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3117发布日期:2020-06-17 01:22阅读:3430来源:国知局
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使用时需要配备回流冷凝装置,例如在制备制水性高分子粘合剂时所采用反应剂在反应釜中会有部分气化,需要冷凝回流装置将气化的反应剂冷凝回流。回流冷凝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液体在釜中汽化,上升进入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蒸汽冷凝为液体回流到釜内;现有反应釜回流冷凝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回流的溶剂与溶剂蒸汽容易在管道中相遇,会阻止溶剂蒸汽进入到冷凝器中,并使反应釜内产生较大压力,同时造成其它物料无法加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其具有防止回流溶剂与溶剂蒸汽产生对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包括冷凝筒,冷凝筒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冷凝筒的连接管与反应釜顶端固定连接并与反应釜内部相连,冷凝筒内固定连接有冷凝管,冷凝管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贯穿冷凝筒的上筒并向外伸出,冷凝筒内且位于冷凝管底端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与冷凝筒侧壁固定连接,导流组件包括导流腔,导流腔与冷凝通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导流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一端与导流腔固定连接,导流管的另一端伸入连接管内并贯穿连接管侧壁向外伸出,导流腔的最大宽度大于冷凝管的最大宽度,在导流腔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一侧与导流腔固定连接,固定件的另一侧与冷凝筒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组件的设置,防止气化反应剂与液化反应剂产生对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为固定环,固定环套设在导流腔上且与冷凝筒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开设有导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的设置,实现将导流组件与冷凝筒灵活固定,并可使气化反应剂从导气孔中通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冷凝筒分为上筒和下筒,且冷凝筒的上筒和下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凝筒的灵活拆卸,实现可将固定在冷凝筒中的冷凝管灵活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流腔呈锥形,导流腔的顶端为开口,导流腔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冷凝管的方向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导流腔呈锥形的设置,实现便于将液化的反应剂导流至反应釜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导流管伸出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观察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组件的设置,便于观察回流的液体的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观察组件包括观察管,观察管一端与导流管固定连接,观察管的另一端贯穿反应釜顶端与反应釜内相连通,观察管位于反应釜外侧的部分的侧壁上固设有观察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管与观察镜的配合设置,便通过观察镜便于观察液化回流的反应剂的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观察管贯穿反应釜的一端呈尖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管一端呈尖头的设置,便于使观察管贯穿反应釜与反应釜固定连接且加快了回流反应剂落入反应釜中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反应釜的顶端与导流管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件的设置,便于将导流管支撑起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底端与反应釜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卡,支撑卡呈半圆形,支撑卡背离反应釜的一侧为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与支撑卡的配合设置,便于将导流管支撑起来,从而便于与观察管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导流组件的设置,实现将气化反应剂与液化回流反应剂的通道分隔开;

2.通过观察组件的设置,便于观察液化回流的反应剂的量;

3.通过冷凝筒分为上筒和下筒,便于拆卸从而便于对冷凝管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的爆炸图。

图中,1、冷凝筒;11、上筒;12、下筒;13、连接管;2、冷凝管;21、进水管;22、出水管;3、导流组件;31、导流腔;32、导流管;33、固定环;331、导气孔;4、观察组件;41、观察管;42、观察镜;5、支撑件;51、支撑杆;52、支撑卡;6、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包括冷凝筒1,冷凝筒1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冷凝筒1的连接管13与反应釜6顶端固定连接并与反应釜6内部相通。冷凝筒1分为上筒11和下筒12,且冷凝筒1的上筒11和下筒12螺纹连接。参照图3,在冷凝筒1内固定连接有冷凝管2,冷凝管2呈螺旋设置,冷凝管2顶端分别伸出有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冷凝管2的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分别贯穿冷凝筒1的上筒11并向外伸出。通过冷凝筒1的上筒11和下筒12的设置,便于拆卸冷凝筒1,进而便于清洗冷凝管2。在冷凝筒1内且位于冷凝管2底端设置有导流组件3,导流组件3与冷凝筒1侧壁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将落在冷凝管2上的冷凝的液体灵活导入反应釜6中使其继续反应。

参照图2,导流组件3包括导流腔31,导流腔31呈锥形,导流腔31与冷凝筒1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导流腔31的顶端为开口,导流腔31的横截面积沿远离冷凝管2的方向逐渐变小。在导流腔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32,导流管32一端与导流腔31固定连接,导流管32的另一端伸入连接管13内并贯穿连接管13侧壁向外伸出。导流腔31的最大直径大于冷凝管2的最大宽度。在导流腔31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3,固定环33套设在导流腔31上且与冷凝筒1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固定环33上开设有导气孔331,从反应釜6中气化的反应剂从连接管13进入至冷凝筒1中,通过导气孔331升入至导流腔31的上方并与冷凝管2接触,进而气化的反应剂液化,由于重力顺着冷凝管2向下滑动并且由于导流腔31最大的直径大于冷凝管2的最大宽度,故冷凝的反应剂从冷凝管2上滑落至导流腔31上,冷凝的反应剂顺着导流腔31侧壁滑动至导流管32内,最终从导流管32流出。通过导流组件3将向上升起的气化的反应剂与液化回流的反应剂分隔开,避免产生对流。

参照图1,在导流管32伸出连接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观察组件4,从而便于观察回流到反应釜6中的反应剂的具体情况。

观察组件4包括观察管41,观察管41一端与导流管32通过法兰固定连接,观察管41的另一端呈尖头并贯穿反应釜6顶端与反应釜6内相连通,在观察管41位于反应釜6外侧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镜42,观察镜42嵌设在观察管41侧壁上从而便于观察回流的反应剂的剂量。

在反应釜6的顶端与导流管3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支撑件5,通过支撑件5将导流管32撑起起来,从而便于更好的使导流管32与观察管41固定连接。支撑件5包括支撑杆51,支撑杆51底端与反应釜6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5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卡52,支撑卡52呈半圆形,支撑卡52背离反应釜6的一侧为开口,导流管32自支撑卡52的开口卡入支撑卡52内,从而实现对导流管32的进一步支撑。

反应釜6中的反应试剂部分没有来得及反应并气化进而从连接管13向上升入至冷凝筒1中,气化的反应剂通过导气孔331进入至导流腔31的上方并与冷凝管2接触冷凝成液体,冷凝后的反应剂由于重力从冷凝管2上滑落到导流腔31上,导流腔31呈倾斜的侧壁便于将冷凝后的反应剂导流至导流管32中,最终从导流管32流出进入观察管41中,通过嵌设在观察管41侧壁上的观察镜42从而灵活观察冷凝回流的反应剂的量。液化的反应剂从观察管41最终回流入反应釜6中从而继续进行反应。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