变的咬合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破碎刀的厚度小于第二破碎刀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第一破碎刀之间嵌设第一隔套,多个第二破碎刀之间嵌设第二隔套,所述第一隔套沿第一辊轴的轴向延伸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二隔套沿第二辊轴的轴向延伸方向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置第二带轮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辊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位于破碎仓外部的第一带轮与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辊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位于破碎仓外部的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传动件与第一电机的第二带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破碎仓连接位于破碎仓上方的上箱体,与破碎仓连接位于破碎仓下方的下箱体,以及位于下箱体底部的沥水装置;

所述沥水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被第二电机驱动的蜗杆,纵向收容蜗杆的蜗杆套,压紧仓;所述压紧仓由底板,侧板,与蜗杆套垂直连接的压板以及活动开合的顶板围合而成,以通过顶板导通或者截断压紧仓与下箱体之间形成的下落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隔板上,所述垃圾破碎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顶板往复运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同轴配置在水平面上转动的凸轮,所述顶板与凸轮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顶板面向凸轮的边缘设置与凸轮的边缘相抵靠的顶杆;

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第一立柱,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连接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的末端形成圆头部,所述凸轮的边缘形成部分收容圆头部的收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形成漏水孔,所述压紧仓的底部设置与压紧仓连通的集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垃圾破碎装置内的破碎刀的螺旋布置与厚度不一,使得第一破碎刀与第二破碎刀在咬合转动工作时能形成渐变的咬合间隙,使得垃圾特别是表面光滑的垃圾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间形成高度差,提高了该垃圾破碎装置的挤压破碎效果,并实现了对破碎处理后的垃圾直行压缩处理与沥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主视图,其示出了第一破碎刀与第二破碎刀的部分内部结构;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箭头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出的一种垃圾破碎装置隐去第三电机状态的右视图;

图5为沥水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沿图5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正方向”、“负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图1至图6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破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垃圾破碎装置,该垃圾破碎装置设有破碎仓10,平行设置于破碎仓10底部并对向转动的第一辊轴101与第二辊轴101a;第一辊轴101套设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破碎刀111,第二辊轴101a套设多个平行设置并与第一破碎刀111依次咬合的第二破碎刀111a;多个第一破碎刀111沿第一辊轴101的轴向螺旋布置,多个第二破碎刀111a沿第二辊轴101a的轴向螺旋布置,并通过第一破碎刀111与第二破碎刀111a形成渐变的咬合间隙。第一破碎刀111的厚度小于第二破碎刀111a的厚度。多个第一破碎刀111之间嵌设第一隔套121,多个第二破碎刀111a之间嵌设第二隔套121a,第一隔套121沿第一辊轴101的轴向延伸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二隔套121a沿第二辊轴101a的轴向延伸方向的厚度。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谓“渐变的咬合间隙”所指方向是指第一辊轴101或者第一辊轴101a的轴向延伸方向上的渐变。

在破碎仓10的上方设有上箱体20,上箱体20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这样有利于垃圾下降速度均匀。当垃圾从上箱体20投入后,经过下箱体30内的破碎仓10摔打破碎,进入下一步工序。特别地,由于第一破碎刀111和第二破碎刀111a彼此厚度不一且第一破碎刀111沿第一辊轴101的轴向延伸方向的布置形态与第二破碎刀111a沿第二辊轴101a的轴向延伸方向的布置形态不同步,从而使得第一辊轴101与第二辊轴101a作相互咬合转动时,第一破碎刀111与第二破碎刀111a的相互齿合能够形成间隙不等的挤压空间(即通过第一破碎刀与第二破碎刀形成渐变的咬合间隙,参图2所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该垃圾破碎装置对普通垃圾尤其是具有圆润形状的垃圾的挤压破碎效果。另外第一隔套121和第二隔套121a的设置既保护了辊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也避免了在挤压破碎垃圾时,特别是袋子,造成第一辊轴101和/或第二辊轴101a卡死而使得该垃圾破碎装置无法正常运作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该垃圾破碎装置可对含有水分的垃圾通过第一破碎刀111与第二破碎刀111a的对向挤压进行破碎。该垃圾破碎装置还包括配置第二带轮401的第一电机40。第一辊轴101的两端分别设置位于破碎仓10外部的第一带轮102与主动齿轮103。第二辊轴101a的两端分别设置位于破碎仓10外部的与主动齿轮103啮合的从动齿轮104。第一带轮401通过传动件402与第一电机40的第二带轮401连接。通过在第一电机40的驱动下通过传动件402带动第一辊轴101作水平转动,同时通过主动齿轮103驱动从动齿轮104转动,以实现在第一电机40的驱动下同时驱动第一辊轴101与第二辊轴101a的同步转动,从而驱动多个依次咬合的第一破碎刀111与第二破碎刀111a的对向转动,对垃圾进行碾压与破碎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该垃圾破碎装置还包括与破碎仓10连接并设置于破碎仓10上方的上箱体20,与破碎仓10连接并位于破碎仓10下方的下箱体30,以及位于下箱体30底部的沥水装置50,以通过该沥水装置50对破碎处理后的垃圾进行挤压,并去除垃圾中的水分并排出。破碎仓10与上箱体20彼此连通。参图1、图4至图6所示,该沥水装置50包括第二电机502,被第二电机502驱动的蜗杆512,纵向收容蜗杆512的蜗杆套513,压紧仓501。第二电机502与蜗杆512之间设置联轴器5021。

