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化液处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589发布日期:2020-07-04 00:4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皂化液处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皂化液处理辅助设备,具体涉及皂化液处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皂化液是一种白色的乳浊液,严重污染环境,目前此问题还无法解决。在磁性材料行业以外的粉末冶金行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要用到湿法压模的企业就会产生皂化液废水,在工业以外的生态、环境等领域也会产生大量的乳浊液。总体上,国内目前在皂化液废水处理的工业应用较少,且工艺耗能巨大,特别在磁性材料领域中尤其存在空白。

中国公开专利号cn107628941a,公开日2017年9月1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废皂化液再生处理方法公开一种废皂化液再生处理方法。其特点是依次包括对废皂化液加温、加入硫酸液、反应,得到第一混合液。再通过调第一混合液的ph值,使第一混合液自上而下依次形成硬脂酸层、废水混合液层和杂质层。再依次将所述硬脂酸层捞出、将废水混合液层泵入废水处理系统、清楚杂质层。将处理过程中得到的硬脂酸加水并倒入反应槽内进行加热,在不断搅拌的同时,缓慢加入中和剂,得到第二混合液。最后,继续对第二混合液进行搅拌,并调其ph值,使第二混合液中的硬脂酸完全溶解,生成硬脂酸钠溶液即皂化液。采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废皂化液,可减少浪费,避免环境污染。适用于对管状或杆状钢材拉拔过程中起润滑作用的废皂化液进行再生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皂化液处理工艺流程需要添加多种化学试剂并充分反应的处理流程,往往需要加入机械结构电机进行搅拌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气搅拌结构设计了皂化液处理搅拌装置。

皂化液处理搅拌装置,包括:

曝气电机,用于提供气搅拌气体;

导入管,一端与曝气电机连通,另一端侵入液面;

旋转结构,设置在导入管液面下方端端部,与导入管连通;

曝气管,用于曝气产生气泡对液体进行搅拌,与旋转结构连通。

曝气电机产生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导入管,导入管底部连接着旋转结构和曝气管,导入管长度一般与液体所处的箱室的深度匹配并使旋转结构和曝气管靠近液体底部设置;气体通过旋转结构并输入至曝气管内,由曝气管产生小气泡对反应液体进行搅拌,期间旋转结构可以对曝气管的位置或角度进行改变从而使曝气可以多角度进行,使反应液体搅拌效果提升。

所述的旋转结构包括:

旋转块,呈t字型三通,顶部与导入管铰接,两侧端部与曝气管连通;

气密环,设置在旋转块与导入管铰接处;

集束块,呈圆柱体,用于收束气体提升气压,设置导入管内部旋转块上方,与导入管卡接;

扇叶,设置在旋转块内部集束块下方,用于受力并推动旋转块转动,与旋转块固定连接。

旋转块与导入管铰接并在铰接处设置气密环保持气体不会从无限旋转的铰接处逸出,导入管内的集束块将曝气电机产生的气体进行加压并喷射到扇叶上,由于旋转块与导入管铰接,推动扇叶会带动旋转块,因此带动曝气管切换角度。此种旋转结构适用于反应液体所在容器有足够的旋转空间。

所述的旋转结构包括:

旋转环,侧部与导入管连通,两端设置有曝气管;

气密环,共两个,均设置在旋转环与曝气管连接处;

管内电机,设置在导入管内旋转环与导入管连通处上方,与导入管固定连接

旋转齿,设置在位于旋转环内的曝气管表面,与管内电机啮合。

管内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与旋转齿啮合后,对管内电机进行控制即可使得曝气管周向反复运动,此种结构的旋转结构适用于不宜旋转的容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曝气管上均匀设置有曝气孔,曝气孔直径小于1mm,曝气孔内贴设有气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气体搅拌可以从下至上立体式结构搅拌,并且产生的气泡可以作为反映腔提高化学试剂和皂化液的反应速度加速皂化液中废金属析出,通过旋转曝气管的角度多角度对反应液体进行搅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导入管圆周旋转结构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曝气管圆周旋转结构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使用导入管圆周旋转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使用曝气管圆周旋转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导入管,2、旋转块,3、曝气管,4、集束块,5、扇叶安装示意块,6、管内电机,7、旋转齿,8、进气口,9、旋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皂化液处理搅拌装置,包括:

曝气电机,用于提供气搅拌气体;

导入管1,一端与曝气电机连通,另一端侵入液面;

旋转结构,设置在导入管1液面下方端端部,与导入管1连通;

曝气管3,用于曝气产生气泡对液体进行搅拌,与旋转结构连通。

曝气电机产生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导入管1,导入管1底部连接着旋转结构和曝气管3,导入管1长度一般与液体所处的箱室的深度匹配并使旋转结构和曝气管3靠近液体底部设置;气体通过旋转结构并输入至曝气管3内,由曝气管3产生小气泡对反应液体进行搅拌,期间旋转结构可以对曝气管3的位置或角度进行改变从而使曝气可以多角度进行,使反应液体搅拌效果提升。

如图1和图3所示的所述的旋转结构包括:

旋转块2,呈t字型三通,顶部与导入管1铰接,两侧端部与曝气管3连通;

气密环,设置在旋转块2与导入管1铰接处;

集束块4,呈圆柱体,用于收束气体提升气压,设置导入管1内部旋转块2上方,与导入管1卡接;

扇叶,设置在旋转块2内部集束块4下方,用于受力并推动旋转块2转动,与旋转块2固定连接。

旋转块2与导入管1铰接并在铰接处设置气密环保持气体不会从无限旋转的铰接处逸出,导入管1内的集束块4将曝气电机产生的气体进行加压并喷射到扇叶上,由于旋转块2与导入管1铰接,推动扇叶会带动旋转块2,因此带动曝气管3切换角度。此种旋转结构适用于反应液体所在容器有足够的旋转空间。

如图2和图4所示的所述的旋转结构包括:

旋转环9,侧部与导入管1连通,两端设置有曝气管3;

气密环,共两个,均设置在旋转环9与曝气管3连接处;

管内电机6,设置在导入管1内旋转环9与导入管1连通处上方,与导入管1固定连接

旋转齿7,设置在位于旋转环9内的曝气管3表面,与管内电机6啮合。

管内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与与旋转齿7啮合后,对管内电机6进行控制即可使得曝气管3周向反复运动,此种结构的旋转结构适用于不宜旋转的容器。曝气管3上在旋转环9管段内开设有若干进气口8。

所述的曝气管3上均匀设置有曝气孔,曝气孔直径小于1mm,曝气孔内贴设有气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