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3133发布日期:2020-08-11 22:1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日益增多,源源不断大量产生的生活垃圾成为了当今社会环境的一大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垃圾焚烧处理能最大化的实现垃圾减量化,可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的酸性气体、粉尘、二恶英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为此,国家出台了新的垃圾焚烧排放标准gb18485-2014,当前有些垃圾焚烧厂为达到这一标准对垃圾焚烧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但是在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的垃圾焚烧厂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垃圾焚烧设备的烟气处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垃圾焚烧厂烟气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乡镇地区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技术有待升级。为此,针对乡镇地区垃圾焚烧炉烟气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乡镇地区垃圾焚烧炉烟气过滤装置,使得焚烧排烟符合排放的标准,较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过滤装置,解决现有乡镇地区垃圾焚烧炉烟气不符合排放标准,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过滤装置,包括喷淋塔、除雾塔和排烟管道,所述除雾塔设置在喷淋塔上,所述排烟管道设置在除雾塔上,所述喷淋塔、除雾塔和排烟管道相互连通,且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喷淋塔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淋装置,若干个雾化喷淋装置环绕等弧度设置在喷淋塔内,所述除雾塔内设置有除雾层和活性炭层,所述除雾层设置在活性炭层的底部,且不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雾化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雾化喷嘴,所述喷淋管穿过喷淋塔的侧壁进入喷淋塔内侧,且雾化喷嘴与喷淋管的一端连接,喷淋管的另一端与水塔或者市政供水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内径孔,人孔内径孔上设置有人孔内径盖,人孔内径盖通过螺栓和密封垫片与喷淋塔的侧边固定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层设置为圆柱结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竖直设置在活性炭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的进烟孔设置在喷淋塔的侧壁上,喷淋塔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收集槽。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层使用折流板除雾器,由波形叶片、板片和卡条组成,板片与板片之间的距离为30~50mm。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淋装置设置为两层,第一层为短雾化喷淋装置,第二层为长雾化喷淋装置,短雾化喷淋装置的雾化喷嘴设置在喷淋塔内径二分之一的圆环上,所述长雾化喷淋装置设置在喷淋塔内部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喷淋塔进行喷淋除酸,同时设置两层的雾化喷淋装置,使得除酸效果得到200%,然后经过除雾层进行收集水雾,使得烟气更加的干燥,活性炭层进行二次吸附,使得排出的烟气符合国家排烟的标准,同时杆装置结构简单,适合在乡镇或者农村的垃圾焚烧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层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层除雾原理图。

图中编号:1-喷淋塔、2-人孔内径孔、3-人孔内径盖、4-喷淋管、5-雾化喷嘴、6-除雾塔、7-除雾层、8-活性炭层、9-排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喷淋塔1、除雾塔6和排烟管道9,所述除雾塔6设置在喷淋塔1上,所述排烟管道9设置在除雾塔6上,所述喷淋塔1、除雾塔6和排烟管道9相互连通,且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喷淋塔1内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淋装置,若干个雾化喷淋装置环绕等弧度设置在喷淋塔1内,所述除雾塔6内设置有除雾层7和活性炭层8,所述除雾层7设置在活性炭层8的底部,且不接触设置。除雾塔6的内径设置为1400mm,底部设置有倾斜的支撑架。

排烟管道9为净烟气出口,可以不考虑防腐措施,因此可以用普通碳钢制作。在活性炭吸附区以下度喷淋塔塔体内表面则需进行防腐处理。排烟管道9的烟道口内径为500mm,取烟道收缩段角度为45°,则烟道口内径收缩段高度为300mm。

如图1-2所示,喷淋塔1外壳采用q235钢建造,塔体高度7326mm,塔体外径为2030mm,内径为2000mm,塔体壁厚15mm;为加强塔体强度,需要在塔脚焊接加强筋板以加强塔体的稳定性以及强度,加强筋板在喷淋塔塔脚法兰片上均匀排布,筋板数量为18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4和雾化喷嘴5,所述喷淋管4穿过喷淋塔1的侧壁进入喷淋塔1内侧,且雾化喷嘴5与喷淋管4的一端连接,喷淋管4的另一端与水塔或者市政供水管道连接。雾化喷嘴5采用现有空心锥喷嘴,可采用材料不锈钢或者碳化硅,不锈刚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强度高的特点,同时在国内不锈钢管也易于获取,方便垃圾焚烧炉运行期间的维修更换。碳钢的强度级别可满足作为喷嘴的要求,同时具有的耐腐蚀性,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雾化喷嘴的材质可选碳钢或者不锈钢。

喷淋管4可采用碳钢或者玻璃钢(frp)制造。frp管具有材质轻、强度大、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隔音效果好、寿命长的特点。frp管具有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好,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很多工业应用中都能代替碳钢。目前国内部分地区也有frp管产品供应,但是还没有十分普及。碳钢在国内生产普遍,同时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满足作为喷淋管的基本需求。因地制宜地选用以碳钢为材质的喷淋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塔1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内径孔2,人孔内径孔2上设置有人孔内径盖3,人孔内径盖3通过螺栓和密封垫片与喷淋塔1的侧边固定密封设置。我国成年人肩宽平均为375mm。为方便对喷淋塔的维修操作,在喷淋塔底部设置人孔。人孔的内径设计要考虑到维修人员的肩宽,以便维修人员进塔作业,人孔内径孔2的孔径为50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层8设置为圆柱结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竖直设置在活性炭层8内。活性炭层8作为喷淋塔净化烟气的最后一道工艺,为了尽可能降低水汽的烟气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效率,活性炭吸附区设置在除雾区后的壳体中,烟气经过吸收区时经过喷淋,已经去除了烟气中酸性气体、大部分粉尘以及二恶英得到比较干净的烟气,无需设置太高效率的除尘设备。蜂窝活性炭具有非常高的表面积比,能够吸附烟气中大量的杂质、污染物,如图4为蜂窝活性炭模型,在除雾器后设置活性炭带可很好的实现对烟气处理后期烟气中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处理。为满足运行期间的工艺要求和可操作性,活性炭吸附区高度取。活性炭层8采用优质煤质活性炭为原材料,经蜂模具压制,高温活化烧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塔1的进烟孔设置在喷淋塔1的侧壁上,喷淋塔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收集槽。污水收集槽底部设置有排污水开关,开关为现有的旋转开关(图中为标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除雾层7使用折流板除雾器,由波形叶片、板片和卡条组成,板片与板片之间的距离为30~50mm。叶片是除雾器最基本、最重要的原件。除雾器的类型有折流板除雾器和旋流板除雾器两种,这两种除雾器发展都已相当成熟,在市面上也有相当多的除雾器成品。图5-6为折流板除雾器模型截面图。在湿法喷淋塔中,折流板除雾器应用较多,折流板除雾器中两板之间的距离为30~50mm,其原理如图6所示;本设计选用折流板除除雾器作为除雾装置,市面上的折流板除雾器多为聚丙烯材料制造,尤以带滑石增强的除雾器最佳。

所述雾化喷淋装置设置为两层,第一层为短雾化喷淋装置,第二层为长雾化喷淋装置,短雾化喷淋装置的雾化喷嘴5设置在喷淋塔1内径二分之一的圆环上,所述长雾化喷淋装置设置在喷淋塔1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为两层,可以达到200%-300%的覆盖率,可以更好的去酸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