压紧仓501由底板519,侧板518(数量为三个),与蜗杆套513垂直连接的压板514以及活动开合的顶板517围合而成,以通过顶板517导通或者截断压紧仓501与下箱体30之间形成的下落通道(即敞口406)。下箱体30的底部形成与压紧仓501连通的敞口406,并通过该顶板517在水平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打开或者遮蔽该敞口406,从而控制下箱体30中已经执行破碎处理后的垃圾通过该敞口406掉落至压紧仓501中,以进行后续的沥水处理。简要而言,沥水处理是通过压板514沿图6所示出的角度中的在水平方向上作左右移动,以通过压板514扩大或者缩小压紧仓501内部所形成的体积,从而通过压板514对压紧仓501中的垃圾挤压。第一电机40设置于隔板404上。隔板404水平设置的位置与下箱体30的底部形成与压紧仓501连通的敞口406所在的位置齐平。压板514的水平横向往复运动是通过蜗杆512与蜗杆套513的配合实现的,从而通过第二电机502的转动,通过联轴器5021驱动蜗杆512在蜗杆套513中作轴向转动,以驱动压板514的水平横向运动。

同时,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垃圾破碎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顶板517往复运动的第三电机60,第三电机60同轴配置在水平面上转动的凸轮61,所述顶板517与凸轮6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顶板517面向凸轮61的边缘设置与凸轮61的边缘相抵靠的顶杆515。顶板517的顶部设置第一立柱503,所述隔板404的底部设置第二立柱405。第二立柱405垂直向下布置,且数量为两个。第一立柱503垂直向上布置,且数量为两个。第一立柱503与第二立柱405的末端均形成与弹簧504的一端端部连接的钩持部523。

第一立柱503与第二立柱405之间通过彼此的钩持部523连接弹簧504。顶杆515的末端形成圆头部516,凸轮61的边缘形成部分收容圆头部516的收容槽611。设置弹簧504的目的是当圆头部516与凸轮61的缺口部相接触时,弹簧504拉动顶板517水平向右侧移动,以打开敞口406;当圆头部516与凸轮61的圆弧部接触时,通过凸轮61向顶杆515施加向左侧的推力,此时弹簧504被拉长,从而通过顶杆515推动顶板517遮蔽敞口406。由此通过凸轮61的水平转动,周期性地通过顶板517打开或者遮蔽敞口406。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该底板519形成漏水孔5191,压紧仓501的底部设置与压紧仓501连通的集水槽70。压紧仓501中基于压板514对压紧仓501中的垃圾挤压所产生的污水,可通过该漏水孔5191排入集水槽70中,从而通过该集水槽70收集压紧仓501中由于压板514的挤压运动从粉碎后的垃圾中挤压出来的污水,防止污水外流所导致的对环境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特别地,虽然本实施例所示出的垃圾破碎装置是应用于对垃圾的挤压破碎以及沥水处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方案所揭示的垃圾破碎装置还也可应用于对金属、玻璃等各种固态废弃物或者含有水分的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及沥水处理,以排出垃圾中的水分,以便于后续的垃圾处理工艺或者避免转运破碎后的垃圾过程中所可能存在的污水外流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第一电机40、第二电机502及第三电机60均可为交流笼式电机,与可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