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0839发布日期:2020-05-15 16:58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花洒、莲蓬头甚至水龙头等卫浴产品,常具有气泡水的出水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一般是在产品的出水口处再设置有进气孔,然后利用高速水流形成的负压将空气吸入,而空气与水混合后即成为气泡水。目前,对气泡的分类与定义并不是十分严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可分为厘米气泡(cmb)、毫米气泡(mmb)、微米气泡(mb)、微纳米气泡(mnb)、纳米气泡(nb)。所谓的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10微米左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这种气泡是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然而现有的结构虽然可达到出气泡水的功能,但却存在下述缺陷:

1.由于上述进气结构是设置于卫浴产品的靠近出水口位置,空气进入后可能还没有与水充分混合,就从出水口流出,这种不能令水气充分混合的状态,使得到的气泡水不够柔和,从而失去了气泡水应有的功能。

2.气泡水的直径大,无法到去污杀菌的效果。微纳米气泡可以达到去污杀菌的效果,其包括吸引与杀灭两个过程,微气泡表面带有负电荷,所以气泡间很难合为一体,在水体中能产生非常浓密而细腻的气泡,不会像常规气泡一样会融合增大而破裂。通常微泡沫的表面电位为-30~-50mv,这种带电的气泡可以吸附水体中的细菌与病毒。随着气泡的缩小压坏破裂,于气泡周围激发大量的自由基及破裂所产生的超高温高压,把吸附的细菌病毒杀死。

本申请人在2016年提出过一种微纳米气泡淋浴花洒,公开号为cn205550628u,包括花洒,所述花洒由外管以及设在外管上的喷头组成;其中,在所述外管内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中,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位于外管的进水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花洒距离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从花洒流出的水中含有的微纳米气泡含量减少,气泡的直径偏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人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微气泡淋浴花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数量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包括:

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花洒头,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端相连接;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进气口;所述基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管和花洒头相适配连接;

所述基体内设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位于靠近外管的一侧,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该混合腔的侧壁上,所述进气口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并由所述臭氧发生器提供臭氧,当水流经过所述混合腔时,水流中会混合有臭氧;

所述基体内还设有起泡腔,所述起泡腔位于靠近花洒头的一侧,在所述起泡腔内设置至少2层多孔网;

在所述混合腔和起泡腔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直径小于所述混合腔的直径,当水流经过所述过渡段时,水流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在冲击所述多孔网后,水流内会形成大量且小粒径的微纳米臭氧气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段两端的直径不相等,靠近所述混合腔一侧的过渡段的直径小于靠近所述起泡腔一侧的过渡段直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两个所述多孔网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为硅胶垫片,采用硅胶垫片的主要作用能够防止所述多孔网松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孔网的孔径为0.3-2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外管设有过滤网,以过滤水中杂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体由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组成,所述混合腔及过渡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模组内,所述起泡腔设置在所述第二模组内,所述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之间设有垫片。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位置设置在靠近花洒头的一侧,使得花洒头内水流中含有的微纳米气泡更多,直径更小,形成的超微气泡具有更好的去污杀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使得花洒内水流包含有大量微纳米气泡,进而达到了良好的去污杀菌效果;(2)通过臭氧装置提供的臭氧,使得微纳米气泡中含有臭氧分子,进一步的提高去污杀菌的效果;(3)通过过滤网能过去除水中杂质,保证水质干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的第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的第二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外管、200-花洒头、300-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400-臭氧发生器、1-基体、2-进气口、3-混合腔、4-起泡腔、5-多孔网、6-过渡段、7-过滤网、8-锥形段、9-垫片、11-进水口、101-第一模组、102-第二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2所示,一种超微气泡淋浴花洒,包括:外管100、花洒头200、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00、以及臭氧发生器400。

本实用新型的外管100的一端连接进水口11,另一端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00;花洒头200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00的出水端相连接;这样,当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00产生超微气泡后,直接从花洒头200的流出,减少了超微气泡在管道内的停留时间,花洒头200内水流中含有的微纳米气泡更多,直径更小,形成的超微气泡具有更好的去污杀菌效果。

参照图2所示,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00包括:基体1、以及设置在基体1上的进气口2;基体1的两端分别与外管100和花洒头200相适配连接,例如基体1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外管100和花洒头200相适配连接。基体1内设有混合腔3,混合腔3位于靠近外管100的一侧,进气口2设置在该混合腔3的侧壁上,进气口2通过管路与臭氧发生器400相连接,并由臭氧发生器400提供臭氧,当水流经过混合腔3时,水流中会混合有臭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臭氧发生器400选用家用小功率臭氧发生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基体1内还设有起泡腔4,起泡腔4位于靠近花洒头200的一侧,在起泡腔4内设置2层多孔网5,在2层多孔网5之间设有垫片9;其中,多孔网5的孔径大小以及层数是决定水中的气泡大小,当气泡的粒径越小,杀菌效果越明显。本实用新型的多孔网5的孔径为0.3-2mm。

为了能够更好地产生上述气泡,在混合腔3和起泡腔4之间设有过渡段6,过渡段6的直径小于混合腔3的直径,当水流经过过渡段6时,水流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在冲击多孔网5后,水流内会形成大量且小粒径的气泡。为了更进一步的过渡,混合腔3的下端设有锥形段8,同时过渡段6两端的直径不相等,靠近混合腔3一侧的过渡段6的直径小于靠近起泡腔4一侧的过渡段6直径。

本实用新型在外管100设有过滤网7,过滤网7设置在靠近进水口11的一侧,以过滤水中杂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微纳米泡沫的杀菌性与常规的杀菌技术有着独特的区别,它的杀菌过程包括吸引与杀灭两个过程,微气泡表面带有负电荷,所以气泡间很难合为一体,在水体中能产生非常浓密而细腻的气泡,不会像常规气泡一样会融合增大而破裂。通常微泡沫的表面电位为-30~-50mv,这种带电的气泡可以吸附水体中的细菌与病毒。随着气泡的缩小压坏破裂,于气泡周围激发大量的自由基及破裂所产生的超高温高压,把吸附的细菌病毒杀死。这过程是一个完全的物理杀灭过程与常规的消毒杀菌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水中的气泡从零开始增大至微米级气泡而破灭,产生的低音频率具有去除污垢的效果。此外,如果水中含有以氧气产生的超微氧气泡,当身体沐浴在这种含高氧量的水中,可以滋养皮肤、延缓老化,达到高氧疗法之功效。同时气泡中还含有臭氧分子,臭氧分子能够提高去污杀菌的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300的第二种结构,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基体1由第一模组101和第二模组102组成,混合腔3及过渡段6设置在第一模组101内,起泡腔4设置在第二模组102内,第一模组101和第二模组10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为了增强整个结构的密闭性,在第一模组101和第二模组102之间设有垫片9,垫片9为硅胶垫片。

采用分体式的结构,便于对多孔网5的更换,延长花洒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